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计算机技术开发

第九章 信息技术

第一节 计算机技术开发



  一、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计算机软件或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即它们运行的前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地矿系统先后建设一批数据库。
  1986~1995年黑龙江省地质地球物理探矿队任惠芳、叶锋、宋凤兰等建成黑龙江省1∶20万航磁数据库。建库工作是按1∶20万图幅分年度断续完成。共建立99个1∶20万图幅航磁△T数据文件,用于绘制航磁△T平剖面图。
  1990~1993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计算机中心金心颖、资料处敖志雄等建立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检索数据库。将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资料处的所有资料按资料编号、名称、分类及内容摘要等属性项目分别入库,用于快速查询、检索地质资料。
  1997~1998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曲关生、张重光、王月平、陈德森等建成黑龙江省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地质图是在《黑龙江省1∶50万地质图》《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附图的基础上,利用1∶20万地质图7幅,1∶5万地质图29幅新资料,吸收有关科研资料5项,编制而成。是资料最全、内容最新1∶50万地质图,是一份利用GIS技术建成功能齐全数字地质图数据库。
  1997~1998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黑龙江省地球物理勘察院耿卫华等完成黑龙江省1∶20万化探数据库建库工作。1∶20万化探数据库包括基本信息、组合样分析数据和监控数据三部分。数据录入截至到1996年,即黑龙江省1∶20万化探扫面工作47幅,其中34幅为40元素,2幅为36元素,11幅为8元素。
  1998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张重光、卓凤吉等在物勘院协助下建立黑龙江省1∶5万航磁数据库,直接由航空飞行纸卷完成建库工作。1∶5万航磁数据库包括完成11个工区的飞行纸卷,共837卷。测量面积23.94万平方公里,覆盖全省一半以上面积,是一份较为完整、较大比例尺航磁信息资料。
  1997~2002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张重光、王月平、刘金英、张书范等建成黑龙江省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库是在原1∶20万地质图基础上,经过数字化扫描、矢量化等步骤,最后转换为Mapgis和ARC/INFO的各种格式,完成1∶20万地质图61幅的建幅工作,在Mapgis平台上喷绘成图。
  1999~2005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徐文喜、张重光等建成黑龙江省地质工作程度与探矿权管理数据库。数据库是由属性数据库、图形数据库和图像数据库三部分组成。入库各类表记录数为地质调查312个,矿产勘查3503个,矿产地793个。图像数据库由矿产地的附图扫描文件组成,共1882份。数据库录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截至2001年黑龙江省辖区内完成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矿产地成果资料,对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矿业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00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建成黑龙江省矿产地数据库。数据库共分9种表,录入记录数513个,矿种为固体矿产。建立如多宝山铜矿床等十个典型矿床,完成文字论述、附图扫描和勘探钻孔矢量化工作,成为数据库重要组成部分。
  2000~2003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张重光、初禹、宋文华、黑龙江省计委数据库迟兆光等建成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数据库。综合数据库是由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黑龙江省计委、黑龙江省农科院遥感中心等完成,包括矿产、土地、水利、气象等13个课题的数据库;是由矢量空间数据库、栅格图像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等多类数据库组成。矢量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共61幅)和12个课题34套矢量图;栅格图像数据库主要包括1∶25万卫星TM六个单波段遥感影像图和假彩色合成图(各61幅)等。属性数据库主要包括公用数据库和专用数据库,13个课题的专题报告和总体综合报告。综合数据库是融合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信息为一体大型综合数据库,可满足信息时代国土资源与环境数据现代化管理需要。
  2000~2003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宋雅琴、孙晓静、左爱江等建立黑龙江省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包括基本信息等四种表。空间数据库包括重砂取样点、水系。全库共录入黑龙江省63幅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实现重砂信息共享。
  2001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宋雅琴、丁宇雪建成黑龙江省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库。数据库主要有样品信息表及测定数据表两类,测定数据表根据不同测定方法分为钾氩等时线法、铷锶等时线法等不同的表。工作中共入库同位素样品1097个,提供有关部门使用。
  2001~2005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耿卫华、王月平、李永为、刘文等建立黑龙江省1∶20万数字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截至2005年,全库共包括33幅1∶20万图幅水文地质数据文件,直接喷绘出1∶20万水文地质图。
  2002~2004年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崔滨、王贵山、杨兆武、苏桂芬等建立黑龙江省矿产地核查与数据库。共有10份表,147个属性项,库中录入2332个记录。矿种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和矿泉水。工作中以达不到小型矿床规模矿点为重点进行野外核查,共核查矿产地200处。
  2004年赵君莉等论述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分析解译卫星图像,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建立松嫩平原水土流失数据库。对松嫩平原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空间分析,按水土流失强度划分等级并完成水土流失专题制图。
  2004年黄贤玉、燕守勋在《森林覆盖区寻找隐伏、难寻矿体的多传感器数字图像融合技术》中,介绍数据融合是一项综合处理技术,能更简捷、更有效的识别目标。

  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一组计算机程序,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库或其他数据流,实现对它们的充分利用和有效管理,为决策提供依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矿系统编制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
  1982年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张重光、杨景灿、余齐等完成《岩石化学换算的电算方法及其应用》《化探数据处理(HSC-1)电算源程序及其应用效果》科研项目。
  1984年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张重光、杨景灿、余齐等完成《矿产资源总量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科研项目。
  1988年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张重光、余齐等完成《黑龙江省金矿资源微机预测系统》科研项目,以黑龙江省东部金矿资源预测为目标,综合利用多种定量预测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初步实现数据库、程序库、方法库三库一体化,为黑龙江省金矿预测工作提供一整套计算机应用程序。
  1990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计算中心张重光完成《区域化探数据处理与绘图系统》科研项目,软件由19个程序模块组成,可以在GRX-400大型笔式绘图仪上绘制地球化学图、剩余异常图、综合异常图和立体透视图等3类、19种化探图件。
  1993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计算中心许德树、张重光研制《黑龙江省区域重力数据库系统》,可以完成重力异常计算,重力数据库检索和平面等值线图的绘制等。实现重力资料处理自动化。
  1995年哈尔滨金桥高新技术开发公司张重光、王月平、金心颖完成《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图形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科研项目,建立黑龙江省矿产地数据库;编制由21个完整程序组成管理系统,按行政分区或1∶20万图幅显示、输出矿产资源分布图。
  2003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张重光、初禹、黑龙江省计委地区发展处迟兆光等完成《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项目,详见数据库建设。
  2004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徐文喜、张重光完成《黑龙江省地质工作程度与探矿权管理信息系统》科研项目,实现探矿权的动态管理。详见数据库建设。
  2004年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东北林业大学杨兆武、王阿川、苏桂芬等完成《黑龙江省矿产地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详见数据库建设。
  2005年,黑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完成《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项目管理系统》。

  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1997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引进Mapgis和ARC/INFO软件,利用这些软件建立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和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开创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矿系统中的引进、开发、推广和应用。应用范围主要是地学制图,应用内容主要是建立数字地质图和空间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使得较繁杂地学制图工作变得简单、轻松,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005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何剑、王锐等人在《黑龙江省拟出让勘查区块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中,二次开发编程完成对勘查区块的显示、输出及报盘添加等功能的开发。
  2004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在《黑龙江省地质工作程序与探矿权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中,利用诸如VB、FORTRAN等普通算法,利用VB编程的软件直接生成Mapgis格式的矿产地分布图、矿产勘查分布图与地质调查分布图的数据文件,具有快捷、准确等优点。
  截至2005年,黑龙江省地矿系统的所有院(所)均引进地理信息系统(GIS),加快地矿系统信息化的进度。

  四、网络系统建设

  地矿系统直至21世纪初才真正建起具有实用性的网络系统。
  2001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初禹、刘应基组建一个开放式对等的局域网络系统,操作系统为Windows NT,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2004年黑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完成黑龙江省省级数据分中心建设项目,它是全国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搭建一个纵向满足国土资源部、地(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交换,横向满足政府及有关委办厅局信息交换的平台,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信息的共享。建设内容包括运行平台、数据库及相关的系统开发。
  目前基本建成数据库主要有采矿权登记数据库、探矿权登记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和登记数据库、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等。系统的应用主要对《采矿权登记数据库》和《探矿权登记数据库》整合转换,对格式错误进行自动检查,保证转换数据的正确性;以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存人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对厅机关现有单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进行改进,初步实现探矿、采矿数据共享,方便管理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