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水路

第四节 水路


  一、著名航运港(站)

  (一)黑河港
  位于黑河市内,被誉为黄金口岸,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港口相对,是中俄边境线上距离最近、规格最高、交通便捷的对应港。建有千吨级泊位9个,综合运输码头、石油专用码头、粮食专用码头、客运专用码头各1处。1990年3月经中国与苏联两国政府换文确认黑河港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该口岸经由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连接,东出沿黑龙江水道下行还可抵达俄罗斯远东各港口直至日本海沿岸港口。港口运输方式独特,春秋两季为气垫船运输、夏季明水期为水上客货船舶和轮渡汽车运输、冬季封冻期则是冰上客货汽车运输,全年有效运输时间265天左右。
  该港历史悠久,始建于1908年。1956年初,中苏双方政府商榷开展边境贸易,195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黑河口岸开放使用,1966年停止。1982年国务院又行文恢复,并列为国家一类口岸。1988年9月4日至2005年,成为中俄(前苏联)边境一日游、多日游的重要国际旅游口岸,年过客量达50万人次。

  (二)同江港
  位于我国东北边陲同江市境内松花江、黑龙江两江交汇处,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下列宁斯科耶口岸相对,两者最短距离仅有3公里,是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该港1904年初建在同江市通江街北端,1984年迁现址,1986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1994年1月经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政府确认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1996年扩建,口岸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库区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建有滚动式客货码头,有3000吨级泊位5个,设有边检、海关、卫检、商检、动植物检等部门,具货物装卸、仓储、中转外运、客运等功能,为江海联运的始发港之一。明水期船舶、轮渡营运,流冰期气垫船营运,冰封期汽车营运。
  同江港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水路运输十分便利,沿黑龙江上行可达萝北、逊克、黑河及漠河等港口,下行可达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及太平洋沿岸地区;沿松花江上行可达佳木斯、哈尔滨等大中城市。这里还是同江至三亚公路的北端始站,公路运输也十分方便,此外同江铁路已完成立项设计和路线确定工作,正在积极筹建。

  (三)哈尔滨港
  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江畔路19号。为东北内河最大的国家一类一级口岸、中国东北内河最大的水陆换装枢纽港,设有14个千吨级泊位。198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92年10月开通国际客运业务。年营运期210天左右,封冻期约为150天,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性营运港口,担负客运任务的哈尔滨航运大楼位于货运码头上游6公里,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人工防汛梯式码头480延长米,场区陆域面积1.3万平方米,水域面积1.5万平方米。设有轮船泊位3个,年旅客通过能力为10万人次,站内可为旅客提供吃、住、行、娱乐一条龙服务。
  该港经松花江、黑龙江水道与俄罗斯(前苏联)共青城、尼古拉耶夫斯克和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等七个大中城市港口相通,根据中俄(前苏联)两国协议,中方国际船舶可经由俄尼古拉耶夫斯克港出海,再经鞑靼海峡进入日本海开展国际江海联运业务。该航运站地处松花江中游,航道宽,航线四通八达,已开辟了国际、国内多条航线。

  (四)佳木斯港
  位于松花江中下游南岸的佳木斯市市区。是居黑龙江水系第二位的水陆码头,佳虎线(佳木斯—虎林)、佳黑线(佳木斯—黑河)国境河川客船的始发港和终点港,也是内河与界江水运的中转枢纽。拥有千吨级泊位22个,均是直立式岸壁,码头岸线2200延长米。198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的一类水运口岸,年营运期在210天左右,航船沿松花江上行可达哈尔滨,下行可达富锦、同江;进入黑龙江后可直达俄罗斯的下列宁斯科耶、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共青城等口岸;根据中俄(前苏联)两国协议,中方国际船舶可经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港出海,再经鞑靼海峡进入日本海开展国际江海联运业务。
  1991年该港经国家批准开通了与俄罗斯(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水上国际客运航线,年客运量15万人左右,促进了边境旅游。

  (五)依兰松花江港
  位于依兰县五国城街,又称依兰航运站。石砌码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站台东西长400米,可泊3艘千吨级客货轮船。港内设有停车场、候船室、餐厅、歌舞厅、冷饮厅及摄影等设施为旅客提供服务。
  该港始建于1823年,时称虎头站,民国时期称水运站、三姓站,伪满时期称依兰埠头。此港是联接哈尔滨至佳木斯的重要水上枢纽,松花江、牡丹江和倭肯河水在这里汇集,江面宽阔,景色壮观,每年营运货物上百吨、旅客数万人次。

  (六)其他开展国际旅客运输业务的港(站)
  除上述著名的港(站)外,全省尚有饶河、逊克、抚远、萝北、富锦以及漠河、嘉荫、绥滨等港(站)先后开展了国际旅客运输业务。
  饶河港为中俄贸易新港口,是乌苏里江最大的口岸,1994年1月经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政府确认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2000年12月25日正式开通。港口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边陲饶河县饶河镇南9公里,地处乌苏里江中段西岸、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区比金市波克罗夫卡口岸隔江相对,相距不足2公里。明水期开展水上船舶运输、以汽车轮渡运输为主,冰封期开展冰上汽车运输。建有可以停靠2艘千吨级海轮码头和适应明水期轮渡运输、冰封期汽车运输的两用码头,日过客达数百人。
  逊克港是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位于黑龙江中游南岸逊克县城所在地奇克镇,与苏联对应口岸波亚尔科沃隔江相距13公里。1990年3月经中苏两国政府换文确认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同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口岸设施完善,交通发达,通过铁路、公路与西伯利亚铁路相接,可达俄罗斯(前苏联)内地各大中城市。该港口被交通部批准为江海联运国际航运港口,建有客货运输立壁式码头三座,可同时停泊6艘千吨级以上货轮。明水期开展水上运输,冰封期开展冰上汽车运输。
  抚远港是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也是我国最东部的口岸。位于中国东北边陲抚远县县城,处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距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伯力)航道65公里。1994年1月经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政府确认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该港为天然深水良港,可停泊和运行500~2000吨级货轮,由抚远港出境沿俄罗斯阿穆尔河经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共青城、马戈港可驶入鞑靼海峡和日本海,在黑龙江省及佳木斯市对外开放的总格局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及配套设施基本可以满足目前客货运量的需要,经该港进入抚远的俄罗斯游客日均达300人,高峰期可达700~800人,每年过客10余万人次。
  萝北港(名山口岸)是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位于中国东北边陲萝北县名山镇,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阿穆尔捷特口岸相对,两者相距仅1.5公里,水上船舶运输只需15分钟,冰面汽车运输仅需5分钟。1993年1月经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政府换文确认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同年5月正式对外开通使用。该港处于黑龙江中下游黄金水道有利位置,沿黑龙江上行可达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下行经松花江、乌苏里江可抵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伯力),还可实施江海联运。
  富锦港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富锦市城区北部。是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1993年10月经国家批准开展国际客运业务。沿松花江上行可达佳木斯、哈尔滨等松花江沿岸各港口,下行从三江口入黑龙江可直航俄罗斯的下列宁斯科耶、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共青城等口岸。沿俄罗斯阿穆尔河继续下行,可经由尼古拉耶夫斯克进入鞑靼海峡及日本海,江海联运的货物可直达日本、韩国等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

  二、主要营运客运航线

  黑龙江省的水路航运以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为主干,以哈尔滨、佳木斯港为枢纽,形成了发达的水上交通网。全省主要水运航线有哈佳线、哈北线、哈肇线、肇大线、佳同线、沙(方正)富线、黑抚线、黑漠线、大哈线等,其中客货两用航线中最长的是黑河—抚远航线(长995公里),其次是黑河—漠河航线(长894公里),最短的是哈尔滨—北涝洲线(全长58公里)。这些航线的河道大多较宽,一般达千米左右,枯水期水深也达1米多深,可通行600~1000吨的船舶,有的能通航3000吨的船舶。主要的中俄水上客运航线有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名山—阿穆尔特、同江—下列宁斯科耶、抚远—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等。省境内主要水上客运航线有抚远—乌苏镇等。船只有客船、气垫船、水翼艇和普通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