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联谊与捐助 1986年,委员会召开了春节“迎春茶话会”,元宵节举行了“同乐会”“笔会”,中秋节召开了“庆中秋思亲人”茶话会。这些活动都是和省民革、省台联、省侨联联合举行,邀请委员、党派成员、“三胞”、台属、侨眷、黄埔同学和起义投诚人员参加。会上大家兴高采烈,精神振奋,有的吟诗作赋,有的挥毫泼墨,有的放声高歌,有的翩翩起舞,抒发了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台湾亲人、盼统一的情怀。在“庆中秋思亲人”茶话会上,刘士杰老人即兴赋诗写道:“望明月,夜难眠,盼亲人,早团圆,祖国前程无限好,两岸统一定实现。”
 |
省政协主席王钊在省政协举行的“庆中秋思亲人”茶话会上讲话 |
联谊活动促进了委员与台湾亲人的书信往来和境外会亲,在与港澳台有社会联系的68位委员中有64位与港澳台亲朋进行书信往来;肇永和、尤宽仁、王兆英等18位委员境外与港澳台亲人会面。吴绛云委员在日本与在台湾的父亲通了电话。通过委员的书信往来和境外会亲,沟通了天伦乐、骨肉情,加深了互相了解,激起了对方思乡念祖之情。
1987年,委员会与省台联一起邀请从台湾来北京定居的原台湾“国大代表”、党外知名人士陈鼓应、张春男,先后两次为“三胞”和各界人士作了关于台湾形势的报告。报告内容是亲历、亲见,生动具体,形式别开生面,有问有答,使与会人员了解到台湾的现状和台湾人民要求统一的心声,使“三胞”增强了尽快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念。
1989年2月,委员会召开了各界人士“元宵节茶话会”和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十周年座谈会。深入学习和宣传党和国家的对台方针、政策。在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十周年的台胞台属、归侨侨眷及有关党派团体负责人座谈会上,大家共同回顾了十年来海峡两岸出现的喜人局面,一致认为:实践证明党和国家的对台方针政策是英明正确的,是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展望未来,对和平统一祖国,实施“一国两制”的前景充满信心。大家表示,愿为尽早结束祖国的分裂局面而尽力,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
4月,先后召开了“引进资金、技术座谈对话会”和“引进人才座谈对话会”,请省计经委和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的负责人向有海外联系的委员通报了黑龙江省“三引进”的情况、优惠政策以及当年全省需要引进的资金投向、人才门类等,激励委员为振兴黑龙江经济牵线搭桥,多做工作。
6月,由省政协副主席宗克文主持召开了有省委对台办、省台联、省侨联、省外办、省对外友协和省旅游局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探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对台及海外联谊工作,如何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宣传中国平息风波的事实真相。为迅速扭转不利局面,大家提出建议:做好对外工作,首先要做好内部的工作;应拓宽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宣传工作;走出去,请进来,应以请进来为主;对前来投资应给予最优惠的条件。
9月,委员会举办了庆中秋大型茶话会,有省政协委员、台胞台属、归侨侨眷共200多人参加。有3位刚从台湾来哈尔滨探亲的台湾同胞也应邀参加。会上有5位台胞台属、归侨侨眷代表发言,他们表示了对政府平息动乱的态度和立场。表示要为党分忧,愿把平乱真相和国内政治、经济稳定形势向海外亲友介绍,争取更多的人对国内事件的理解。
1990年上半年,委员会共组织台湾形势、国际形势报告会和各种联谊活动5次,参加的委员和各界人士达700多人次。元宵节举办了在哈台胞台属、归侨侨眷委员和各界人士参加的联谊活动。活动期间,省台联会长、台胞赖有才接受了省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他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思念在台湾的亲人。海峡两岸人民的心是相同的,我们多么盼望祖国统一、骨肉团聚的那一天啊!”省侨联副主席、归侨云昌华说:“20世纪90年代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祖国的和平统一都是非常关键的。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归侨侨眷都要满怀信心地跟着共产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
9月,在“庆国庆、迎中秋”茶话会上,省委副书记周文华代表省党政领导向到会的“三胞”和他们在海外的亲友致以节日问候。“三胞”代表也纷纷发言,畅谈祖国的大好形势,歌颂共产党的领导。在茶话会上,省政协主席王钊和省委副书记周文华还亲切接见了台胞胡荣华。他骑自行车从台湾赴大陆旅游刚刚到达哈尔滨。王钊对他这种果敢精神和顽强毅力给予赞扬,预祝他获得圆满成功,还请他转达3400万黑龙江同胞对台湾同胞的节日问候!
 |
省政协主席王钊(左一)、省委副书记周文华(左三)、省政协副主席孟传 生(左二)会见台湾客人 |
12月,为了充分调动“三胞”委员的积极性,为繁荣黑龙江经济服务,经省政协主席王钊建议,委员会组织了“三胞”委员“三引进”座谈会,请省计委向委员介绍了全省近几年“三引进”情况,“八五”期间打算和拟出台的优惠政策等,与会委员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全省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省政协主席王钊、副主席宗克文出席了会议,并对委员提出了希望。
1991年上半年,委员会通过省政协委员牵线,加强了黑龙江省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事业交流。通过委员、台属高树芳搭桥分别与台湾祥大企业有限公司、祥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3项贸易合同。一是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的“陶瓷涂料技术转让”合同,台商已将合同副本带回台湾,待其“经济部”核准后,再正式签约并付诸实施。此项目总投资额为3500万新台币(约合700万元人民币);二是与省冶金厅进出口公司签订的向台湾销售5000吨螺纹钢的合同,总金额150万美元,这项合同已于10月中旬实施;三是与哈尔滨松江木器厂签订了加工18000套中小学生课桌椅销往台湾的公司,总金额为27万美元。
9月21日,省委对台办、省政协祖统委联合举办“庆中秋、迎国庆”茶话会。在哈的部分台胞、台属、归侨侨眷、省政协“三胞”委员、部分民主党派成员、黄埔校友会成员和在哈探亲访友的台湾同胞参加了会议。省政协副主席黄枫、全玉祥、孟传生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杨彦平主持会议。孟传生代表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向在座的各位朋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并通过他们向全省的台胞台属、归侨侨眷和海外的亲朋,表示亲切的问候!
1992年2月17日,省政协祖国统一华侨外事委员会、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省侨联、省台联联合举行元宵节茶话会,在哈台胞台属、归侨侨眷200多人欢聚一堂共度佳节。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周文华、张若先、周铁农、黄枫、宗克文以及省委统战部的负责人出席了茶话会。以刘秋艳小姐为团长的台湾同胞来哈旅游观光团一行28人也应邀出席了茶话会,受到与会朋友的热烈欢迎。茶话会由宗克文主持,周文华代表省委做了讲话。
1993年3月初,台湾国际体育舞蹈协会理事、亚洲杯十项全能冠军周志坤等8位海峡两岸舞蹈界知名人士来哈尔滨参加“1993黑龙江国际体育舞蹈学术研讨会”。委员会主动请他们到省政协来做客,省政协原主席王钊和副主席黄枫、陈文志会见并宴请了周志坤夫妇等人,并同他们举行了联欢舞会。客人十分感谢省政协的盛情邀请,表示要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祖国和平统一做出努力。
委员会还积极为委员“三引进”活动提供服务。凡委员海外的亲朋好友来黑龙江省投资考察,委员会都主动帮助做好接待工作,安排有关领导会见,寻找合作伙伴;委员引进的项目,委员会积极帮助落实单位,例如:委员会协助张鼎中委员落实与美国捷登公司合作生产木条和合资生产汽车刹车片;协助许仁敏委员落实外引资金的投向,联系了大庆、图们等市的有关单位;张荣权委员的日本朋友来哈做生意,委员会引见哈啤酒厂、省外贸等单位与之洽谈。委员们对委员会的热情服务深感满意。
1994年,委员会的委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开展海外联谊活动,也在“三引进”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如委员会副主任唐省吾本着“南联北开”的精神,邀请了广州台盟秘书长陈月英及其弟台湾虎泰兴业有限公司经理陈允奇同来黑龙江省考察化工项目及合作生产问题,考察哈市、大庆后,陈氏姐弟非常感兴趣,双方对4个项目的合作达成共识,并签订了意向书。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委员参与接待的海外“三胞”和国际友人22批111人。有两名委员出访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委员们为黑龙江省签订项目投资额8230多万美元,贸易出口额900多万美元。
1995年,委员会共接待港澳委员和朋友60多人次,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香港委员邱伟铭,在哈投资兴建的江北花园别墅,为亚冬会重点项目。由于中方不履行合同规定,致使工程严重受挫。委员会及时向省政协领导反映,省政协主席周文华亲自给哈尔滨市委书记索长有写信,请市里帮助解决。市政府先后召开三次协调会,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使花园别墅一期工程于1995年11月24日竣工。对孙恩光委员改造银河宾馆后有关部门征税问题和高敬德委员国贸大厦停工问题,委员会都通过省政协领导出面进行协调。委员会委员、台商林伸昭,在哈投资兴建的曼哈顿大厦,由于门前市场动迁问题扯皮,影响大厦迟迟不能开业。委员会及时向市政府反映情况,并通过“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座谈会,向省、市领导反映。省政协副主席陈文志亲自同市长、市工商局等部门协调,使这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997年,委员会主要围绕1997香港回归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事,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1月13日,委员会率先在省直机关悬挂“香港回归倒计时钟”,增加迎香港回归喜庆气氛,增强了对香港回归的紧迫感。此钟为港澳委员捐款制作,显示出港澳同胞拥护“一国两制”,心向祖国。
6月初,举行了“洗雪百年国耻,喜迎香港回归”座谈会。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台港澳同胞、各界人士代表聚集一堂,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抒发蓄蕴已久的洗百年国耻的喜悦心声,几位台属和台胞更是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地企盼同台湾亲人团聚和有一天能不受限制地去台湾为老人扫墓,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表示要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多做工作。
6月末,举行了“喜迎香港回归”笔会,邀请全省十几位著名书画家,为庆祝香港回归挥毫泼墨,集体创造巨幅画卷“百年好合图”,寓意祖国大团圆,香港明天更美好。此画于6月30日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的礼物,装帧在省政协机关大厅。
9月,委员会举办了“迎中秋、庆十五大”各界人士茶话会,省委副书记单荣范到会并讲了话。各民主党派人士纷纷表示,要遵循邓小平遗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在以江泽民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
1997年,按全国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局的要求,委员会会同哈尔滨市政协联络委,为旅美华侨(台胞)刘黄素绘落实了在哈的房产政策。刘黄素绘时任台湾国家社会党中央常务监察院委员,系已故国民党东北军元老、前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总长、台湾“监察院”副院长刘哲的儿媳,其夫刘政源生前任台湾国家民社党主席、“国大主席团”成员。对刘黄素绘要求落实侨房政策,归还部分在哈房产,省、市政协领导非常重视,均有批示。市房地局经过查档及查阅文件等项工作,最后得到确认。经哈尔滨市市长汪光焘批示,拨专款为其购买住房。刘黄素绘对此非常满意,并专程来哈尔滨市,衷心感谢省、市政协及哈市房地局对她的关心,高度赞扬了祖国大陆的方针政策。表示一定要为促进哈尔滨的经济发展,为哈尔滨市招商引资多做工作。
1998年8月,在抗洪期间,委员会积极组织香港委员进行了多次捐献活动。委员会先后与在哈的香港委员进行联系,向他们介绍抗洪形势及全社会向灾区积极捐献的热潮,并与省民政厅、省文化厅等部门联系请委员参加赈灾义演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有4位委员先后参加了捐献活动。其中赖亚成委员向灾区捐献41万元物资;杨世民委员在赈灾义演现场捐献10万元人民币,然后又捐献价值20万元的物资;韩维诗委员特意从香港赶来向灾区捐献3万元药品及5万元港币。还协助刘恩嘉委员到江北抗洪一线慰问解放军,送慰问食品价值2万元。
9月,委员会在中秋佳节前夕,向委员发出了一封慰问信。信中一方面对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眷属表示节日问候,另一方面又宣传了黑龙江省在抗洪赈灾斗争中,全民参战、全民献爱心的感人事迹。同时对在这次抗洪赈灾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委员表示了谢意。此项工作不仅在委员及海外侨胞中间起了宣传作用,把原定召开“中秋节茶话会”的方案改为一封慰问信,又响应了中央关于“压缩会议节约开支”的规定。
1999年1月冰雪节期间,委员会邀请香港中国建设服务基金、中华慈善总会主席林国兴及5位该会成员来哈参加节日庆祝活动。在哈期间他们与委员会主要领导具体商定了将黑龙江省列入星火教育计划事宜。8月,该基金总会将4套电教设备分别捐给齐齐哈尔梅里斯区、呼兰县、泰来县、杜蒙自治县4所小学。4所小学在各地电教馆的协助下,将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并进行授课,反映非常好,纷纷给委员会打电话致谢,并愿意为灾区做更多贡献。
香港中国建设服务基金开展的“星火行动”是为全国边远地区贫困小学提供卫星接收设备,并建立卫星教育中心。
2000年4月,委员会派人参加了香港中国建设服务基金主办的“星火行动”2000年研讨会,同该会主席林国兴先生商谈了当年援助黑龙江省计划事宜,并邀请林国兴来黑龙江省考察。7月份,林国兴一行4人在全国政协港澳台侨联络局领导的陪同下,来黑龙江省考察了哈尔滨龙江第一村小学、呼兰县建国小学,并向龙江第一村小学捐赠一万元港币购置图书,同时又向全省捐赠了4套卫星教学设备。
2001年,委员会对8所受赠小学卫星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作了及时处理,并将调查情况向香港中国建设服务基金作了反馈,感谢他们对黑龙江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扩大台港澳侨外事工作联系面,开拓工作新领域,从而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更广泛地开展人民外交工作,为繁荣黑龙江省经济建设服务。委员会经讨论决定,在海内外陆续聘任部分知名人士为顾问,第一批7名外事顾问的聘书授予仪式在2002年1月28日举行。省政协副主席谭方之主持了仪式,省政协主席马国良向外事顾问颁发了聘书,并做了讲话。7名外事顾问也先后发言,纷纷表示要为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省政协主席马国良(左)向外事顾问金晨颁发聘书 |
为充分发挥港澳委员的优势和积极性,为全省希望工程贡献一分力量,在2002年委员会积极联系协调澳门中侨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省政协常委孙恩光先生捐款20万元人民币,用于资助宾县和呼兰县的贫困学生。委员会还向港澳委员和本委员会成员发出了倡议书,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救助女童捐款活动,为失学女童献上一份爱心,截止到7月末,共收到捐款4.4万元人民币,已经转交给省妇儿基金会。此外,省政协委员、哈市七星公司总裁金明述先生为黑龙江省足球事业捐款8万元人民币。
2003年1月,在省政协九届一次全会期间,委员会协调袁歆、孙恩光、杨世民、赖亚成、朱廷财等5位港澳海外委员为黑龙江省东宁县教育事业捐款60万元,并举行了捐资助学仪式。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副主席曹广亮、谭方之参加了捐款仪式。
 |
省政协举行港澳海外委员扶贫助学捐款仪式 |
8月,福建省政协港澳委员考察团在黑龙江省期间,林树哲团长为富锦市欣旭村小学重建校舍捐资50万元人民币,考察团向牡丹江市文化局捐助了3万元人民币。
10月,委员会与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在兰西县兰河乡中心小学举行了为贫困失学女童捐款仪式,将张红力等部分港澳、海外委员的10万元捐款送到了孩子们手中,资助该校春蕾女童班50名女童完成小学学业,表达了委员们热爱家乡,关心黑龙江省教育事业的一片爱心。委员会还协助海外委员杨世民先生将10万元捐款转给了东宁县政府。
2004年,委员会组织港澳海外委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月,在省政协九届二次全会期间,委员会协调袁歆、孙恩光、矫恒绘、刘臣委员为依安县扶贫助学捐款60万元,并举行了捐款仪式。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副主席曹广亮、张树平参加了捐款仪式。7月,袁歆委员为支持黑龙江省文化事业的发展,向省文化厅“中华吟”CD光碟项目捐款50万元。副省长王利民、省政协副主席曹广亮参加了捐款仪式。委员会还向各位港澳海外委员发出了积极参与春蕾计划,为贫困失学女童捐款的倡议,并会同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于9月初去宾县第二小学举行了捐款仪式,把10万元捐款送到了孩子们手中,省政协副主席曹广亮参加了捐款仪式。委员会被省妇联授予春蕾计划突出贡献奖。孙恩光委员和袁歆委员还分别向省侨联捐款20万元和10万元,用于资助黑龙江省华侨基础教育事业。全年总计捐款达150万元,表达了委员们热爱家乡,关心黑龙江省各项事业发展的一片爱心。
11月中旬,黑龙江省在香港举办了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与香港联手开拓俄罗斯市场为主题的黑龙江(香港)活动周。委员会与省发改委、商务厅和招商局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动员组织港澳委员参加活动周的各项活动,并请他们联络和邀请港澳工商界人士积极参会。还应齐齐哈尔市的要求向港澳委员发出了参加齐齐哈尔商务日的邀请,为活动周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受到了省领导的表扬。
2004年11月,省政协副主席曹广亮带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专程到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和外事委员会进行了拜访,汇报了黑龙江省的工作情况,希望全国政协两个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与黑龙江省密切联系、加强指导,以便进一步做好今后的工作。
200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在省政协主席王巨禄、副主席曹广亮和秘书长白树清的领导下,委员会派人赴京参加了黑龙江省与全国政协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委员的两次“话振兴、谋发展”晚餐会的筹备组织工作。经过精心安排,使这两次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引起了强烈反响。参加两次晚餐会的全国政协港澳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世界各地的侨首、侨领及新移民代表共200余人。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出席晚餐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国政协秘书长郑万通及在京的全国政协专职副秘书长、全国政协有关部门的领导,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的领导也参加了晚餐会。参加全国“两会”的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全部参加了晚餐会。
 |
晚餐会会场 |
晚餐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也受到了黑龙江省领导的表扬,省委书记宋法棠称赞这次晚餐会的成功举办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成果。
委员会组织港澳海外委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省政协九届三次全会期间,杨世民、袁歆、孙恩光委员扶贫助学捐款100万元,并于10月份在佳木斯市举行了扶贫助学捐款仪式。
6月,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发生特大水灾,港澳海外委员心系龙江,积极表示要向灾区捐款奉献爱心。在委员会与省海联会的共同倡议下,袁歆、孙恩光、许荣茂、包陪庆、余国贤、赖亚成、刘臣等17位委员共捐款205.5万元。
9月,陈鹤友委员向香港华夏民族文化教育基金会争取了两个扶贫助学资助名额,小学期间每人每年资助学费600元,中学、大学资助金额随学费递增,直至大学毕业。委员会与佳木斯市政协经过协商挑选,推荐了同江市的两名品学兼优的赫哲族贫困小学生作为资助对象。
10月,张红力委员通过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为铁力市第一小学和宾县大泉子学校捐款40万元。袁歆等委员还参与其他各类社会公益捐款53万元。
海外港澳委员全年捐款总计达398万余元,是捐款数额最多的一年,表达了委员们关心龙江、热爱龙江、关注龙江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真挚情怀。
 |
省政协常委袁歆为宁安市沙兰镇灾区捐款10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