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获奖成果

第二节 获奖成果


  1986~2000年,在深化改革,围绕找矿突破、服务全省经济建设和地勘产业调整的形势下,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取得局、部及国家安排的各类科技成果近400项,其中有70多项获地矿部科技进步奖(2等3项、3等25项、4等40余项)、国家发明4等奖1项、省新产品证书1项;10余项获得部勘查技术奖;20个勘查项目获得部找矿奖(1等1项、2等1项、3等7项、4等9项)。另局属各生产单位自筹资金及开拓地质市场服务于各个部门,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
  2001~2005年科技工作主要由省国土资源厅安排,特别加强了软课题、规划类、环境地质研究,有27项成果获得国土资源部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含找矿、勘查奖),其中2等奖7项(部5项、省2项)20项3等奖。此外,尚有几十项优秀成果亦获得省及相应部门、行业的奖励。以上重要成果除直接提供全省矿业等行业利用外,公开出版专著类9套,多数发表于“黑龙江地质”等刊物,并为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引进来,走出去”开拓“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了大量论文、资料。各类代表性成果简介如下:

  一、基础地质调查研究获奖成果

  (一)区域地质研究
  1.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
  1985~1989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承编,1993年地质出版社出版。主编张海驲、副主编周庆仁,执笔人18人。以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实际材料为基础,参考有关单位基础地质资料,补测了数十条地质剖面,采取各类同位素地质年龄样品、稳定同位素样品、硅酸盐、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样品数以千计。总结了黑龙江省各时代地层、火山岩及火山作用、侵入岩及侵入作用、变质岩及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和地质发展史等基本特征,全面地、全新地反映了省内区域地质研究现状。199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2.黑龙江省东部首次发现中奥陶世腕足化石
  1986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首次由于在尚志市小金沟西山下泥盆统黑龙官组发现腕足化石,共5属5种,因此,时代修改为中奥陶世克拉道克早期,该动物群属北美—北欧生物区。198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3.大兴安岭北部基性、超基性岩研究
  1983~1988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李瑞山、曲成柱、张天柱等完成。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4.黑龙江省东北部完达山地区早中生代地层特征
  1982~1985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张海日、刘荣芝、张书范、康宝祥完成。下部为一套静深水环境下沉积,产丰富中—晚三叠世放射虫、牙形刺。中—上部为一套动荡深水环境下以浊流动力沉积为主的复理石建造。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5.黑龙江省西部中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及其与东部煤系地层对比
  1986~1988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蔺秀章、马家骏完成。对西部霍拉盆、椅子圈、黑宝山、西岗子煤盆地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化石、粘土矿物、同位素年龄及煤岩变质程度等与东部裴德组、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进行了地层对比。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四等奖。
  6.黑龙江省滨东山前地区第四纪早期地层研究
  1984~1986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崔荣久、谭世燕、任爱军、于恒义、王明利、孙希满完成。利用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及气候地层学等方法及古地磁、热释光等测试手段对滨东山前第四纪早期地层进行研究,理顺了地层层序。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四等奖、地质勘查进步四等奖。

  (二)区域地质图编制
  黑龙江省变质岩地质图说明书(1∶100万)
  1984~1986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党增欣、崔革、莫雨洵、王德浩编写而成。198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三)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1∶5万马大尔河幅(N-51-116-甲)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1989~1990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完成。1995年获地质矿产部第二届优秀图幅展评勘查三等奖。
  2.1∶5万古鲁干幅(N51E019018)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1993~1994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完成。1997年获地质矿产部第三届优秀图幅展评荣誉奖。
  3.1∶25万呼中镇幅(N51C00403)区域地质调查暨浅覆盖区1∶25万区调填图方法研究
  1996~2000年由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完成。获全国同行业第三名。
  4.1∶25万额尔古纳左旗幅(N51C002002)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2000~2003年由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完成。2003年获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首届地勘项目成果资料展评一等奖。
  5.1∶25万鸡西市幅(L52C003004)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2001~2003年由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完成。2003年获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首届地勘项目成果资料展评三等奖。
  6.1∶25万阿龙山镇幄(M51C001002)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99~2003年由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完成。2003年获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首届地勘项目成果资料展评优秀奖。

  二、矿产勘查科研获奖成果

  (一)矿产研究
  1.黑龙江省区域矿产总结
  1990~1994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苗晓等编写而成。以板块构造观点研究和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突出本省特色和优势矿种;在成因划分基础上,对各类矿产及其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对有色金属矿产和金矿进行成矿预测,是区域成矿学专著。2003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黑龙江省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成矿系列及其演化
  2001~2003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韩振新、徐衍强、郑庆道等编写而成,2004年出版。运用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研究6个Ⅲ级成矿带9种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亚系列。综合分析已知重要矿床成矿背景、特征、成因和相互关系,建立13个矿床成矿系列、18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和43个矿床式,探讨成矿系列和亚系列时空演化轨迹及演化模式。2005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1~2002年由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完成。规划由文、图、表、电子数据库组成。全面分析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特点、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全省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和能源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进行总体规划。2005年获国土资源部规划类一等奖。
  4.黑龙江省嘉荫—萝北地区从现代砂金矿谷底找岩金矿的研究
  1986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彭云彪、霍志善等完成。198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成果收编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出版的《中国金矿主要类型区域成矿条件文集》第一辑黑龙江地区中。同时编入研究成果有吕英杰、陈树汉、马大明、王炳训完成《黑龙江省砂金矿的富集规律及其成因类型的研究》《根据砂金矿的富集规律对乌拉嘎断裂两侧预测原生金矿的研究》及孙国璋、张保成完成《黑龙江省第四纪砂金形成条件及找矿方向的研究》。该文集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黑龙江省及邻区呼盟岩浆岩分布及其与主要内生金属矿产的关系
  1984年由黑龙江省地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蒋永玉、倪笑山、金若时完成。198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6.东风山前寒武纪含铁建造金矿床
  1981~1985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刘静兰研究完成。东风山金矿床是中国前寒武纪条带状含铁建造(BIF)金矿床的典型代表,属同生BIF金矿床,有成矿独特性,与世界同类型金矿床相比,既有共性,又具个性,它是火山喷气—沉积—变质作用形成。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7.黑龙江群、东风山群含金性及其金矿成矿关系研究
  1981~1985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刘静兰等研究完成。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8.黑龙江省伊春佳木斯地块西缘地质及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
  1985~1988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与长春地质学院组成专题研究组阎鸿铨、杨锡埙、张贻侠、林尔为、刘鸿德、迟洪兴、齐宝林、姜振庭、魏仪芳、王晏男等完成,1994年出版。1997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9.佳木斯地块北段岩金成矿条件及找矿靶区的研究
  1987~1989年由长春地质学院张贻侠、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党增欣等完成。属“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第55项课题研究报告。199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0.多宝山及其邻区寻找大型斑岩铜矿的研究
  1991~1995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姚志强、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张德全、第二地质调查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完成。属“八五”国家科技攻关85-901-01-01课题研究报告。首次建立本区斑岩铜矿田及矿床综合找矿模型,首次证实矿床中的Os均为其同位素Os-187,具重大科学和经济意义。1997年“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及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与地科院矿床所等单位合作)85-901-01课题”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本课题(85-901-01-01)做出重要贡献。

  (二)矿产勘查
  1.黑龙江省漠河县马大尔河砂金勘探报告
  1987~1989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完成。探明马大尔河中型砂金矿床。1991年被地质矿产部记三等功。
  2.萝北县云山石墨矿详查报告
  1987~1988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完成。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三等奖。
  3.黑龙江省黑河市三道湾子岩金矿普查
  2001~2004年由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完成。2003年获首届黑龙江省地勘项目成果资料展评一等奖。

  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科研获奖成果

  (一)水文地质科研
  1.东北经济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系及说明书
  1985~1987年由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所总编,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及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参编。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水资源系统管理模型研究
  1987~1989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崔荣久、田廷山、王逊、李宝成、穆丽霞、刘佳路、郭长林、徐德兰、张焕志、穆浴光、吴淑清、孟庆国完成。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3.黑龙江省阿城市第二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详细勘探
  1988~1989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隋国权、刘文、赵宪君、邱听、张俊、王忠华、陈铁男完成。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三等奖。
  4.黑龙江省阿城市热电厂供水水源地详细勘探
  1988~1990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隋国权、张俊、陈铁男、王忠华、赵宪君、刘文完成。1997年获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三等奖。
  5.黑龙江省五常市五常镇第二水源地勘探
  1991~1993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马洪骥、周亚明、陈铁男、薛文武、刘佳路、赵宪君、晋蕊、朱学军完成。探明大型地下水源地1处,首次提出拉林河谷“地下水库”的认识。1998年获地质矿产部找矿三等奖,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二等奖。
  6.佳木斯热电厂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探
  1992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孙晨奇、朱锡斌、文再弼等完成。获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一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7.黑龙江省五常拉林河谷供水水文地质详查
  1999年由黑龙江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王应旭、朱学军完成。获2002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8.黑龙江省林甸县林甸镇地热资源详查
  1999~2000年由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王逊、石义强、张梅桂、王强、仝洪伟完成。提供省内第一个可开采地热田1处。获黑龙江省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计算机软件、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四优”评比二等奖。
  9.黑龙江省五常市项家屯水源地勘探
  2000~2001年由黑龙江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王逊、王应旭、朱学军、蔡贺、左京生、张大志、代洪彦、刘建国完成。获黑龙江省“四优”二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一等奖。
  10.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江北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探
  2000~2001年由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文再弼、曹继亮、李立英等完成。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1.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
  2001~2002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冯军、孙伟、董宏志、李宁、于颖、崔荣久、王明利、梁朝安编写。评价了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概况、开发利用潜力、供水保证程度及开发利用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有关防治措施和地下水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建议。2005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2.黑龙江省兰西镇第二水源地勘探
  2002~2003年由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王逊、张俊、王应旭、张大志、左京生、刘建国、曹荣、杨志伟完成。获黑龙江省“四优”评比三等奖。

  (二)工程地质科研
  1.哈尔滨核供热站初选厂址安全分析
  1987~1988年由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崔荣久、周宏、石兆岩、康永亮、孙静波、郝建忠完成。获地质矿产部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
  2.哈尔滨市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
  1988~1990年由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崔荣久、谭世燕、周亚明、刘德东、李拓辰、杨秀英、许靖、方军玲、穆浴光、刁连堂完成。1992年获地质矿产部勘查成果四等奖。

  (三)环境地质科研
  1.黑龙江省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1988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矿产部90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初本君、高振操、杨世生、高津、王树棕、崔仲元等承编,1988年出版。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哈尔滨—长春经济区环境地质综合勘察
  1987~1989年由黑龙江省地矿产局第二、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吉林省勘察设计院完成。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3.黑龙江中俄界河塌岸地质灾害调查
  2000~2002年由黑龙江省第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完成。获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科技二等奖。
  4.黑龙江省大庆市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规划研究
  2001~2003年由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完成。2005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5.黑龙江省典型矿山生态环境定量化评价研究
  2002~2003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冯军、胡克、董宏志、郭长林、徐秀娟、李福来、陈桥、卜文强完成。2005年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垃圾场址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
  1997~2000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董宏志、郭长林、徐德兰、王纯、徐秀娟等完成。利用环境地质调查、地质钻探和水质动态监测、水动力弥散室内试验、野外土柱模拟试验等综合手段,对已有垃圾堆放场和拟选垃圾场的环境地质条件进行适宜性评价,为垃圾场址选择提供了真实准确依据。2002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勘查技术科研

  (一)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
  1.黑龙江省地球化学图说明书(1∶100万)
  1976~1983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地球物理探矿大队利用全省甚低密度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样品,重新分析23种元素的结果编制而成。1993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黑龙江省百万分之一区域重力调查成果报告
  1985年由地球物理探矿大队完成。1988年获地质矿产部勘查四等奖。

  (二)遥感、计算机应用
  1.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报告
  2000~2003年由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等13家科研单位协作完成。2005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1∶25万阿荣旗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2002~2004年由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完成。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为配合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系统研发设立试点项目,作为东北地区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区及浅覆盖区数字地质填图试点图幅。2004年获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勘项目成果资料展评二等奖。
  3.黑龙江省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1993~1999年由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完成。是黑龙江省资料最全、内容最新1∶50万地质图,省内第一份应用GIS技术数字地质图。1999年国土资源部评为特优级。
  4.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项目管理系统
  2005年由黑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完成,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黑龙江省地质勘察取费标准
  1997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厅承编,黑龙江省地矿产局测绘院协编,主编骆庆军。199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三)测绘
  1.获奖成果
  (1)大庆油田汪家屯测区1∶5000地形测量
  1989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院王旭刚、蒋长春完成。1990年黑龙江省测绘局评定为优秀测绘成果。
  (2)大庆油田模范屯测区四等控制和航测像控点测量
  1990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院王旭刚、蒋长春完成。1992年获地质矿产部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
  (3)大庆采油七厂测区1∶2000比例尺地形测量
  1991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院王旭刚、旷荣航完成。1992年获地质矿产部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
  (4)珠海港区控制测量(D、E级CPS测量)
  1994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院程一兵、轩云亮、陆家辉、庄玉成完成。1997年获地质矿产部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
  (5)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段测区地籍数字化成图
  1997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院程一兵、田洪光、史永兴、张万军、荆提贤完成。1999年获地质矿产部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
  2.QC成果
  (1)国际分幅图号、图廓坐标计算程序
  1991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院陆家辉、马云飞、钱德芳完成。1992年获黑龙江省建委优秀QC成果三等奖。
  (2)红外测距气象改正
  1991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院陆家辉、何宗钦、林培强完成。1992年获黑龙江省建委优秀QC成果三等奖。
  (3)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权属调查进度和质量
  1994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院田洪光、王凤祥、付恩礼、张志安完成。1995年获地质矿产部优秀QC成果三等奖。
  (4)应用先进技术保证成果质量争创高效益
  1997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院程一兵、田洪光、荆提贤、史永兴、胡柏青完成。1997年获地质矿产部优秀QC成果三等奖。
  (5)理论联系实际提交优质的GPS成果
  1998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院程一兵、胡柏青、史永兴、薛明辉完成。1999年获黑龙江省质量管理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QC成果一等奖。
  (6)保证各工序质量建立标准化地籍信息系统数据库
  2003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地质测绘印制中心史永兴、荆提贤、赵德、李成全等研究完成。2004年获黑龙江省质量管理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学会优秀QC成果二等奖。
  (7)绥芬河市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2004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地质测绘印制中心蒋长春、荆提贤、刘俭峰、李景和、张君、初宝军研究完成。2005年获黑龙江省质量管理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学会优秀QC成果一等奖。

  (四)地质实验测试
  1.鸡西市三道沟硅线石矿选矿工业试验
  1985~1986年由黑龙江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汤国根、郎万玉、王铁民、张巨田、李树发、项玉洁等完成。在1979年三道沟硅线石选矿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工业生产试验成功,填补了中国硅线石选矿工业空白。198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2.应用硅质页岩防治道路冻胀与翻浆的研究
  1986~1990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研究所、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大庆石油管理局公路工程公司李树发、邴文山、郭祖章、祝桂芝、滕学忠、韩传岱等完成。1992年获国家科委科技发明四等奖。
  3.讷河高岭钾长石英砂矿开发利用研究
  1986~1990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研究所李树发、祝桂芝、李书敏等研究完成。应用试验效果良好。石英精矿生产平板玻璃,其他选矿产品均可做建筑卫生陶瓷的主料或配料,混合砂是较好啤酒瓶原料。1990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钻探、桩基
  1.钻探
  HDK-2型钻探技术参数测示仪
  1985年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所研制完成。在无锡市召开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钻探、取样、测井研讨会参展;在江苏省阳西矿区进行现场生产使用表演。可综合测示泵压、泵量、钻压、扭矩4项工艺参数,可做泵压超压或低压、泵量大小、扭矩超扭等给定参数异常状态报警指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孔内、机械事故,提高纯钻时间,保证优质、高产、低耗进行生产。1985年通过部级技术鉴定,198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桩基
  (1)钻孔压浆成桩法推广与应用
  1989年由黑龙江省桩基础工程公司引进钻孔压浆桩成桩法。这是一种能在地下水位高、流砂、塌孔等各种复杂条件下进行成孔、成桩,且能使桩体与周围土体致密结合钢筋砼桩灌注法。1997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2)桩基成桩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黑龙江省桩基础工程公司在生产与科研中完善成桩法机理,丰富技术含量,编制《黑龙江省钻孔压浆桩基础设计与施工技术规定》,经黑龙江省建委批准为黑龙江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先后研究《寒冷地区钻孔压浆桩水泥掺减水早强剂的试验与应用》及与哈尔滨发电厂合作完成《粉煤灰在压浆法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研究》。1997年获黑龙江省电力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2000年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
  (3)佳木斯铁路局佳铁体育馆桩基础工程
  1997年由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许成云、刘明月、孙德福、贾永生等实施。荣获铁道部优秀工程奖。
  此外,1998年省第三地勘院设计制造的“组合式擦洗圈筒筛振动溜漕洗选机组”获得省工业新产品证书。
  1986~1998年荣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找矿奖、勘查奖得奖项目见表5-5。

1986~1998年黑龙江省地矿系统获部奖励项目表 表5-5

序号

名称

年限

类别

等级

1

野外微量金快速分析方法(与浙江地矿局三队合作)

1986

部科技成果奖

2

2

DKF-1型多功能矿物分选仪

1986

部科技成果奖

3

3

多宝山斑岩铜矿床成因模式

1986

省科技进步奖

4

4

1∶50万化探系列分析方法研究

1986

部科技成果奖

4

5

聚丙烯酰胺泥浆在水文钻探中的应用

1986

部科技成果奖

4

6

黑龙江省呼玛河以北地区砂金资源总量预测

1986

部科技成果奖

4

7

嫩江县—爱辉县黑宝山—木耳气煤盆地煤炭资源总量预测

1986

部科技成果奖

4

8

原子吸收法测定铋、汞

1986

部科技成果奖

4

9

电动防坠活动工作台

1986

部科技成果奖

4

10

柳毛石墨矿硬岩层和坚硬岩层孕镶金刚石钻头适应性研究

1986

部科技成果奖

4

11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3

12

黑龙江省第四纪砂金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1∶50万)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3

1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0年地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问题预测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3

14

黑龙江省东部敦密断裂带兰、红宝石砂矿调查报告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4

15

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大理岩石墨矽线石沸石膨润土粘土火山灰成矿区划及大理岩资源总量预测说明书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4

16

黑龙江省铀矿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方向初步研究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4

17

肇东陨石研究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4

18

黑龙江省1∶20万嘉荫—太平沟幅区域化探样品测试开发性试验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4

19

黑龙江省地球化学Ⅱ级标准参考样研制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4

2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市区2000年地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问题预测报告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4

21

牡丹江市2000年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研究报告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4

2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系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

1988

部科技成果奖

4

23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透辉岩地质特征及透辉石质陶瓷中间试验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3

24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药泉山矿水区矿水成因研究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3

25

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模型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3

26

矿产资源总量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3

27

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热液蚀变研究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3

28

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3

29

LZC-1B型带式矿物电磁分选仪推广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3

30

龙江-1型砂矿钻机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3

31

论发展黑龙江省钢铁工业对策及布局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3

32

牡丹江地区环境水文地质综合评价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33

黑龙江省东部粘土资源及优质粘土开发前景研究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34

CFL-1型电磁仪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35

黑龙江省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区划图集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36

黑龙江省麦饭石评价标准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37

中国周边国家毗邻地区主要成矿带(区)地质矿产研究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38

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伴生有益组份及赋存状态研究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39

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矿化特征研究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40

硅硼镁铝矿在我国首次发现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41

8410型单道扫描等离子光谱仪测定15项稀土元素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42

黑龙江省麦饭石物化性能研究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43

石墨资源战略分析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44

砂金矿储量电算程序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45

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新型润滑剂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46

黑龙江省西部粘土矿开发前景研究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47

黑龙江省麦饭石地质研究

1993

部科技进步奖

4

48

多宝山—铜山陡斜矿体深孔受控定向钻进工艺研究(与成都探矿工艺所合作)

1997

部科技成果奖

3

49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及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与地科院矿床所等单位合作)

1998

部科技成果奖

2

50

黑龙江省主要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

1998

部科技成果奖

3

51

黑龙江省嫩江县大砬子沸石矿床

1986

部找矿奖

3

52

黑龙江省嫩江县黑宝山煤田新—五三煤矿床

1986

部找矿奖

4

53

黑龙江省漠河县瓦鲁库托河砂金矿

1986

部找矿奖

4

54

黑龙江省鸡西市—林口县大云山水泥用大理岩矿床

1986

部找矿奖

4

55

青岗县糖厂供水勘探报告

1986

部找矿奖

4

56

黑龙江省铁力县东风山林场金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

1988

部找矿奖

4

57

黑龙江省萝北县中心沟、北中卡砂金矿

1988

部找矿奖

4

58

黑龙江省饶河县别拉洪河泥炭矿床

1988

部找矿奖

4

59

黑龙江省密山县东地河泥炭矿床

1988

部找矿奖

4

60

黑龙江省漠河县霍拉盆煤田精查报告

1993

部找矿奖

4

6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古利库河砂金矿

1996

部找矿奖

1

62

黑龙江省嫩江县铜山铜矿床

1997

部找矿奖

3

63

黑龙江省嫩江县关乌河大理岩矿

1997

部找矿奖

3

64

黑龙江省虎林市小木河乡四平山岩金普查

1998

部找矿奖

3

65

黑龙江省海伦县农业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1986

部勘查奖

3

66

黑龙江省龙江县农业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1986

部勘查奖

4

6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环境水文地质阶段性研究报告

1988

部勘查奖

4

68

黑龙江省泥炭资源远景调查报告

1988

部勘查奖

4

69

密山县幅等六幅联测1∶20万区调报告

1988

部勘查奖

4

70

哈尔滨市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

1992

部勘查奖

4

71

1∶20万小佳河幅、饶河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93

部勘查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