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构造单元

第一节 构造单元


  张海馹等编著的《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1993年)、苗晓等编著的《黑龙江省区域矿产总结》(1994年)、韩振新、徐衍强、郑庆道等编著的《黑龙江省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成矿系列及其演化》(2004年)均对黑龙江省大地构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并划分了大地构造单元。但由于对大地构造认识的观点不同,所以在大地构造单元分级原则及具体单元划分上存在差异。

  一、张海馹等划分方案

  以嘉荫——佳木斯——方正——长汀一线为界,黑龙江省划分为2个Ⅰ级构造单元。以西为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以东为兴凯湖——布列亚山地块区。

  (一)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
  划分为4个亚Ⅰ级构造单元、15个Ⅱ级构造单元、30个Ⅲ级构造单元、30个Ⅳ级构造单元(表1-5)。

  (二)兴凯湖——布列亚山地块区
  划分为2个亚Ⅰ级构造单元、5个Ⅱ级构造单元、18个Ⅲ级构造单元和19个Ⅳ级构造单元(表1-5)。

黑龙江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表 表1-5

构造单元分级及名称

Ⅰ级

亚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额尔古纳地块(Ⅰ)

漠河边缘褶皱带(Ⅰ1)
额木尔山中间隆起带(Ⅰ2)
塔河过渡带(Ⅰ3)
上黑龙江中断(坳)陷带(Ⅰ4)
大兴安岭中断陷带(火山岩带)(Ⅰ5)

 

 

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Ⅱ)

兴隆沟冒地槽褶皱带(Ⅱ1)

瓦拉里褶皱束(Ⅱ11)

 

洪胜沟中间隆起(Ⅱ12)

 

宝泉沟褶断束(Ⅱ13)

 

旁开门中断陷(Ⅱ14)

 

罕达气优地槽褶皱带(Ⅱ2)

宽河褶断束(Ⅱ21)

 

落马湖中间隆起(Ⅱ22)

 

罕达气断褶束(Ⅱ23)

固固河凹陷(Ⅱ23-1)

座虎滩凹陷(Ⅱ23-2)

小兴安岭—松嫩地块(Ⅲ)

沐河隆起带(Ⅲ1)

洪湖吐河断陷(Ⅲ11)

 

风水沟中间隆起(Ⅲ12)

 

塔溪—引龙河断陷(Ⅲ13)

 

天龙山隆起(Ⅲ14)

 

茅栏河坳陷(Ⅲ15)

 

龙江隆起带(Ⅲ2)

华安坳陷(Ⅲ21)

 

光华中断陷(Ⅲ22)

 

松嫩中断(坳)陷带(Ⅲ3)

西部断阶区(Ⅲ31)

 

北部倾没区(Ⅲ32)

 

中央坳陷带(Ⅲ33)

 

东北隆起区(Ⅲ34)

 

东南隆起区(Ⅲ35)

 

滨东隆起带(Ⅲ4)

巴彦断陷(Ⅲ41)

 

玉泉断陷(Ⅲ42)

帽儿山凹陷(Ⅲ42-1)

—面坡隆起(Ⅲ43)

 

乌云—结雅新断陷带(Ⅲ5)

 

 











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Ⅳ)

茂林—木兰地槽褶皱带(Ⅳ1)

茂林褶皱束(Ⅳ11)

跃进凸起(Ⅳ11-1)

木兰褶皱束(Ⅳ12)

 

乌底河中新断陷(Ⅳ13)

 

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Ⅳ2)

汤旺河—关松镇隆起(Ⅳ21)

 

向阳褶皱束(Ⅳ22)

 

乌敏河中断陷(Ⅳ23)

 

丰茂—亚布力地槽褶皱带(Ⅳ3)

格金河—双河断褶束(Ⅳ31)

东风山凸起(Ⅳ31-1)

达里岱凸起(Ⅳ31-2)

太安—小金沟断褶束(Ⅳ32)

 











老爷岭地块(Ⅴ)

张广才—太平岭边缘隆起带(Ⅴl)

张广才岭边缘隆起(Ⅴ11)

海浪凹陷(Ⅴ11-1)

太平岭隆起(Ⅴ12)

 

老黑山断陷(Ⅴ13)

东宁凹陷(Ⅴ13-1)

暖泉河凹陷(Ⅴ13-2)

佳木斯隆起带(Ⅴ2)

太平沟隆起(Ⅴ21)

嘉荫凹陷(Ⅴ21-1)

鹤岗凹陷(Ⅴ21-2)

桦南隆起(Ⅴ22)

西格木凹陷(Ⅴ22-1)

双鸭山凹陷(Ⅴ22-2)

红卫凹陷(Ⅴ22-3)

倭肯河断陷(Ⅴ22-4)

麻山隆起(Ⅴ23)

鸡西凹陷(Ⅴ23-1)

八面通隆起(Ⅴ24)

穆棱凹陷(Ⅴ24-1)

虎林新断陷(Ⅴ25)

宝东凸起(Ⅴ25-1)

金银库凸起(Ⅴ25-2)

虎头隆起(Ⅴ26)

 

宝清过渡带(Ⅴ3)

宝清坳陷(Ⅴ31)

 

龙爪沟中断(坳)陷(Ⅴ32)

七里嘎山凸起(Ⅴ32-1)

密山坳陷(Ⅴ33)

勤农凸起(Ⅴ33-1)

三江新断陷带(Ⅴ4)

名山断陷(Ⅴ41)

 

军川隆起(Ⅴ42)

 

中央坳陷(Ⅴ43)

 

富锦隆起(Ⅴ44)

 

东部坳陷(Ⅴ45)

勤得利凸起(Ⅴ45-1)

抚远凸起(Ⅴ45-2)

完达山—西锡霍特地槽褶皱系(Ⅵ)

完达山优地槽褶皱带(Ⅵ1)

饶河复背斜(Ⅵ11)

皮克山凹陷(Ⅵ11-1)

大架山凹陷(Ⅵ11-2)




  二、苗晓等划分方案

  黑龙江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两个Ⅰ级构造单元,3个Ⅱ级构造单元,6个Ⅲ级构造单元。

  (一)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Ⅰ)
  1.大兴安岭微板块(Ⅰ1
  (1)额尔古纳地块(Ⅰ11
  (2)兴隆沟——罕达气古生代褶皱带(Ⅰ12
  2.黑(龙江)中(部)微板块(Ⅰ2
  (1)松嫩地块(Ⅰ21
  (2)伊春——延寿加里东褶皱带(Ⅰ22

  (二)布列亚——佳木斯板块(Ⅱ)
  3.黑(龙江)东(部)微板块Ⅱ1
  (1)佳木斯地块Ⅱ11
  (2)完达山印支褶皱带Ⅱ12

  三、韩振新、徐衍强、郑庆道等划分方案

  黑龙江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1个Ⅰ级构造单元——西伯利亚板块,2个亚Ⅰ级构造单元,3个Ⅱ级构造单元,6个Ⅲ级构造单元和24个Ⅳ级构造单元(表1-6)。

黑龙江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表 表1-6

构造单元分级及名称

Ⅰ级

亚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西





(Ⅰ)





天山——兴安活动区(Ⅰ1)

大兴安岭褶皱造山系(Ⅰ11)

额尔古纳地块(Ⅰ11-1)

漠河边缘褶皱带(Ⅰ11-1a)

额木尔山隆起带(Ⅰ11-1b)

上黑龙江中生代裂谷(Ⅰ11-1c)

大兴安岭晚燕山期火山岩带(Ⅰ11-1d)

大兴安岭早古生代陆缘增生构造带(Ⅰ11-2)

塔源一兴隆早加里东陆缘活动带(Ⅰ11-2a)

多宝山奥陶纪岛弧型活动带(Ⅰ11-2b)

落马湖微陆块(Ⅰ11-2c)

松嫩——佳木斯——兴凯陆块(Ⅰ12)

小兴安岭松嫩地块(Ⅰ12-1)

沐河隆起带(Ⅰ12-1a)

龙江晚古生代裂陷槽(Ⅰ12-1b)

松嫩中生代裂谷(Ⅰ12-1c)

滨东隆起带(Ⅰ12-1d)

乌云-结雅中新生代坳陷(Ⅰ12-1e)

伊春一张广才岭早古生代陆缘构造带(Ⅰ12-2)

茂林一木兰早古生代裂陷槽(112-2a)

伊春早寒武世陆缘海盆(Ⅰ12-2b)

张广才岭新元古代陆缘活动带(Ⅰ12-2c)

太平岭新元古代陆缘活动带(Ⅰ12-2d)

佳木斯一兴凯地块(Ⅰ12-3)

麻山古陆核(Ⅰ12-3a)

佳木斯古元古代隆起(Ⅰ12-3b)

依兰、牡丹江、太平沟中元古代裂陷槽(Ⅰ12-3c)

东风山古元古代裂陷槽(Ⅰ12-3b)

宝清晚古生代裂陷槽(Ⅰ12-3e)

三江中新生代坳陷(Ⅰ12-3f)

兴凯湖早寒武世陆表海盆(Ⅰ12-3g

滨太平洋活动区(Ⅰ2)

完达山——锡霍特活动带(Ⅰ21)

完达山活动带(Ⅰ21-1)

完达山板片(Ⅰ2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