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2003年6、7月间,省旅游局相继成立了《黑龙江省志·旅游志》(时间断限初定1986~2000年,后调整为1986~2005年)编纂委员会,设立了“史志办公室”临时机构,聘任局退休干部李学瑶任主编、史志办主任,并与从局内外聘请的周伟、刘成国、李文明、王凤海等人员组成编辑班子,专事承担此部志书具体编纂工作。
2003年7月底,局编纂委员会议确定此部志书编纂的基础篇目架构设置为“概述”及“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区(点)”“旅游设施”“旅游市场与开发”“旅游产业布局”“旅游产业决策”“旅游产业管理”“旅游产业经营与效益”8篇,随后编辑人员据该方案精心细化了志书篇目并展开了广泛深入地收集基础资料工作。历时3年多时间,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志书文字资料达600余万字、图(照)片(含自拍)资料近千幅。
2006年10月,编辑人员按篇目分工开始撰写书稿。概述和第一、二篇由李学瑶撰稿;第三、四篇由李文明撰稿;第五、六篇由王凤海撰稿;第七、八篇由周伟撰稿;图表、照片由刘成国编辑。2007年10月初,周伟不幸病故,10月底李文明、王凤海完成各自文稿编撰后,也终止了编辑工作。之后由主编李学瑶统稿、总纂,并于2008年2月完成志书初稿,约60万字,图19幅、照片212张、表34份。
2009年10月,省地方志办公室和局编委会对志书初稿进行评议,基于同首部《黑龙江省志·旅游志》(2002年11月出版)相衔接和志书体例规范性角度考虑,提出了需从此部志书初稿的框架结构及篇目设计上加以整体修订和调整的意见。按照评议意见,主编李学瑶又重新谋划了志书第二稿的修纂总体架构和篇章布局,几经斟酌和修订,于年底拟定了“概述”之下以“旅游资源”“旅游区(点)”“旅游设施”“旅游经营”“旅游管理”立篇设目的修纂方案,并由省志办和局编委会审定同意。
志书第二稿的编纂,仍由李学瑶任主编并具体承担了全部书稿的编撰及总纂任务,刘成国续任图片编辑。志书第二稿,由初稿时的“概述”及“八篇”架构,变更为“概述”及“五篇”架构,因应其整体结构体系的变化,整部书稿在更新谋篇布局的基础上不仅重新设计了篇、章、节、目,并依此对初稿的全部原有书稿材料进行了重新整合和改写,而且还补充收集了相关资料,新增补撰了“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商品定点生产厂家”“旅游主题年活动”“旅游法制建设”等章节文稿。此外,还对原初稿各篇辑录的史实和数据做了认真细致的核对和校正,各种图(照)片、列表进行了重新选辑和设置。此次修编历时近一年半时间,于2011年6月编撰成书。该书稿共约60余万字,图40幅、照片219张、表58份。
2013年1月22日,省地方志办公室与省旅游局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志书第二稿进行了评审。随后由该志书主编按照评议意见加以修改完善,并于当年底完成了修改工作。
2014年11月14日,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召开志书终审评议会,省地方志书终审专家龚强、梁尔东、宋洪军代表省地方志书终审委员会进行了点评。会议同意《黑龙江省志·旅游志》通过终审,同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会后由志书主编再行修改,并于2015年6月定稿。全书约60余万字,图15幅,照片211张,表55份。
此部志书编纂过程中,周伟、李文明、王凤海三位编辑为收集资料、编撰初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本志书力求以大旅游观视角、全方位、多侧面的记述全省旅游业发展状貌,但由于记事时空跨度大,纵贯20年、横涉多个行业和部门,使有关资料的收集遇到了诸多困难,虽经编辑人员多方努力并为此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仍难以如愿。加之,编纂任务繁重,编辑经验和水平所限,难免有遗漏、错误之处,尚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本志编纂过程中,承蒙省地方志办公室《旅游志》责任副总编、责任编辑的指导,省和各市(地)及省森工总局、省农垦总局旅游管理部门支持与协助,尤其是各市(地)旅游局的资料联络员为本志收集、整理、报送本地区基础资料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了诸多辛劳,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编者
二〇一五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