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信息工作

第四节 信息工作


  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来,按照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有关信息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讲话精神以及全国政协办公厅的要求,反映社情民意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八届全国政协提出来的,是政协工作的新发展。因此,省政协把加强信息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全省政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1996年4月,省政协召开了首次市地政协秘书长工作座谈会,专门就政协信息工作如何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各地政协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普遍召开了县、区政协主席会议或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制定了本地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初步建立了信息机构和网络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果。
  5月,省政协成立了研究室,并专门设立了信息指导处,健全了工作制度,抓好以反映社情民意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工作,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全国政协提供国内、省内统战、政协工作的信息。
  6月,省政协党组给省委报送了关于在各级政协组织中加强信息工作的报告,省委副书记单荣范作了批示。经省政协主席会议讨论后,于1997年初下发了《黑龙江省政协关于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从此,省政协每年都在全会期间的会议工作机构中设立信息工作组,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与市地县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政协委员建立了联系,使信息工作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颇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不少信息引起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党政科学决策,为解决一些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8月,省政协向省政府报送了《漠河县兴安镇国土流失严重》的重要信息,信息内容为漠河县兴安镇黑龙江江岸正以每年4米多宽的速度被江水吞噬,年流失国土约2万立方米。孙魁文副省长对此做出批示,并责成有关部门尽快提出解决办法。
  10月,省政协召开第二次市地政协秘书长信息工作座谈会,会上传达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及副秘书长陈进玉在全国政协信息信访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部分市地政协汇报了贯彻落实省政协首次市地政协秘书长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情况;总结交流了前段开展信息工作的情况和经验,研究了政协信息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探讨了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如何提高信息质量,进而使政协信息真正成为委员履行职能、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基础和手段。省政协研究室主任闫永华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协信息质量问题作了专题发言。省政协副主席戴谟安,秘书长王文志参加了座谈会。
  1997年2月,省政协委员、佳木斯市政协主席韩树礼撰写了《加速三江平原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刻不容缓》的信息,内容是:随着国家对三江平原综合开发投入增加,粮食产量逐年增多。仅佳木斯市1995年粮豆总产2000多万吨,但全市最大储量只有110万吨,每年都有50%的粮食露天保管。建议国家应从战略高度加速对三江平原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可在建三江农管局增建3个100吨大型国家储备库。信息上报全国政协后,全国政协信息中心以国内信息专报第23期直报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姜春云十分重视,责成国内贸易部研究解决。从反馈的情况看,截至1997年年底,国家和黑龙江省共投放资金10820万元,增加粮库面积37.5万平方米,新建烘干塔7座,增加烘干能力2310吨/日,初步缓解了三江平原粮食仓储难、干燥难、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对全省建设农业强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月,为了调动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上报信息和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性,省政协召开了首次全省政协系统信息工作表彰会。共表彰了8个先进单位、13个先进个人。民建省委等7个单位在会上介绍了加强信息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经验。省政协副主席谭方之作了总结讲话。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全省政协信息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深入开展。
  5月13~16日,省政协在哈尔滨市举办全省首期市、县(区)政协信息干部培训班,共有130多名信息干部参加了培训。学习了江泽民、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关于搞好信息工作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重要讲话,传达了全国政协信息中心联系点第二次会议精神,交流了做好政协信息工作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经验体会,探讨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搞好政协信息工作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思路和途径。培训班还聘请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讲授了信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省委统战部的领导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就如何做好信息工作,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作了专题讲座。
  6月9日,省政协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信息网络的通知。经过努力,省政协和全省13个市地政协在当年均建立了信息网络和载体,133个县(市)区中有70%以上建立了信息网络,许多县(市)区创立了专门的信息载体。据不完全统计,各级政协当年向省政协报送各类信息在一千条以上。省政协的载体是《政协信息》,主要是向省委常委、副省长以上领导、全国政协信息中心报送高层次信息。
  1997年,为了有重点地搜集信息,省政协在哈尔滨市南岗区、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大庆市龙凤区、牡丹江市海林市、佳木斯市桦川县、鸡西市鸡东县、绥化地区海伦市设立了7个信息直报点,直接向省政协报送信息。哈尔滨、海林两市政协为全国政协直报点。
  1998年1月,为了扩大信息渠道,增加信息来源,省政协在常委、委员、各专门委员会、办公厅、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中聘请了首批特邀信息顾问和信息员286名,其中在政协委员中聘请特邀信息顾问60名。并专门召开了特聘信息顾问和信息员工作会议,颁发了聘书,省政协主席周文华、副主席马国良分别在会上作了讲话。
  1998年1月中旬,省政协报送了《建议国家增加粮食仓储补贴》的信息,信息内容为:由于连续几年大丰收,给粮食部门在仓储问题上带来很大压力,由于仓储补贴费用低,如果每年收购200万吨,将年亏损1.5亿元。因此,信息建议国家按实际费用增加仓储补贴费。这条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并报送国家有关部门,使问题得到解决。
  2月,省政协报送了《松花江污染严重应予高度重视》的信息。信息反映:松花江正遭受着严重污染,每年向江中排放22亿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吉林省九站至哈尔滨江段,已持续检出有机毒物65种,其中致癌物14种。饮用松花江水的300万哈尔滨市民中,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率占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更为严重的是正在新上一批大型污染项目,如吉林化工公司30万吨乙烯及其配套工程、吉林松源玉米淀粉项目以及长春市的“引松入长”工程。如不加以控制治理,污染将会继续加剧,并已经引起俄罗斯等国际社会的关注。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松花江污染问题,国家环保局应协调相关省区建立流域污染防治机构,实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国家在安排新建项目时,也应充分考虑污染问题和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5月,省民建会员韩雅莉撰写的《十三户大中型企业的调查》的信息,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哈尔滨“三大动力”调查时,对这份材料很感兴趣,其中很多建议被国务院在制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时采纳。
  1999年6月15~18日,省政协在哈尔滨市举办全省政协第二期信息干部培训班,各市、县(区)的信息干部共90多人参加了培训。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认真学习了省政协主席周文华、副主席马国良在省政协聘请特邀信息顾问和信息员会议上的讲话;参观了黑龙江信息港和第十届哈洽会;交流了全省各级政协做好信息工作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经验体会;研究探讨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搞好政协信息工作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思路和途径。省委党校和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教授讲授了知识经济、信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政协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2000年4月25日,省政协召开全省政协信息工作表彰会,表彰在政协信息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信息员。全省各市(地)政协、各信息直报点、各民主党派的相关人员和特邀信息顾问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政协第二次信息工作座谈会精神;表彰了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信息员;民建省委和哈尔滨、佳木斯、绥化、海林等市(地)政协及省政协特邀信息顾问介绍了信息工作经验;讨论了《黑龙江省政协关于加强信息工作的若干意见》。
  6月14日,在广泛征求参加全省政协信息工作表彰会与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后,省政协办公厅下发了《黑龙江省政协关于加强信息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0年,省政协报送了50多条信息,有一些信息被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政协信息中心采用。有的信息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有的信息维护了社会稳定,有的信息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有的信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8月,省政协报送了关于海林市横道河镇部分造林农户因为“林权证”问题要集体到省政府上访的信息,副省长申立国批给了省森工总局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0月8日,省政协报送了关于尽早建设中俄边境黑龙江大桥的信息,信息建议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加紧与俄方接触,尽快达成一致意见,省里有关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为黑龙江大桥的开工做好各项准备。副省长王振川批给了省交通厅提出意见,省交通厅以黑交发[2000]336号文件向省政府报告,提出了早日开工的具体意见。这样的信息实现了信息增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0月31日,省政协报送了关于解决中小学生午餐问题的信息。建议由哈尔滨市政府出面,协调市教委、市商委、市粮食局。由市教委牵头,成立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配送中心,集中统一管理,以解决中小学生吃午饭难、卫生安全无法保证的状况。信息报送省政府后,引起了省长宋法棠的重视并做出批示:“转宗璋同志阅。这个建议很好,既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又能安排一批下岗职工,请着人研酌。”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宗璋责成市教委研究解决。12月13日,哈尔滨市政府给宋法棠和省政府报送专题报告,汇报办理情况。
  2001年9月11日,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政协九届十四次常委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省政协系统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省政协召开了全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会议,全省各市(地)、县有关方面负责人和省政协特邀信息顾问共1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请全国政协信息中心领导讲授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基本知识;民建省委和哈尔滨、佳木斯等市县政协及特邀信息顾问介绍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经验。省政协副主席谭方之出席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
  2002~2003年,省政协共收集各类信息和社情民意456条,编发《政协信息》99期,其中有26期信息和社情民意被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政协采用。
  2004年7月12~16日,省政协在哈尔滨市举办全省政协系统第三期信息干部培训班。全省13个市(地)政协、各县(市、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承担信息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及省政协机关的信息员共130余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传达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在听取政协信息工作汇报时的讲话;总结交流信息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研究探讨政协工作的新思路;请全国政协研究室信息局的有关领导讲授信息工作理论及实际操作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采取集中听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典型经验介绍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办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双鸭山、绥化和海林等市、县政协介绍了开展信息工作的经验。
  2004年,省政协共收集反映社情民意方面的信息400多条,编发《政协信息》40多期,《信息专送》17期,其中许多信息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向全国政协报送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的建议》,在全国政协《政协信息专报》第164期刊发后,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回良玉的重要批示;政协常委袁启鸿撰写的《关于老工业基地发展有关问题的分析及建议》和政协委员马滔撰写的《关于加大对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支持力度的建议》报送全国政协后均被采用;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报送的《关于黑石化目前稳定情况》、政协委员穆凤楼、省政协经济委特邀成员陈金松反映的《关于搞好佳纸集团的建议》、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反映的《关于支持筹建多功能试验风洞的建议》等多条信息,均得到了省委书记宋法棠的批示。在《关于支持筹建多功能结冰试验风洞的建议》上宋法棠批示:“转修庭、亚枫同志阅,应积极争取。”省发改委和省国防科工办接到领导批示后,专门到“气动院”(空气动力院)了解具体情况,从振兴全省老工业基地的角度支持“气动院”风洞项目的申请。
  省政协的《政协信息》《信息专送》已经成为省委、省政府领导愿意看、经常看的“案头读物”。省政协研究室被省委评为2004年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全国政协2004年度信息工作三等奖。
  2005年1月10日,省政协印发了《关于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报送、奖励及评分办法》的通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充分调动市(地)政协、各信息直报点、广大政协委员和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报送信息的质量和数量。
  7月26~28日,全国政协信息直报点第六次联系会议在海林市召开。来自全国政协和全国各市、地政协负责信息工作的7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省政协副主席欧阳吟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政协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选择地设立了10个信息直报点,海林市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县级政协信息直报点。自2004年全国政协信息直报点第五次联系会议在广西北海召开以来,海林市政协共向全国政协、省政协、牡丹江市政协信息部门报送信息54条,采用10条。


省委书记宋法棠、省长张左己、常务副省长栗战书对省政协报送的信息做出批示

  2005年,省政协共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近600条,共编发《政协信息》《信息专送》78期,其中被全国政协采用的信息15条,如《关于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实行全流域‘休渔’3~5年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畜禽防疫工作的几点建议》等信息,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关于制定省委、省政府领导与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约见实施办法的建议》,得到了省委书记宋法棠的批示,省政协按宋法棠的要求拿出代拟稿,在征求了省委常委和各位副省长意见后,经省委、省政府认定,已正式下发执行;《关于当前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省委书记宋法棠作了批示后,省地矿局专门派人来省政协汇报,了解有关情况,并制定了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关于《对黑龙江省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张左己省长作了批示。10月,省委副书记栗战书在《信息专送》上批示:“35~42期刊登的政协委员的许多建议很有价值,请发改委认真逐条研究,在‘十一五’规划中能吸收的都要吸收进来。”11月,向省政府报送的《关于黑龙江省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建议》,副省长申立国作了批示:“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请肖友、修亭同志注意吸收政协胡文涛委员的建议,在‘十一五’规划中认真考虑,力求在未来五年中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一些。”
  2005年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的《政协信息》和《信息专送》多达16人次,这在省政协信息工作历史上是空前的。2005年省政协研究室再次荣获全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三等奖。
  从1996年成立信息处以来,截至2005年12月,全省各市(地)、县(市、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政协委员共向省政协报送信息5000余件,省政协编发了518期《政协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38件,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5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