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特种非金属矿产
第三节 特种非金属矿产
黑龙江省特种非金属矿产有水晶矿、宝石矿和玉石矿。
一、水晶矿
(一)宝石水晶
全省有紫晶、墨晶、茶晶及浅黄色、浅绿色水晶,以墨晶为主。成因类型有伟晶岩型、石英脉型及砂矿3种。目前仅发现矿点,矿化点,尚待勘查开发。
伟晶岩型紫晶见于方正县吊水湖、海林市长汀乡。墨晶见于东宁片底子、五常市大贵屯及福泰屯、尚志市石头河子、伊春市浩良河、方正县冯家店等地。石英脉型烟水晶见于伊春市东风、鸡东县松树顶子。紫晶见于宾县河心屯。浅黄与浅绿色水晶见于方正县孔家营。冲积洪积型紫晶见于东宁县绥阳柞木台子。
(二)熔炼水晶、压电水晶
地质勘查工作主要集中于1957~1961年、1971~1976年。1987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队提交《黑龙江省通河县东方熔炼石英矿床地质普查报告》,初步探明熔炼石英储量38910公斤。
成因类型以伟晶岩型为主,石英脉型次之。已发现熔炼水晶矿床9处,其中大型(矿物量大于100吨)2处:伊春市东风、通河县自然屯(已采空闭坑);中型(矿物量10~100吨)3处:尚志市石头河子、东宁县片底子、五常市高桥窝棚;小型(矿物量小于10吨)4处:鸡东县松树顶子、海林市青云山、海林市中间西坡、方正县冯家店。已发现压电及工艺水晶矿床4处,其中大型(单晶大于2吨)1处:伊春东风;小型(单晶小于0.2吨)3处:尚志市石头河子、鸡东县松树顶子、海林市青云山。
代表性矿床为伊春市西林区东风水晶矿床,矿区20平方公里内发现含晶石英脉带29条,以树枝状脉矿化最强,品位高;单脉含矿性次之,在脉体膨大部位及分支复合部位矿化最好。石英脉围岩为印支晚期正长花岗岩及花岗斑岩。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是寻找含晶石英脉良好标志。是省内唯一大型熔炼水晶及大型压电水晶矿床。
二、宝石矿
全省较有价值宝石矿物为刚玉(红、蓝宝石),石榴石次之。
(一)刚玉(红、蓝宝石)矿
宝石级刚玉中玫瑰红色、紫红色、粉红色者称红宝石,蓝色、浅蓝色、深蓝色、蓝绿色、黄色、无色等泛称蓝宝石。
主要分布于佳木斯地块和完达山印支褶皱带及兴隆沟——多宝山华力西褶皱带。深大断裂带碱性玄武岩中有部分深源包体及巨晶矿物是宝石级刚玉、石榴石、锆石、辉石的矿源岩。碱性玄武岩浆在地壳深部直接结晶单矿物巨大晶体,经历岩浆喷溢——冷凝成岩——风化、搬运、富集成砂矿。新生代冲积、洪积松散堆积物中刚玉,是红、蓝宝石主要来源。
穆棱市福禄乡干沟子红、蓝宝石矿床是省内唯一的红、蓝宝石砂矿床。矿床形成于中、新生代北东向展布的敦密深大断裂中。刚玉主要来自玄武岩矿物巨晶。矿体产于干沟子河中上游沟底。矿体长1690米,宽40~190米,平均厚度1.21米。刚玉平均品位4.35克拉/立方米。刚玉粒度4~6毫米占37.64%,6~8毫米占6.11%,8~10毫米占4.75%,小于4毫米占51%以上。刚玉中红色系列占46%,蓝色系列占54%。红蓝宝石储量93.89万克拉。伴生宝石级辉石、锆石、石榴石。
(二)石榴石矿
第四系洪、冲积型砂矿是省内石榴石宝石开发利用主要类型。矿床矿点分布于新近纪碱性橄榄玄武岩区,如双鸭山市、桦南县、鸡西市、鸡东县、穆棱市,石榴石宝石来自新近纪宁安玄武岩中深源包体和巨晶。呼玛县余庆沟、兴隆、达拉罕、吉龙沟砂金矿床中伴生有石榴石呈浅红色、深红色,半透明,粒度2~8毫米,是有远景产地。石榴石除宝石原料外,可做钟表及精密仪器轴承、过滤介质、各种磨料。
代表性矿床为双鸭山市岭东区红宝沟石榴红宝石砂矿,1989年黑龙江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详查。矿区出露矽线石石榴石电气石混合花岗岩,上覆新近系中新统碱性橄榄玄武岩。火山口由含辉石镁铝榴石橄榄石角砾集块岩组成。石榴石宝石砂矿床沿红宝沟河谷带状分布,长2.95公里,共圈出3个矿体。分属河漫滩砂矿和阶地型砂矿。宝石矿物为镁铝榴石,呈浅紫红色,褐红色,粒度小于2毫米至大于10毫米。透明——半透明,裂纹发育。宝石级石榴红宝石平均品位4.82克/立方米~6.13克/立方米。储量1096千克。
三、玉石矿
全省已发现玛瑙、玉髓矿床及蛇纹石质玉、石英岩质玉(芙蓉石)、黑曜岩、紫色安山岩(羊肝石)等线索地。
(一)玛瑙
原生矿属基性火山岩后期热液型矿床。隐晶质二氧化硅玛瑙呈杏仁状充填于安山玄武岩和玄武岩气孔中及脉状充填于中、基性火山岩裂隙中。主要分布于逊克县、伊春市、嫩江县、龙江县。主要开发坡积、冲积砂矿。
逊克县阿廷河三支流玛瑙矿是代表性矿床,砂矿中玛瑙呈块状、板状、柱状、球状。颜色艳丽,为粉红色、深红色、浅绿色,具环带、条纹、云雾等彩晕。规模较大,玛瑙质量较好。
(二)玉髓
隐品质——微品质二氧化硅,属火山期后热液活动产物。目前开发利用有甘南县宝山乡玉髓(龙江碧玉),颜色墨绿色、浅黄色、浅黄绿色,半透明——不透明。在冲积物中与玛瑙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