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景点 一、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位于五大连池市境内。方圆106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14座错落有致、形成于不同时期、海拔355~602米不等的火山锥体;60余平方公里种类齐全、分布集中、中国最新的火山熔岩;1500余座发育完整、保存完好、世界罕见的喷气锥;5个串珠状碧波荡漾、溪水相连、倒映山色的火山堰塞湖;数处自然出露、成分特殊、功效神奇的火山矿泉。这里不仅以火山地质遗迹和矿泉水闻名于世,而且保持着独特完整的火山自然生态系统,有植物143科、428属、1044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物种47种,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北石竹、钝叶瓦松、岳桦等,二级保护植物红松、红皮云杉、柞栎、芍药、山槐、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等。还有野生动物61科、144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鸨、秋沙鸭、丹顶鹤等,二级保护动物有松鸡、白顶鹤、灰鹤、小耳枭、乌苏里鹫、水獭、黑熊等。
五大连池火山群因其是最年轻的火山群,火山地质遗迹现象最齐全、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景观最典型,被世人誉为“火山地质博物馆”和“一部打开的火山教科书”,并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科学考察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6年被评为中国唯一的矿泉水之乡,同年被批准为国家火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2001年3月成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先后加入中国、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4年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评审为“世界地质公园”;2005年列入中国国家遗产、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录。
风景区内目前已开发新期火山奇观观光区、世界著名冷矿泉观光区、火山堰塞湖观光区、古火山遗迹观光区、火山熔岩冰雪洞游览区、古火山石寨科考观光区、火山民俗文化观光区等七大游览观光区,有雄峻陡峭的山巅火口、波澜壮阔的翻花石海、鬼斧神工的龙门石寨、碧水一泓的天池胜景、霜花似玉的熔岩冰洞、造型奇绝的喷气锥碟、云雾蒸腾的石龙温泊、景色如画的群山倒影等八大奇观和一百多个景点。主要景点有:
益身园,内有益身亭、环廊、北苑、瀑布、药泉湖、环湖路、北饮泉等景观。北饮泉的矿泉水属重碳酸镁钙型矿泉水,富含人体所需的30多种微量元素,可饮可浴,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性脱发、各种皮肤病、妇科病等均有显著疗效,素有“圣水”“神水”之誉。
药泉山,约30万年前喷发的老期火山,海拔355.8米,高出地面60.8米。山脚下的“二龙眼”泉,早时泉眼较小,喷出的山泉水犹如两条银龙腾空而起,故得此名。传说此泉水可清神明目,游人至此争相洗脸洗眼。从山脚沿南坡石阶路步行或顺西坡水泥路乘车,可直达山顶处的钟灵寺。钟灵寺始建于1929年,时有五层大殿、108尊铜佛、14座名山和八大胜景壁画、僧众40余人,后被侵华日军毁坏。1990年重建,寺内奉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哼哈二将、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文殊、普贤、十八罗汉佛像。
黑龙山,区内的第二大火山,1719~1721年喷发形成的新期火山,因其状似黑龙而得名黑龙山,又名老黑山。海拔515.9米,高出地面165.9米,火山地貌完整,景观奇特,被地质学家誉为不可多得的火山地质博物馆。主要景观有石海、水帘洞、仙女宫、火山口、火山森林。石海,是火山喷发时岩浆流冷凝后形成的大片黑色熔岩台地,其浩浩绵延如滔滔大海般壮阔,故名石海,此火山熔岩奇观,世界罕见。山顶部由火山喷发时大量岩浆溢出而形成的巨大漏斗形坑口,直径350米,深145米。登顶远眺,14座火山和五大连池胜景尽收眼底。
仙女宫,为一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熔岩隧道,亦称熔岩洞,深150余米。仙女宫得名缘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在离黑龙山很远的地方,曾居住着相依为命的母女二人,家境贫寒,母亲积劳成疾。姑娘立志治好母亲的病,于是便背起篓子来到黑龙山采药,突遇天气骤变,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急忙想躲进洞里,可是洞口有条巨蛇把她阻挡,正在危难之际,突然来了一位美丽女子手持宝剑将巨蛇斩断,并陪伴她在洞中过夜。第二天清早,雨过天晴,姑娘醒来却不见了那个女子,只见身边放着一把草药,她把药拿回家中,母亲吃了此药病就很快痊愈了。从此,人们便把此洞称为“仙女宫”,有人还在洞中题诗赞曰:“神话相传几百年,一女采药入深山;为母求医千古颂,忠魂赢得此洞天。”
火烧山,又名莲花山,距黑龙山4公里,与黑龙山同期爆发的火山,海拔390.3米,高出地面73米。火山特征典型,火山的锥体上遍布着火山弹、火山砾、火山渣。火山弹有的圆如馒头,有的长如条带,还有的呈卵形、纺锤形等,形态各异,形象逼真。最为奇特的是寒冬季节,周边大地白雪茫茫、草木凋零,而火烧山口处却蒸腾着浓浓热气,绿草成茵,如此景象实属罕见。
 |
五大连池风景区火山熔岩 |
水晶宫,处于西焦得布山的桦树林中,为一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冰洞,洞深8米,纵长150余米,洞内冰面覆地,洞壁上的丛丛奇岩怪石和洞顶低垂的束束熔岩乳被冰晶霜花装点得玲珑剔透,犹如冰雕玉砌的水晶宫般晶莹瑰丽。此洞终年冰霜不化,即使在炎炎夏日,洞内依然冰封霜染,堪称一大奇景。
天池怪坡,为格拉球山东麓的一条长约200米、呈南高北低的斜坡。各种车辆在这里行驶,上坡能自动滑行,下坡却要加油加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奇怪的现象,目前仍是一个谜。
五大连池,为1719~1721年间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时,熔岩流堵塞讷谟尔河支流白河而形成的五个串珠般相连的堰塞湖。因其自南向北依次称为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故名五大连池。五池相连形同月牙状,纵长20余公里,总水面面积40余平方公里,容水1.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3.18米,最大水深10余米。其中头池最小、最浅,水面面积0.11平方公里、水深1~2米;三池最大、最深,水面面积8.8平方公里、水深10余米。各池之水由暗河通连,从头池流经白河(今称石龙河)汇入讷谟尔河,河水和地下水源充足,长年不枯。池中有多种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有鲤鱼、鲫鱼、鲶鱼、白鲢鱼等鱼类30余种,还有河蚌、珍珠贝等。岸滩为草地、玄武岩及沼泽地。五大连池具有独特的火山堰塞湖绮丽风光,它不仅因各池中所含矿物质不同而池水分别呈现黄、橙、绿、蓝不同颜色,而且似一串明珠般镶嵌在十四座火山之间,与广阔的玄武岩台地一起构成了山、水、石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观。尤其三池的“山中有水水有山,蓝天白云湖底现”倒影景观,更令人叫绝。
温泊,为一处水泊群,最大水面长200余米,宽50米,深约2米。因其北部的石龙熔岩台地下的地热水流入,水泊终年不封冻,即使三九寒冬,一般水温仍在8℃~11℃左右。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季里,温泊水面上袅袅升腾的气雾,如缕缕轻纱缥缥缈缈,随风舞动,在树木、芦苇、蒿草上迅速凝结成洁白晶莹的冰花(学名雾凇,俗称树挂),装点四周丛丛林木玉树琼枝,“白杨吐玉蕊,垂柳绽银花”;簇簇苇蒿冰晶绒绒,宛若珊瑚花般点缀在白雪皑皑的原野,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绚丽风景画。
二、五大连池山口风景区 五大连池山口风景区位于五大连池市山口水电站区域。山口水电站为国家大Ⅱ级工程,气势恢宏,依山傍水,景色秀丽。风景区四季景色鲜明,春季树木葱茏,山清水秀;夏季湖波荡漾,鸟鸣枝头;秋季霞光辉映,五花山色;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区内还有泉湖、水上人家、林间木屋、草地帐篷以及具有神话故事色彩的石猿山、八戒石、金龟山、东西炮台山等诸多景观。该景区于2005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并与五大连池火山风景区、沾河漂流景区组成为一条旅游线路。
三、卡伦山旅游景区 卡伦山旅游景区位于黑河市区东南8公里处。景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11242平方米,由古墓游览区、沿江垂钓区和原始森林游览区三部分组成,自然、人文景观独具特色,1998年被省旅游局批准为旅游景区。卡伦山一词源于满语,意为哨所,此处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要塞。1988年,在这一地区曾发掘出距今1000多年前的辽代古墓群,出土大量金银器具,对研究辽代历史和古代北方风土人情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卡伦山沿黑龙江边数百米,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站在江边可观览对岸异国风光。卡伦山地区是满族人世居地,民族风情浓郁。在满族饭店里可以品尝到满族独具特色的传统名菜“七碟八碗”及黑龙江特产名鱼“三花”“五罗”等佳肴。冬季,当地村民还举行以狗拉爬犁、雪橇为主的满族传统竞技比赛,同时开办冰雕、雪雕、滑冰、滑雪等冰雪游乐项目。
四、高峰森林公园 位于黑河市嫩江县境内。1992年12月由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面积580公顷。公园森林覆盖率82.9%,以红皮云杉天然林、樟子松人工母树林和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主,间有山荆子、山里红、暴马丁香等亚乔木,胡枝子、兴安杜鹃、野玫瑰、刺五加等小灌木,地被植物以羊胡草、蕨类为多。园林内栖息着狐狸、獾、山兔、松鼠等十多种中小型兽类和绿翅鸭、斑嘴鸭、白眉鸭、极北柳莺等89种鸟类,还建有国家级鸟类环志站。尚存一处崔氏古墓,据考证为黑龙江省西北部边陲唯一的官宦墓葬,具有景观和历史价值。公园辟建有碧海游龙览胜区、松荫怀古游览区、公园娱乐区、森林动物园、镜湖邀月疗养区等五大景区,是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及科学考察的旅游佳地。
五、黑龙江风景河段 黑龙江风景河段为流经黑河市域的黑龙江段。全长355公里,江面宽900~1300米,江道内岛汊较多,乘船可游览观赏中俄两岸风光。中国一侧有卧牛河风景区、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瑗珲古城、孙吴口岸、逊克口岸等景观。俄罗斯一侧有布拉戈维申斯克、康斯坦丁诺夫卡、波亚尔科沃等口岸景观,以及黑龙江最大支流结雅河入汇口景观。
六、卧牛湖风景名胜区 卧牛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黑河市区西北16公里处,紧靠黑呼公路。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大、小卧牛河入黑龙江处拦坝积水成湖(水库),集发电、养鱼、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1994年经省政府审批为省风景名胜区。卧牛河即满语额尼河的音转,“额尼”意为母亲。关于额尼河,还有一个凄婉、动人的传说故事:在远古时期,卧牛湖一带水草丰美,树高林密,野生动物成群,居住在这里的满族先民以打猎为生。一天,一位青年猎手出外打猎遇险而死,猎手的妈妈盼儿不归,便循着儿子出猎的山谷一路找寻、一路哭喊,最终也没有找到儿子,洒落的泪水却汇聚成了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于是,后人便称这条河为额尼河。
卧牛湖面积500多公顷,湖水清澈,群山环绕,山清水秀。夏季可在湖中游泳、划船、垂钓,冬季可在湖面天然冰场滑冰、乘冰帆和雪橇。风景区内还有泉泉相通、排列如北斗星状的“北斗七星”矿泉,“灵童恋水”“虎王教子”“十二生肖”等精美雕塑,眺望黑龙江及对岸俄罗斯田园风光的望江楼,望江楼后山上的侵华日军炮阵地,卧牛峰及其峰顶上的荷花亭、南天门等诸多景点。还建有综合服务楼、外宾楼、度假村等住宿、餐饮和娱乐设施。每年来这里游览观光的中外游客达五六万人次。
七、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 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位于黑河市区西4公里处黑龙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的五道豁洛岛。岛东西狭长,西面环水,绿树成荫,面积2.5平方公里。岛上的影视基地由黑河地方铁路局投资650余万元兴建,是国内唯一的以反映和拍摄俄罗斯风情、边疆史、满族和鄂伦春族风情、原始采金等题材为主的影视基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黑河黑骏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在此联合拍摄过54集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黑龙江三部曲》。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从西至东共分9个景区,有牌楼、俄罗斯一条街、教堂、俄警察局、监狱、瑷珲古城、黑河码头、满族屯等大小景观52个。该影视基地已辟建为旅游区,并将增建黑龙湾、历史文物馆、原始人部落和天然动物园4个景区。
八、大黑河岛旅贸区 大黑河岛旅贸区位于中俄界河黑龙江中方一侧的大黑河岛上,距黑河市江岸70米,距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江岸750米,面积0.87平方公里。岛上树木茂盛,自然风光秀丽。1991年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开展两国边民互市旅游贸易,在岛上辟建了“大黑河岛民贸市场”,岛上建有欧式风格和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酒店、港口、广场、洽谈中心和商品批发销售大厅等建筑。一座330米长的跨江大桥,把大黑河岛与黑河市区联结在一起。大黑河岛旅贸区集散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每天都要接待数以千计的俄罗斯游人和客商,已成为中俄边境线上新型的集旅游和贸易于一体的游览购物场所。
九、大平台雾凇 大平台雾凇位于黑龙江省逊克县东南部山区克林乡境内。冬季,这里的气温多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下,由于水电站发电的原因,库尔滨河水流淌几十里不结冻,形成了岸上成片的雾凇奇景,洁白如玉、晶莹剔透,为国内稀有,自然风光迷人。
十、沾河漂流河段 沾河漂流河段位于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民族乡,为黑龙江一级支流逊别拉河的主要支流。漂流起点在沾河上游的沾北林场,终点是新鄂乡,全长80公里。河面最大宽度100米,最小宽度40米,水深最深3米,最浅0.5米,最大流速3米/秒,最大流量1750立方米/秒,平均流量67立方米/秒,河道比降1.14‰。河床由花岗岩基岩与河卵石组成,河水清澈,无污染,河道弯曲,有一处河段岩石裸露,人称满天星,险滩17处。两岸山峰叠嶂,森林密布。沿途还有火烧油、三股流、尖山嘴、老黑汀、炮台汀等奇特景点景观。
漂流沾河全程需3~5天时间。漂流者在沾河林业局乘森林小火车去达漂流起点沿途,可一路饱览原始森林风光。漂流途中既可观赏山水美景、体验漂流的愉悦,又可体验野外宿营、河畔野餐、垂钓冷水鱼的别样情趣。到漂流终点新鄂乡入住欧式小木屋或用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访问鄂族家庭,看鄂族歌舞,吃鄂族风味菜肴,购买鄂族艺人制作的特色工艺品,晚间在河畔的篝火晚会上与鄂族同胞一起歌舞联欢,尽赏鄂伦春民族的独特民俗风情。
十一、库尔滨河漂流河段 库尔滨河漂流河段位于黑河市逊克县境内。库尔滨河是满语称谓,汉译为“晾网场”之意,发源于小兴安岭北坡,属黑龙江右岸一级支流,水量丰沛,全长260多公里。漂流河段处于下游,从乌松岗电站出水口处乘划艇开始往下漂,漂程15公里,约4个小时左右。沿途河流急缓相间,两岸山崖矗立,花红草绿,树木挺拔。漂流途经的“花哨”处,流长约200余米,落差近30米,水面上显露着许多河石,较为惊险刺激;“深水汀”处,水深10米左右,水面宽阔平静,两岸自然景色优美,可边垂钓、边观赏两岸美景;“十八湾”处,河道曲曲弯弯,落差大,水流急,尤为惊心动魄;“清水池”处,水深不足1米,清澈见底,是漂流者互相泼水、激情嬉戏的好地方。
 |
库尔滨河漂流河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