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第二节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黑龙江省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硫铁矿、钾长石、蛋白石岩、菱镁矿、化肥用蛇纹岩、硼矿、砷矿、褐煤蜡矿、泥炭。

  一、硫铁矿

  全省硫铁矿大多以有色金属矿床中伴生的硫铁矿形式出现,独立矿床占小部分。分布于花岗岩与地层接触带,火山岩区及小岩株周围各种性质构造裂隙中。矿床多与海相火山——建造有关。成因类型有火山岩——火山热液型、矽卡岩型、变质热液型、外生矿床等。
  主要矿产地有逊克县翠宏山,铁力市响水河、二股,黑河市付地营子,东宁县九佛沟、金厂,尚志市红旗林场,伊春市小西林、五星,哈尔滨市阿城区五道岭,呼玛县新街基、十七站。
  代表性矿床尚志红旗硫铁矿床,由11条硫铁矿体组成。Ⅰ号矿体长880米,厚1.80米。呈似层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还有磁铁矿、黄铜矿、褐铁矿、闪锌矿。平均品位硫14.78%。Ⅱ号矿体长600米,厚3.68米,呈似层状,平均品位硫12.63%。属变质热液成因。探明硫铁矿矿石量114.35万吨。
  呼玛县十七站硫铁矿床,原生硫铁矿体长200米,平均宽度2.2米,推深100米。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及少量黄铜矿。硫平均含量17.34%。矿石储量22万吨。

  二、钾长石

  全省有钾长石矿产地4处。矿床成因类型以碱性岩型为主,次有伟晶岩类型。后者主要见于林口大盘道、勃利五虎岭河、萝北甘里河子、黑河桦皮窑等含稀有金属伟晶岩矿中。
  1986年以来勘查的钾长石矿有:
  密山市杨木乡插旗山钾长石矿床,成矿岩体为霞石正长岩。钾长石矿赋存于白云母化霞石正长岩、霞石正长岩体及其晚期钾长伟晶岩中。矿体长1169.01米,平均宽217.23米,平均厚度66.09米,控制垂深110米。钾肥用钾长石矿石品位氧化钾14.24%,三氧化二铝23.15%。1986~1993年由省地矿局第一地勘所普查,1998~2002年详查。
  双鸭山市爱林林场钾长石矿,矿体有3条钾长石伟晶岩脉,长320~500米,宽3.2~4.5米。矿石化学成分氧化钾11.07%~12.50%,三氧化二铝13.70%~17.70%,二氧化硅66.14%~74.00%。2000年~2001年省第六地质勘察院普查。

  三、蛋白石岩

  全省蛋白石岩在松嫩盆地西北边缘广泛发育。赋存于白垩系嫩江组硅质页岩层中。嫩江县一带,估算地质储量超亿吨。在嫩江县临江乡、山河林场五分场、嫩北农场六分场等作过勘查。
  1989年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嫩江页岩开发应用研究报告》中将蛋白石岩矿石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高硅玉髓状蛋白石岩,二氧化硅95%,呈块状,贝壳状断口,有吸附性;第二种类型为深灰色蛋白石岩,质轻,二氧化硅85%~90%,矿石为花瓣状、块状,吸附性强;第三种类型为黄白色蛋白石岩,质轻,二氧化硅90%~95%。呈层状,富孔隙,可做吸附剂;第四种类型为蛋白石质粘土,可做脱色力极强的漂白土用。
  以嫩江县临江蛋白石岩矿为例,矿床控制面积3平方公里,厚17~20米。地层为白垩系嫩江组,矿石主要矿物蛋白石、方英石。化学成分二氧化硅最高89.62%,三氧化二铝1.83%~16.34%,三氧化二铁2.7%。底部过渡为页岩型膨润土。

  四、菱镁矿

  2003年,全省萝北县环山菱镁矿的首次发现,才使之列为全省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
  萝北县环山菱镁矿床,赋存于兴东群上部建堂组地层中。富含镁质、铁镁质岩石经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沉积变质热液交代菱镁矿床。矿带长大于600米,宽200米,延深大于100米,与围岩产状一致,圈出三条高品级矿体。矿石矿物为菱镁矿。脉石矿物蛇纹石、滑石、电气石、白云石、方解石等。矿石化学成分氧化镁45.38%、二氧化硅1.36%、氧化钙1.22%。已控制储量1500多万吨,属中型矿床。

  五、化肥用蛇纹岩

  全省蛇纹岩矿产地十余处。其中大型(矿石量大于1亿吨)、中型(0.1亿吨~1亿吨)矿床5处。有依兰县珠山、黑河市小岭山(嫩江县大岭)、大兴安岭新林、呼玛县兴隆沟交布力西、依兰县马鞍山等蛇纹岩矿床。2003年统计,珠山矿蛇纹岩矿石资源量36000万吨,氧化镁平均品位30.0%。马鞍山矿资源储量3409万吨,氧化镁平均品位34.0%。
  黑河市小岭山蛇纹岩矿,岩体群位于大岭超基性岩带中间部位,分南、北两个岩带。北岩带主矿体长1350米,宽40~280米,氧化镁平均34.2%。南岩带长1280米,宽60~80米,氧化镁18.48%~38.86%。由10个矿体组成。属内生岩浆矿床。储量10290万吨。

  六、硼矿

  全省硼矿发现2处矿点,成因类型单一为矽卡岩型。储量极少,属资源短缺矿种。
  伊春市克尔粉硼镁铁矿,1961年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厅地质勘探公司普查队详查。矿体主要赋存于寒武系下统铅山组与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矽卡岩中。在磁铁矿体顶部见硼镁铁矿体。矿石矿物硼镁铁矿。三氧化二硼5%~11%。硼镁铁矿矿石量3831.68吨,三氧化二硼储量352.50吨。
  伊春市苔青硼镁铁矿,2002年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七队普查。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下统铅山组灰黑色大理岩、灰白色白云质大理岩与钾长花岗岩接触构造破碎带及大理岩层间破碎带中。有硼镁铁矿、铁钼矿体6条,Ⅰ号矿体为硼、铁、钼复合矿体,长400米,厚11.49米,控制延深160米。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硼平均品位9.44%。

  七、砷矿

  全省代表性砷矿床为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岭铜锌砷矿床,三条矿带产在地层与斜长花岗斑岩接触带矽卡岩及地层层间矽卡岩中。砷品位3%~5%,最高13.08%。矿床成因有矽卡岩型及次火山热液型。含砷矿物毒砂矿。探明砷储量2.72万吨。

  八、褐煤蜡矿

  2000~2001年黑龙江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黑龙江省林日县五林褐煤蜡矿详查,2003年提交详查报告。
  林口县五林褐煤蜡矿是唯一勘查的矿产地。矿体赋存于褐煤层中,矿层长1920米,宽58~275米,平均厚3.61米,平均品位5.94%。矿石为褐煤和炭质泥岩,呈深褐、褐黑及灰黑色,木质结构、炭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褐煤及炭质泥岩由腐殖组、惰性组、类脂组、腐泥组组成。无机矿物为粘土、硫铁矿、碳酸盐和石英。控制矿石资源量37.46万吨,褐煤蜡量2.31万吨。推断矿石资源量81.08万吨,褐煤蜡量4.50万吨。

  九、泥炭

  全省泥炭资源丰富,泥炭分布面积142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及三江平原,产地多、质量好、储量大;兴凯湖区、松嫩平原、张广才岭东、西两侧的山间、山前区次之。
  省内泥炭有机质平均含量51.83%,总腐殖酸平均含量30.80%。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小兴安岭泥炭质量最好,松嫩平原最差。
  截至2005年,泥炭资源储量2877.3万吨。储量较多的有虎林、密山、饶河、萝北四县;漠河、塔河、呼玛、黑河、逊克5个县、市次之;鸡东、穆棱、林口、尚志、五常、阿城、通河、巴彦、宝清、同江、嘉荫、嫩江、新林等县、市稍少。
  代表性矿床主要有:
  虎林市曙光农场泥炭矿床,矿床由南北二个矿体组成。北部矿体产于沟源洼地,矿体长7.5公里,最宽2.4公里,平均宽1.35公里,平均厚1.5米。南部矿体产于河漫滩洼地,长5.5公里,宽3.5公里,平均厚0.86米。属草本泥炭。泥炭理化分析,有机质61.28%、总腐殖酸32.84%、纤维素57.10%、全氮1.62%、全磷0.10%、全钾0.60%、容量0.16克/立方厘米、发热量3419.5焦耳/克、灰分29.39%。
  饶河县别拉洪河泥炭矿床,由两条泥炭矿体组成:Ⅰ号矿体长57公里,宽300~4100米,平均宽2200米,最厚2.2米,平均厚1.01米,产状近水平。Ⅱ号矿体长16.8公里,宽0.7~1.8公里,平均厚0.68米,呈长条形东西向分布。泥炭理化分析,有机质53.73%,总腐殖酸29.78%,纤维素50.28%,全氮1.61%,全磷0.095%、全钾1.006%、容量0.16g/立方厘米、发热量2826卡/克、灰分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