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重力场特征

第一节 重力场特征


  1985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地球物理探矿大队1∶100万重力测量结果确立了黑龙江省区域重力场分布的基本格局。划分为东、西两大正异常区及南北相对分布两大负异常区和由西向东分布四条重力异常梯级带。西部区域重力异常正场区分布范围与松嫩盆地基本相当,向北一直延伸到卧都河及黑河一带。东部重力正异常区主要分布于佳木斯、双鸭山、宝清、饶河一带,与佳木斯地块大体一致。二者在通河、依兰一带相连。两大区域正场之间为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负异常区。
  大兴安岭重力异常梯级带,分布方向北北东,与大兴安岭分布基本一致。重力场表现为很强的负场,强度由东向西急剧下降。依兰——舒兰重力异常梯级带,分布方向北东。依兰一带斜切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负异常区,是松嫩及佳木斯两大正异常区界线。密山敦化重力异常梯级带,分布方向北东,斜切张广才岭负异常区。东宁——图们重力异常梯级带,分布方向北北东,区域重力场强度变化较大,变化趋势东高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