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迹与建筑
第一节 古迹与建筑
一、人类文化遗址
13处。主要是文化层,极个别的是洞穴。全部处于自然状态,最早的距今约2万多年,最晚的距今约1700年,多数为距今4000~7000年。遗址面积最大的近300万平方米,最小的仅是一个洞穴。所有的遗址均被列为全国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社会经济文化遗址
11处。主要有:一级地方长官办公的官署。如:清朝黑龙江将军府遗址,1945年东北解放后省一级的党政办公地旧址;政府职能部门办公地。如:金代储粮窑遗址,清朝中国最早的海关、电报局遗址,中国东部的第一个火车站等;宗教建筑遗址;文化教育旧址等。这些遗址,其中半数已无建筑或挪作他用。
三、军事遗址
33处。主要为辽金时期战争遗址,清朝后期至民国前期抗击沙俄入侵战争遗址,以及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基地、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的局部战场、日本侵略军为巩固东北及防御苏联进攻而修建的军事工程、日本侵略军为战争而建立的科研、试验、生产单位等遗址。
四、古城和古城遗址
41处。均为残迹。年代最早的约为2000~3000年前满族祖先肃慎延至金代时期人类居住的场所,年代最晚的为清代的瑷珲古城。其中有近30处为唐代渤海国和金代时期的古城遗址。
五、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
53座。其中47座宗教建筑中,佛教寺庙29座、道教寺庙1座、伊斯兰清真寺10座、天主教堂5座,另有2座佛、儒、道三教合一的寺庙。佛教寺庙全部都是大乘佛教寺庙。早期的寺庙多较简陋,20世纪80年代后所建的寺庙多数置有鼓楼、钟楼、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整体建筑庄重典雅。天主教堂均为罗马天主教的教堂,最早的建于1903年,最晚的建于1930年。
六、殿(厅)堂
17处。其中佛教的大雄宝殿2处、清真寺礼拜堂1处、东正教堂6处、天主教堂5处、基督教礼拜堂3处。“文化大革命”时期,多处被毁,现存的东正教教堂多被占用。
七、楼阁
6处。最早的楼阁建于1868年,最晚的建于1986年。其中5处是原物建筑,1处是复原仿建。主要用于观景或供奉魁星塑像。6处楼阁均为歇山式顶,翘角。
八、塔
17处。其中8座瞭望塔、2座发射塔、3座纪念塔、4座宗教塔。大多已开发为旅游观光点。
九、牌坊
10处。7处为原古街巷或大门的装饰性建筑物,2处功德牌坊,1处贞节牌坊。建筑形式均为四柱三门式,中门高,两侧门低。贞节牌坊为花岗岩砌筑,功德牌坊为全木结构,其余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十、碑碣
36处。18处为烈士纪念碑,18处为纪事碑和叙事碑。烈士纪念碑中,纪念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烈士的5处、剿匪战斗烈士的1处、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牺牲烈士的7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日作战而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的5处。纪事碑和叙事碑中有纪念现代某些重大事件的13处,如防洪纪念碑、植树造林纪念碑等;早期的功德碑、记事碑、贞节碑等5处。
十一、建筑小品
4处。2处清代建筑的寺庙影壁,其中一处完全用青砖雕刻图案砌筑而成。另外2处为现代建筑,歇山式金黄色琉璃瓦盖顶,或彩绘,或做成立体冰雪图案。
十二、景观建筑
18处。12处是公园内外的亭子,大部分是铁制、歇山式顶翘角、彩绘,平面呈六边形,少数或有重檐,或为八边形,或为木制。其余6处分别为台、廊、假山等。
十三、桥
22座。其中江河上的大型公路桥10处,1处为钢管拱桥,余均为钢筋混凝土桥;城市道路立交桥6处,均为钢筋混凝土桥,最早的建于1926年;城市道路行人过街天桥1处,立于十字路口,横跨四条街道;古桥1处(牡丹江宁安清代大石桥),为石拱桥;公园内的造景桥3处;国界桥1处(鸡西密山口岸会晤桥),长16米,为两国边境最短界桥,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十四、雕塑
28处。材质多为钢筋混凝土,不锈钢次之,少量为花岗岩、大理石、玉等。主题类型有名人雕塑、城市或企业的象征雕塑、某种精神象征的雕塑、宗教人物雕塑、公园构景雕塑等。名人雕塑如领袖毛泽东、抗日巾帼英雄赵一曼、石油战线模范人物王进喜塑像;城市或企业的象征雕塑如大庆市《石油之光》;某种精神象征的雕塑如哈尔滨市的寓意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英雄气概的《伏龙》、鹤岗市的寓意第一代北大荒拓荒者奋斗精神的《拓荒牛》、大庆市的寓意石油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奉献》等。公园构景雕塑在各地的公园中很多。
十五、陵寝陵园
18处。其中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剿匪战斗、抗美援朝等战争中牺牲将士的革命烈士陵园13处,余为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红军烈士陵园及其他公墓、家族陵园等。
十六、墓
13处。按时代可分为新石器时代、金代、清代、抗日战争时期、现代。按类别可分为名人墓,如金太祖初葬陵、清朝袁寿山将军墓、抗联李兆麟将军墓等;古墓葬群;劳工万人坑等。
十七、摩崖字画
3处。即牡丹江市柴河镇群力岩画、阿城市亚沟摩崖石刻、鹤岗萝北“九一八”仇倭石。群力岩画约为唐宋时期前后的历史遗迹,是在牡丹江右岸石砬峭壁上用赭石(色近朱红)描绘牡丹江流域先民渔猎生产生活场景的画面。亚沟摩崖石刻为金代早期的雕刻遗存,是在山麓崖壁上的金代女真人男女二人并坐石刻图像。萝北“九一八”仇倭石,是在江滩一块刻着“此石可烂,倭匪之仇不可忘。九一八”14个字的巨型角质砾石,文字为当地爱国人士王明选所书刻。
十八、水工建筑
31处。除了引嫩江水进入蓄水区的输水总干渠工程外,其余均为水库。土(石)坝28处,钢筋混凝土坝3处。坝长多在几十米至四五百米之间,最长的2266米,坝高4米至35米不等。库容超过1亿立方米的有7处,修建在丘陵山区的超过25处。多数已利用水库的水面开发旅游。
十九、厂矿
56处。按始建年代分,清朝末年(1900~1909)的有6处;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末的有19处;其余建于60年代至90年代。
按行业可分为:机械制造业15处,烟、酒、食品加工业7处,煤矿6处,石油及石油化工企业6处,木器及木制工艺品的企业5处,其余为水电、建筑、制药、轻工等。多数厂矿面积较大,都在创建“花园式工厂”。
二十、农林渔牧场
29处。其中:水产养殖场10处,均水面大、鱼类多、周围沼泽湿地、水草茂盛、有众多禽鸟栖息,多已进行旅游、垂钓、狩猎等综合性开发;特种养殖场3处,梅花鹿、马鹿饲养场各1处,蛇类养殖场1处,均已开发旅游项目;林场3处,有的已辟建为森林公园,开展旅游业;牧场2处,均为种畜场,以养殖乳牛、肉牛为主,兼养殖马、羊等,并建有肉类、乳品加工厂;农场5处,以粮豆作物为主,林、牧、副、渔为辅,机械化程度一般都比较高;苗圃果园5处,大庆市全光温室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工厂化蔬菜生产基地,以生产蔬菜为主,兼营渔业、果树、花卉等;苇场1处,大庆林甸野生苇场。
二十一、特色城镇与村庄
32处。24处村镇、2处经济开发区、2处现代化居民小区、2处口岸、2处城市。24处村镇中的14处少数民族村镇,其建筑、服饰、饮食习惯、节日庆典等仍保留着本民族的部分传统风俗;经济开发区、口岸、现代化居民小区等是改革开放以后新兴的特色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设施完善;2处特色城市中,大庆市是以石油和石油工业著称于世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佳木斯市是随着北大荒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农垦基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所在地。
二十二、港口
8处。都是江河沿岸的航运和商贸港口,其中有4处是对俄罗斯的口岸,2处是松花江畔的古码头,最早一座建于1823年。
二十三、广场
10处。5处火车站站前广场、4处城市绿地、1处市中心广场。大部分为混凝土预制块铺地,并建有花坛、草坪绿地、步行道,有的还有喷泉、雕塑、亭廊等景观建筑。
二十四、乡土建筑
12处。8处普通民宅中,有1处位于中国纬度最北的木刻楞式民宅建筑,已成为漠河的旅游景观;名人故居2处,分别为著名女作家萧红故居和革命家林枫故居,均为四合院建筑;军事指挥所1处,即1946~1948年期间东北民主联军(第四野战军前身)的前线指挥所;火车站2处,均为俄罗斯风格建筑,其中1处后来改建成中国宫殿式建筑。
二十五、民俗街区
2处。均为半封闭的步行商业街。其中哈尔滨市的中央大街以欧式建筑、欧陆风情、中西文化和谐交融著称于世,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街区。
二十六、纪念地与标志物
27处。其中纪念馆、陈列馆8处,如东北烈士纪念馆、大兴安岭火灾纪念馆、大庆铁人纪念馆、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行陈列馆等;名人住地1处;各类事件的遗址、纪念地11处,如全国闻名的抗日战争时期“八女投江地”、《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烈士牺牲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址等;国门、界碑、市标、敖包等标志物6处。
二十七、观景地
9处。其中有观看乌苏里江两岸风光和珍宝岛全貌的虎林209高地、哈尔滨市依兰怪坡、大庆市萨尔图陈家大院丛式抽油机组平台、几处野生动物栖息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