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提案办理

第四节 提案办理


  一、省政协五届委员会的提案办理(后两年)(1986~1987)

  省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委员会共收到委员提案1853件。其中五届一次会议314件,二次会议332件,三次会议464件,四次会议391件,五次会议352件。
  五届委员会的5年期间,委员提出提案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的421件,政治体制改革的60件,科技教育的344件,文化卫生的273件,政法的179件,劳动人事的276件,统战、民族、宗教的151件,落实政策的84件,其他65件。这些提案通过各承办单位的认真落实,在为发展全省经济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维护安定团结、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实际的社会效果。


五届政协提案委员会在研究提案工作

  提案委员会于1985年3月起草的《关于省政协提案工作的报告》以省政协党组名义上报省委后批转各地,引起了各级党政部门对提案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对一些重要提案及时呈送主席、秘书长阅批。五届一次会议以来有72件重要提案由省政协领导审批,报送省委、省政府领导批转有关部门解决落实,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1986年五届四次会议期间,王佩瑶委员提出“关于扩建哈尔滨火车站前农贸批发市场”的提案,省、市政府根据委员提案和各方面的要求,投资100万元,把哈尔滨火车站前农贸批发市场迁移到海城街,改建为蔬菜、水果批发市场,运用闭路电视和微机统计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有17个省、市的客商来此批发蔬菜和水果,对调解哈尔滨市蔬菜、水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7年五届五次会议后,周陛勋委员提出“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后对恢复森林的初步意见”的提案,林业部和大兴安岭林管局很重视,向国务院在大兴安岭进行考察的专家组进行了汇报,供专家组制定火烧地恢复生态环境措施提供了参考,并请省政协转达大兴安岭地区广大干部和职工对周陛勋的深切敬意。
  提案工作委员会始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深入省直各承办单位,狠抓提案的落实。1987年五届五次会议的352件提案,提案工作委员会都逐件将提案送到省、市各承办部门,并到50多个单位走访催办提案一百多件次,帮助有关部门纠正了错转的提案。对涉及外省、市落实的重要提案,除用函件、电话联系外,还派出专人同提案单位一起去具体落实。

  二、省政协六届委员会的提案办理(1988~1992)

  省政协六届委员会的5年期间,提案委员会共收到提案2672件,比五届委员会的1853件增加44%。其中:六届一次会议317件,二次会议373件,三次会议617件,四次会议687件,五次会议678件。提提案的委员人数从六届一次会议的39.3%增加到六届五次会议的60%。提出的提案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工业交通的362件,财贸金融368件,农林牧渔189件,城建环保214件,文教体育363件,科学技术82件,医药卫生136件,劳动人事311件,政治法律215件,民族宗教103件,政协统战148件,其他181件。这些提案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对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8年,提案委员会全年共收到委员提案317件,提出提案的委员227人,占全体委员总数的39.3%。其中有关工业交通的41件,财贸金融的46件,政治法律的31件,文教体育的57件,医药卫生的17件,劳动人事的29件,农林牧渔的20件,城建环保的37件,政协统战的15件,民族宗教的9件,落实政策的9件,其他方面6件。这些提案,经办公室登记分类,分别转送到省和哈尔滨市等60多个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到1989年2月25日,已办复提案294件,占提案总数的92.7%,正在办理的提案23件,占提案总数的7.3%。
  在已办复的提案中,被有关单位采纳和接受已产生实际效果或已纳入工作计划的120件,占办复提案的40.8%。穆晔骏委员提出的“关于搬迁哈尔滨炉具厂,减少人为公害”的提案,哈尔滨市政府有关领导批示由市环保局处理,环保局立即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对该厂污染问题进行了调查论证。决定依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市有关部门到该厂落实搬迁事宜,与厂方共同制定了分期搬迁的方案,由环保局监督执行,该厂污染最严重的冲天炉车间已迁到郊区重新投入了生产。此事已列入哈尔滨市“七五”期间为民办十件实事计划。沈根荣委员提出关于“继续培养安全管理和劳动保护专业人才”的提案,反映全省公交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少,素质低,不适应安全工作需要的问题。副省长邵奇惠亲自批转省计经委研究办理。省计经委经调查研究决定采取3条措施,一是制定“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标准”,对全省安全管理人员实行标准管理,要求现有人员在1990年底前都要达标,否则不准上岗。二是制定培养安全管理干部规划,并列入全省统一计划,由计经委每年下达指令性生源指标。三是经考察比较将哈尔滨工人业余大学定为培养安全管理和劳动保护专业人才的基地。朱有昌委员提出的“关于整顿列车上安全秩序”的提案,反映哈尔滨至满洲里的389/390次旅客列车秩序混乱问题,哈尔滨铁路公安局责令哈铁公安分局副局长李延伦负责抓落实,组织干警在389/390次旅客列车上打击刑事犯罪,清理取缔不法商贩,打掉了两个持刀行抢和流氓滋扰团伙,抓获7名犯罪分子,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了广大旅客的乘车安全。王国雄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远距离教育研究”的提案,省教委认为,对开发全省远距离教育事业和教育体制改革很有意义,决定纳入教改方案。张润生委员提出的关于“扩建哈尔滨市安广小学校舍”的提案,哈尔滨市教委十分重视,经实地考察,决定列入1989年建设计划,扩建该校教学楼,解决这一重点小学的二部制授课问题。
  在已办复的提案中,因条件尚不成熟或其他原因暂时难以办到,给予说明解释的174件,占办复提案的59.2%。
  1989年,共收到委员提案373件。六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230件,平时提出的143件。提出提案的委员273人,占委员总数的46.6%。提案的内容有关工业交通方面的38件,政治法律方面的28件,科学技术方面的14件,文化体育方面的48件,医药卫生方面的16件,劳动人事方面的27件,农林牧渔方面的29件,城建环保方面的29件,政协统战方面的28件,民族宗教方面的24件。这些提案经登记分类,分别送交到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及哈尔滨、齐齐哈尔、鹤岗、伊春市和哈尔滨铁路局等80个单位办理。到1989年底,已办复提案349件,占提案总数的93.6%,正在办理的提案24件,占提案总数的6.4%。
  1989年,委员们提出提案总数比1988年增加14.7%,提提案的委员比1988年增加20.3%,有21位委员提出了4件以上提案,陆肇曾委员一人就提出了12件提案。提案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绝大多数提案都是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提出来的。在已经办复的提案中,被有关部门采纳已产生实际效益的134件,占办复提案的38.4%。王瑞寰委员几年来多次提出的关于要求归还省天主教主教府房产的提案,关系到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问题,省和哈尔滨市政府十分重视,邵奇惠省长、宫本言市长亲自过问并作了批示,省政府秘书长多次召集省和哈尔滨市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进行协调,省政府主管副秘书长和哈尔滨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亲自到天主教会听取了委员的意见,进行实地考察。省政府专门召开秘书长办公会议进行研究,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决定由省政府拨款100万元,哈尔滨市政府拨款360万元,将占用教堂的哈市饮食服务学校迁出,另建校舍,将主教府房产归还省天主教,使这个拖了多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李祯镐委员提出的关于朝鲜族水稻定购任务过重的提案,要求解决朝鲜族农民和其他老水田区定购水稻基数过高的问题。因为国家定购任务不减,省里难做大的调整,尽管如此省政府也非常重视,邵奇惠省长批示“通过搞一点微调解决”。根据省粮食局测算后提出的调减意见,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在定购总任务不变的前提下调减3000万公斤。加上以前已经调减的数量,先后共调减了0.635亿公斤,占全省水稻定购任务的7.9%,从而使水稻定购任务畸轻畸重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孙性如委员提出的关于从严处理盗窃电力、通信、铁路交通器材案件的提案,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研究认为近年来全省一些地方此类犯罪活动猖獗,严重危害了经济建设和公共安全,孙性如委员的建议是正确的,应予采纳。他们向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把盗窃电力、通信、铁路交通器材的罪犯作为打击的一个重点,集中进行公审、宣判。他们还主动到省邮电管理局、省电力局了解破环电力、通讯设备案件的发案情况,对一些重大案件指示当地法院同有关部门沟通情况,掌握查处进度,依法及时严惩。至1989年11月,全省共受理破坏电力、交通和通信设备案件34起,判决犯罪分子52人,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邓先诚委员提出的关于改进试制日制ENO原木剥皮机的提案被省森工总局采纳,列入了引进、消化、吸收项目计划,拨款11万元用于这项工作。张书栋委员到讷河县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该县是全省上交商品粮大县,对国家贡献很大,但化肥指标严重不足,影响了粮食生产,于是提出了要重点保护交粮大县化肥供应的提案。省计委采纳了委员的意见,及时给讷河县增发了2500吨化肥,并提出以后再有肥源,还将继续照顾卖粮大县。讷河县县委书记亲自致函张书栋委员代表全县人民表示感谢。
  汪思敏委员提出的关于《解决肺结核病排菌病人不住院治疗减免费的建议》的提案在省政府领导的支持下,从1989年开始,每年由省财政拨款100万元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和防治补助工作,为全省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在已办复的提案中,限于条件暂时落实不了,需要逐步解决或作为工作参考的124件,占办复提案的35.5%。有91件属于按现行政策不可能解决的,有关部门都做了说明、解释,这类提案占办复提案的26.1%。
  1990年,共收到委员提案617件,其中六届三次全会期间的提案408件,平时提出的209件。立案的592件,占提案总数95.95%,不立案的25件,占4.05%。提案数量高于以往任何一年,提案的内容有关工业交通的65件,财贸金融的79件,政治法律的50件,科学技术的26件,文教体育的74件,医药卫生的44件,劳动人事的67件,农林牧渔的59件,城建环保的49件,政协统战的37件,民族宗教的29件,其他38件。这些提案分别送交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铁路局及齐齐哈尔市政府、黑河行署等75个单位办理。各承办单位按照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联合发出的《关于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通知》精神,认真办理,并以正式文件答复委员。到1990年底,已办复提案573件,占提案总数的92.9%。
  六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特点明显:一是提案数量多,比六届二次会议期间多244件,增加了65.42%。提出提案的委员共302人(814人次,有69位委员提出4件以上提案),占委员总数的51.53%,比六届二次会议增加9.6%。二是提案质量有较大提高,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提案越来越多。三是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把办理委员提案纳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四是各承办单位落实办理得好,许多提案中的建议和意见被有关部门所采纳。
  委员提案在全省两个文明建设中已产生积极的实际社会效果的267件,占提案总数的43.3%。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促进经济稳定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面。陆肇曾、姚日澄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压缩固定资产增值和基建投资刻不容缓的提案,省政府很重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并结合委员的建议,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清理,停缓了205个,压缩投资10亿元。黄德民委员提出的请省政府解决第一重型机器厂面临困难的提案,省计委多次协调中直和省直有关部门,帮助该厂调剂了计划外燃油700余吨,洗中块煤6万吨,有利于该厂度过生产难关。林淳奉、鄢骥委员提出的关于羊毛价格大幅下降,农民卖羊毛难,养羊积极性受到挫伤的提案,经副省长杜显忠批示后,省政府召开两次省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专门会议,决定把全省积压在农民手中的3万吨羊毛限期收购上来,并在资金、价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常树林委员关于解决杜蒙自治县拖欠农牧民奶资和芦苇款的提案,转到省工商银行后,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给该县乳品厂增加了120万元贷款,专门解决奶资问题。他们还积极与芦苇销售地辽宁、吉林两省有关部门协商,将收回的芦苇款承付给农牧民。在城建、环保、交通方面。张第东、徐敬业委员关于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分批新建和改建市区公厕,方便群众,美化市容的提案,哈尔滨市政府很重视,结合市政建设规划,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一是对一些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同时提出建设水冲式厕所的要求;二是在一些住宅改造小区建设规划设计中,把建公厕列为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王丹群委员提出哈西新开发小区路灯不亮应解决的提案,哈尔滨市领导批转市计委、建委、路灯管理处进行认真调查落实,投资10万元,安装了变压器,重新装修了28盏汞银灯,还将该段路灯并入城市电网。隋永起委员提出动迁邮政街轻工市场,改善哈医大一院门前环境的提案,被哈尔滨市政府采纳,做出了搬迁市场、改造拓宽邮政街的决定。徐饮周、宋茜萍委员建议有计划地建设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的提案,省环保局认为具有可行性,在哈尔滨、牡丹江、富锦等市进行了研究和试验工作,并建议各级政府将此项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城市建设部门组织实施。在科技、教育、卫生方面。张连生委员建议在全省开发和试验使用吸水高分子树脂保水抗春旱技术的提案,受到省政府的重视,当时主管这项工作的戴谟安副省长在春播时率领有关部门的领导,到肇东、肇源等市、县布点,并指定农牧渔业厅具体抓好落实。孟庆喜委员建议发展小黑麦生产的提案,省计委列入了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在安达、明水等地进行试验。王国雄、唐文中委员建议解决高校教师“断层”问题的提案,得到省教委的重视,对如何使中青年教师尽早地成熟起来,采取了4条措施。1.制定培养中青年教师计划,为他们创造条件,加速成长,尽早弥补空缺段。2.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拔、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3.继续为中青年教师破格晋升高级职称创造条件。4.吸收各行业中青年人才,补充高等学校教师队伍。褚德新等4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建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提案是各界人士呼吁多年的问题,经省政府有关部门反复磋商,决定由省财政厅每年拨款20万元,作为出版优秀学术著作的补贴。汪思敏委员关于继续给肺结核排菌病人治疗减免费的提案,被省政府采纳,1990年再拨100万元用于此项工作。对委员们多次提出认真整顿哈市医疗市场的提案,哈尔滨市政府认真做了研究部署,共清理整顿了1673个单位,其中撤销了不符合规定、不守法的社会办医、个体诊所等337家,撤销医疗联合体27家。在政协、统战、民族方面。郭守昌委员关于选拔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领导职务问题的提案,省委组织部认真研究,决定进一步做好非党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工作,并积极采取落实的措施。毛文华、陆忠等委员提出对鄂伦春族人民短寿问题进行调查的提案,省民委很重视,连同其他委员的建议,会同省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组成联合调查组,由省政协领导带队,在1990年10月、11月份赴黑河、大兴安岭鄂伦春族聚居地区进行了全面调查,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
  1991年,共收到委员提案687件,其中六届四次全会期间提案576件,平时提案111件。经审查,立案681件,占提案总数的99%。这些提案分别转送省委各部委、省政府各厅局、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黑河行署等89个承办单位办理。截至1991年12月底,已有82个承办单位的680件提案办理完毕,占全部提案的99%。六届四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和提案办理工作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提案数量增多,质量提高,提提案的委员人数增加。1991年的提案比1990年多70件,增加10%。立案率高于上一年3%。提提案的委员324人,占全体委员的54.7%,比上一年增加3.2%。提案的质量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内容上,委员提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属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就有261件,占全部提案的39%,包括工业交通、农林牧渔、财贸金融、城市建设等。尤其是对搞活大中型企业,以及对个体和私营经济、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的发展、引导和管理等方面,为党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委员们还密切注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就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民主法制、劳动人事、廉政建设、民族宗教等,提出提案366件,占全部提案的54%,有效地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从反映问题的分量上看,委员提案较为关注的是全省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关于《共同开发图们江入海口开港事业》的提案,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开发图们江口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战略意义。省政府非常重视,邵奇惠省长曾两次批示,由经济研究中心专程派人去吉林省考察,向省政府写了《我国图们江出海口有关情况及我省的对策》的报告,而后省计委和经研中心继续考察论证,并将课题列入“八五”计划,对全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关于《发挥绥芬河口岸在环太平洋经济圈中的作用》的提案,提出在中苏经贸合作事业中扩大陆路运输能力势在必行。哈尔滨铁路局采纳了委员的建议,给绥芬河火车站站场投资5685万元,后方通路投资8075万元,上报铁道部批准动工。委员们还提出了关于加强环保治理工作的建议,对于哈尔滨市的水、电、气、声的污染,哈炉具厂和钢厂的污染,大街小巷烤羊肉串不卫生和卖痘猪肉问题提出了批评和建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和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很重视,一方面向委员介绍市政府对环保投入逐年增加,使环保工作有一定进展的情况;一方面积极采纳合理意见,采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如加速哈依煤气工程建设,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文昌污水处理厂工程纳入计划;采取经济管理手段,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同时,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多次组织专项取缔活动。针对烤羊肉串不卫生、卖痘猪肉出现的反复现象,有关部门协同作战,大力宣传其严重的危害性,开展经常性的取缔打击活动。委员关于建设哈市环行汽车路线的提案,经哈尔滨市政府和市交通局的努力,开辟了一条电车单项环行线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乘车难的问题。(三)从办理效果上看,委员提案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的共有226件,约占全部提案的33%;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的提案有256件,占全部提案的37%;由于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给予说明的,或留作参考和属于国家解决的提案共有198件,占全部提案的29%。二是承办单位领导重视,严肃认真,办理进度快。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领导多次指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协委员提案,把办理提案看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级党和政府改进自身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因此,对一些重大提案,领导都亲自办复。根据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办理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和省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的通知》要求,各承办部门都把办理委员提案纳入了工作日程,全会以后仅两个月,会议期间的提案就有半数以上办理完毕,并都以本部门的正式文件答复委员。承办部门都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听取意见,采纳合理建议,经研究解决途径,办复质量有明显提高,做到了有理有据,有分析,有说明。

  三、省政协七届委员会的提案办理(1993~1997)

  在省政协七届委员会的5年期间,提案委员会共征集提案2415件(截至1997年10月),经审查立案2319件,不立案的提案96件。在立案的提案中:七届一次会议464件,二次会议371件,三次会议488件,四次会议446件,五次会议550件。提案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建设方面1037件,科教文卫方面550件,政法综合方面732件。按各次会议提案答复结果分类统计,5年期间共有2224件提案办理完毕,占立案提案总数的96%。这些提案绝大部分关系到全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提案的办理和落实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3年,共收到提案488件,七届一次全会期间收到414件,高出历次换届会议。审查立案464件,分别转交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铁路局等80多个承办单位办理。不立案提案24件,已作为委员来信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参考。已办复提案451件,占立案提案的97.2%。从办复的提案看,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正在解决或已纳入计划的共有331件,占办复提案的73.4%。如减轻农民负担不仅要发文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的提案,省农委认为是符合实际的。农民不合理负担问题屡禁不止,反弹性很大,主要原因是不动真的不来实的,口号多,实际举措少。因此,要在硬措施上下功夫,派出了百名特派员到69个县督察落实,并集中力量清理了省直部门有关文件等。关于进一步打击假劣药品提案,省卫生厅十分重视,在1993年上半年集中开展了打击假劣药品活动,全省共查处假劣药品案件1026起,查处假劣药品70个品种。关于合理分布商业网点,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提案,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八五”期间,商业网点的建设重点向各区倾斜,实行“市、区、乡三环式”的商业服务供应网络。所提问题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暂不能解决的,供有关部门参考的,以及根据权限向上级反映的提案共有120件,占办复提案的26.6%。
  七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内容反映全省经济建设、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多。比如,发展全省效益型农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规建设,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帮助大中型企业走向市场,应用高新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及认真落实知识分子三十六条政策等提案,都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大事要事。反映群众关心的社会生活问题,涉及的内容较广泛。除了往年常提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改革等问题外,1993年又增加了新的内容,诸如,哈依煤气工程质量问题,粮食深加工和油产品问题,加强废品收购管理堵塞盗窃和销赃渠道,以及哈市街道门牌号整顿等提案。
  1994年,省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以来,省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省委确定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提出了很多富有见解可操作性强的提案。至年底,提案委员会共收到提案393件,审查立案提案371件,其中党派团体提案7件,不立案22件。涉及经济建设方面163件,科教文卫方面78件,政法综合方面130件。已办复提案369件,占立案提案的99.5%。


《关于兴建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建议》的提案被省政府采纳,图为黑龙江省图书馆
新馆

  在办复的提案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提案175件,占办复提案的47%;正着手解决或已纳入计划的提案88件,占办复提案的24%;所提问题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暂不能解决的、供有关部门参考的以及由于职权所限需要向上级反映的提案共106件,占办复提案的29%。关于《缩小剪刀差,减轻农民负担》和《关于用价格政策宏观调控农产品生产计划的建议》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采取了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提高粮食收购价、开展物价大检查等措施,保护了农民利益,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民盟省委提出的《理顺乡镇企业的管理体制问题》提案,省体改委吸纳了有关建议,把理顺乡镇企业管理体制问题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拟从明晰产权关系、推行股份合作制入手,完善乡企运行机制,制定有关政策,促进乡镇企业的顺利发展。省委宣传部和黑龙江日报社采纳了委员关于《建议〈黑龙江日报〉增辟县域经济专版》的提案中提出的建议,从1994年4月起,在《黑龙江日报》增辟了《县域经济》专版,为全省如期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目标,发挥了理论探索、典型引路和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关于对合资企业中的进口设备实行政府行为估价的建议》和《在合资企业中建立工会》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省商检局在1994年出台了《黑龙江省外商投资财产鉴定管理办法》,省总工会提请省人大制定了在全省外商投资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的法规。此外,《关于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几点建议》《理顺产权关系,推动‘条例’贯彻落实》《我省碘缺乏病防治急需补助经费》等提案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委员还就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提案。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问题》的提案,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要求,与人大代表的建议相呼应,受到省和哈尔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哈尔滨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有关法规,已见实效。关于落实海伦市工商联房地产问题的提案,要求解决问题的呼声已达六年之久。对此项提案,省政协领导重视,省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积极落实,经提案委员会的多次协调,终于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1995年,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508件,审查立案488件。在立案的提案中,属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227件,科教文卫方面的113件,政法其他方面的148件。已办复提案485件,占立案提案的99.4%。
  在有关部门办复的提案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提案196件,占办复提案的40.4%;正在着手解决或已经纳入计划的提案144件,占办复提案的29.7%;所提问题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暂不能解决的、供有关部门参考的及由于职权所限需要向上级反映的提案共145件,占办复提案的29.9%。在这些提案中,围绕搞活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提案较19委员们还就广大群众比较关心的“菜篮子”“米袋子”等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关于发挥政府职能,依法平抑物价》和《改进国营粮店平价粮油供应办法,确保平价粮油供应》等提案,省有关方面制定了从省到各市、地、县层层控价的责任制,要求确保全省全年物价涨幅明显低于上年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控制在13%左右。在平价粮油供应方面,也由于全省粮食部门的努力,使全省平价粮油供应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
  1995年,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围绕尽快全面振兴黑龙江的大题目,踊跃献计献策,很多提案都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重视与采纳,如省民盟《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民办教师转制工作的力度》,省九三学社《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省图书馆面临的困难》和省民进《关于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几点建议》的提案,都被省有关部门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二是承办单位更加重视提案的办理工作。省政府1995年4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厅局继续实行主管领导、办公室主任、具体承办人三级负责制,并在年底印发了《关于1995年省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情况的函》,对全年提案办理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
  1996年,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452件,立案办理的446件,其中党派团体提案20件,属于经济建设方面的216件,科教文卫方面的108件,政法综合方面的122件。至年底,已办复提案441件,占立案提案的98.9%。
  在有关部门办复的提案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提案196件,占办复提案的44.5%;正在着手解决或已经纳入计划解决的提案177件,占办复提案的40.1%;所提问题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暂不能解决的、供有关部门参考的及由于职权所限需要向上级反映的提案共68件,占办复提案的15.4%。


省政协七届四次全会期间,大会提案组在现场办理提案

  1996年的提案工作由于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联合下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和《黑龙江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征集办理党派团体提案暂行办法》,省委、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等承办单位更加重视提案办理工作,提高了办理效率,总体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在办复的441件提案中,有373件提案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采纳率为84.6%,比1995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很多提案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建设农业强省,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的提案有情况,有分析、有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如《打假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等提案,体察民情,切合实际,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预见性,对维护市场秩序和建设农业强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省政府采纳了《关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的提案,并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先后两年对全省粮食品种定购任务进行了合理调整,使粮食定购政策进一步与农业生产发展相适应,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的发展。《依法管护好我省三北防护林》的提案,省林业厅认为对全省林业当前发展和长期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保证全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他们采纳了提案的意见,并制定出台了相应的办法。又如《在我省中小学实行‘四不准’制度》和《加强高中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提案,被省教委赞誉为“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提案。
  韩树礼委员《关于加速佳木斯地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省粮食厅按省委、省政府要求对三江地区卖粮难问题特事特办,迅速解决。省粮食厅主管领导多次到三江地区现场办公,利用国家下达的简易粮仓建设贷款和省政府专项资金,在三江地区新建4个粮库,扩建5个粮仓,新增储场地116万平方米,增储粮食2.5亿公斤,新建烘干塔6座,增加烘干能力0.85亿公斤,逐步缓解了三江地区粮食收储、烘干难的问题。

  四、省政协八届委员会的提案办理(1998~2002)

  省政协八届委员会5年期间提案委员会共收到提案2510件,经审查立案2420件,其中,八届一次会议400件,二次会议528件,三次会议556件,四次会议460件,五次会议476件。在立案提案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提案223件,委员提案2197件。提案内容涉及了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族宗教及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其中经济建设方面1160件,占立案总数的47.93%;科教文卫方面618件,占立案总数的25.54%;政法综合方面642件,占立案总数的26.53%。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政协委员,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就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大量提案情况准确、分析透彻、措施可行,特别是带有综合性、全局性和警示性的提案逐年增加,体现出适应新形势、突出议大事、反映社情民意的特点。
  政协提案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市地、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委书记徐有芳、省长宋法棠等省领导就做好提案办理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各承办单位把提案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有2400件提案当年办理完毕,占立案提案总数的99.2%。其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和列入计划解决的2003件,占办复提案的82.3%。这些提案的办理和落实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1998年,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418件。经审查立案400件,其中属于经济建设方面的202件,科教文卫方面的96件,政法综合方面的102件。至年底,已办复提案397件,占立案总数的99.3%。
  在办复的提案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提案315件,占办复提案的79.3%;所提问题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暂不能解决,供有关部门参考和由于职权所限需要向上级反映的提案82件,占办复提案的20.7%。
  主要特点是,围绕省委“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提案增多。一是反映“科教兴省”、建设农业强省等方面的提案明显高于历年。这些提案提出很多具有操作性和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受到了有关党政部门的重视与采纳,如《关于加快我省信息化进程的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责成有关部门组织编制设计全省信息网络总体结构,省政府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关于加大力度在全省快速推广水稻钵育摆栽技术的建议》受到了省长田凤山和省科委等有关部门的重视与采纳,省长田凤山等领导视察了水稻工厂化育秧现场,省科委还把推广水稻钵育摆栽技术,列入重中之重的推广项目,制定了详尽的推广措施。《关于加强老少边穷地区教育工作的建议》等有关加强全省教育工作的提案,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省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了思想素质好、文化水平高、适合做基础教育工作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和骨干教师三千多人,深入到全省贫困地区开展基础教育工作。支教人员不仅把一些先进的教育信息和教学经验带到了贫困地区,而且还带去了近千万元的支教物资,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加速当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进程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二是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建议的提案增多。这些提案得到了省有关方面的重视与采纳,省委、省政府不仅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宽松政策,建立健全了发展非国有经济目标责任体系,而且下大气力认真清理了长期困扰全省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三乱”问题,共计1221项,金额119亿元,取消省、市、地、县各种收费项目390项,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5.5亿元,为全省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三是加强生态环保、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提案增多。这些提案也都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森工总局、省林业厅、省农办先后出台了制止毁林开荒和陡坡开荒等有力措施。就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问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曾亲自带队进京汇报,争取国家给予政策上的积极支持。
  1999年,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546件。经审查立案528件,占全部提案的96.7%。其中,党派团体提案56件,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472件,不符合立案标准的提案18件。在立案的提案中,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262件,科教文卫方面提案128件,政法综合方面提案138件。
  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后,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所属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等80多个承办单位按照《黑龙江省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了提案办理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在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大多数提案都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完毕,到1999年12月21日,提案已经办复517件,占立案提案总数的97.9%。按照办理结果分为5种情况:一是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178件,占已办复提案的34.4%;二是提案所提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解决或已经列入计划解决的241件,占46.6%;三是提案所提问题因受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暂不能解决的67件,占13%;四是提案所提问题已经有明确规定,可供有关部门留作参考的19件,占3.7%;五是提案所提问题超出本部门职权范围,应由国家有关部门解决的12件,占2.3%。这些提案绝大部分被承办单位采纳,对促进全省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发展工农业生产,加强环境保护,治理污染,贯彻落实科技兴国基本国策,健全民主与法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九三学社省委提出《保护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平等竞争》的提案,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有关部门为国有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努力提高国有企业产品竞争能力,加强宏观调控,解决不合理竞争行为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采取新办法、新对策,解决现实问题。省政协主席周文华就这件提案,邀请九三学社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经贸委、贸易厅、工商局、物价局、法制局等单位领导进行座谈讨论,听取各承办单位办理落实情况汇报和九三学社省委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提案的办理和落实。农工党省委关于《加强对我省灾后防疫工作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爱国卫生灾后防病指导组深入4个重灾市地,省卫生厅实行领导班子分片包干责任制,采取专家组巡回指导的方法,全面落实各项救灾防病措施,使全省灾区没有出现大病大疫,救灾防病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
  2000年,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565件。经审查立案556件,其中,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505件,提出提案的委员498人,占委员总数的67.2%;党派团体提案49件,委员界别小组提案两件。
  这些提案具有较高的整体质量,内容涉及了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加快全省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提案230件,占41.4%;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提案105件,占18.8%;促进科教文卫体等诸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提案113件,占20.3%;针对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实际问题的提案88件,占15.8%。
  经审查立案的提案,分别送交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及哈尔滨市政府的所属有关部门,共81个承办单位办理。省委书记徐有芳、省长宋法棠及多位省委、省政府领导就做好提案办理工作做出指示。当年办复提案531件,占全部提案的95.5%。所提意见和建议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的168件,占31.6%;正在解决或纳入计划解决的286件,占53.9%;对因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提案,承办单位也实事求是地做了说明。提案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一个重要形式,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党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大量提案的意见和建议被采纳、实施,使各党派团体及委员的劳动和智慧转化为物质力量,在推进全省实施“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战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1年,省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493件。经审查立案460件,其中,党派团体提案48件。在立案提案中,反映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201件,占43.7%;反映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提案77件,占16.7%;反映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提案86件,占18.7%;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热切企盼解决的问题的提案96件,占20.9%。许多提案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办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带有综合性、全局性和警示性的提案数量明显增加。这些提案分别由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部门共83个单位办理,当年全部办理完毕。其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128件,占27.8%;正在解决或纳入计划解决的255件,占55.4%;对因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或需要向上级反映的提案,承办单位也都作了实事求是的说明。从提案办复结果上看,提案的整体质量和办理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这既体现了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水平的提高,也充分说明了承办单位,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转变作风已收到实效,大量提案被采纳落实,为全省“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1年,省政协的提案办理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政府在2001年1月16日召开了专门会议,就上一年提案办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当年提案办理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和要求。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分别在省政协重点提案交办单上签批了重要意见,要求各承办部门认真办理答复,并将落实结果上报省政协,有力地推动了提案办理工作的开展。

  五、省政协九届委员会的提案办理(部分)(2003~2005)

  2003年,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546件。经审查立案502件。其中,党派团体提案67件,委员个人和联名提案435件。
  提案内容涉及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立案的提案中,围绕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加快经济建设方面的218件,占43.4%;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风廉政建设的76件,占15.1%;促进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的161件,占32.1%;反映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的47件,占9.4%。至2003年10月底,502件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其中,已经解决和列入计划解决的提案410件,占81.7%,因条件不成熟,目前不能解决,需要向国家反映,需要进一步协调、探讨的提案92件,占18.3%。对这样的提案,承办单位作了实事求是的说明。
  2004年,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846件。经审查立案649件,其中党派团体提案和省政协专门委员会提案85件,委员个人和联名提案564件。提案内容涉及全省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立案的提案中,有关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民营经济的341件,占52.6%;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191件,占29.4%;加强政协工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117件,占18%。
  经审查立案的提案,分别送交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部门办理落实。至11月1日,649件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其中,问题已经完全解决的158件,占24.3%;列入计划解决的382件,占58.9%;需要向国家等有关部门反映的11件,占1.7%;因条件不成熟,目前还不能解决的58件,占8.9%。另外对所提问题不能或不能完全解决的提案,承办单位都做了实事求是的说明,并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这样的提案共40件,占6.2%。
  2005年,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665件。立案592件,其中党派团体和省政协专门委员会提案76件,政协委员个人和联名提案516件。经认真研究,这些提案送交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门办理。至10月末,592件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其中,所提建议已经落实的161件,占提案总数的27%;正在着手落实或列入计划落实的314件,占提案总数的53%;因条件所限及其他原因目前难以落实,以向提案者做出说明解释或留作参考的117件,占提案总数的20%。
  2005年,参加省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全体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全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政协提案,认真研究提案反映的问题,积极采纳落实提案中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协提案为全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济建设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反映这类问题的提案在全部提案中所占的比重大。其中,民盟省委提出了《完善农村经济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的提案;民革省委、民进省委和农工党省委分别提出了《建设黑龙江省国际物流园区》《加快城市中水回收利用》《积极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提案;孙东江等委员就《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在哈大齐工业走廊构建大庆石化产业发展新高地》《整合龙江米业品牌》提出了提案;袁乐平等委员分别就《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用现代化手段处理生活垃圾》等方面提出了提案。这些提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分析透彻、见解深刻,可操作性强。
  为落实这些提案,各承办单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发改委在编制全省“十一五”规划的改革开放、产业发展部分时,采纳了政协提案的有关建议,并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省农委依法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开展了农村经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工作;省建设厅、省粮食局分别制定了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支持稻谷加工企业整合品牌的有关政策;省中小企业局组织成立了全省中小企业协会,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搭建了信息服务平台;省环保局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纳入城市环境考核指标,使其成为环境模范城市创建评比的一项主要内容,促进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
  科教文卫方面,民盟省委和民进省委分别提出了《加强专利技术推广》《推进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的提案;团省委提出了《在中小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的提案;冯洪滨等委员分别就《加强大学辅导员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作用》提出了提案;李为民等委员就《改善农村卫生工作,整治虚假医药广告》提出了提案;衣俊卿等委员提出了《以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为突破口,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这些提案关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就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得到了承办单位的认可和采纳。根据提案的意见和建议,省教育厅实施援助农村教育工程,开展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知识培训工作,加强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并且同省科技厅联合制定了《黑龙江省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省卫生厅积极推进农村卫生机构改革,出台了《黑龙江省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省文化厅重点抓文化产业项目,通过改革使文化单位进入市场,促进了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省工商局召开了全省集中整治虚假广告会议,加大对广告市场的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使全省广告监测总违法率大幅度下降。省知识产权局通过定期印发专利信息汇编、举办专利技术展会等方式,开展为企业和中介机构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工作,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政法综合及社会热点问题方面,乔红光等委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强社区建设》的提案;省妇联提出《应重视和维护进城务工妇女权益》的提案;崔强等委员提出《维护农民工权益,加强农民工法治教育,建立农民失地保障制度》的提案;韩树礼等委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解决本地人才配偶户籍问题》等提案。这些提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结合提案中的建议,省民政厅下发了《黑龙江省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协调财政部门加大了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推进了全省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多次开展维护进城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的专项检查。全省共清偿农民工工资2800多万元。还利用新闻媒体,通过办班学习、法律咨询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工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开展“春风法制教育”活动,努力为农民工营造比较良好的工作环境。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途径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失地农民救济、保险、保障等制度。哈尔滨市政府针对提案反映的问题,研究出台了新的落户政策,取消了对本地人才配偶在哈市落户的限制。
  提案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社会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政协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反映给党委和政府,促进了党委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履行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从而推动了全省民主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