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延吉盆地
第四节 延吉盆地
位于吉林延吉境内,面积1670平方千米。盆地内主要凹陷有西部朝阳川凹陷与东部德新凹陷、清茶馆凹陷,地层分上部大砬子组生储盖组合与下部铜佛寺组生储盖组合;含油构造规模小,难以形成较大油气藏,且后期地壳活动频烈,地层剥蚀导致油气流失严重。
1986年,大庆油田开始对延吉盆地实施地球物理勘探,陆续完成高精度航空磁测、地面重力磁力综合勘探、大地电磁测深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1989~1993年,盆地大部分地区经过地震详查和精查,钻各类探井23口。其中,1991年在朝阳川凹陷中部钻探的延参1井,于井深2495米处钻遇盆地基底花岗岩;在1620~2138米井段发现较好生油岩,在大砬子组见到较多油气显示,钻井取心发现9.8米含油砂岩;解释油气层8个43米、疑似气层2个13.4米。1992年,延参1井于88~92号5个油层日产油0.02吨。1992~1993年,陆续钻探延参2、延1、延2及多口地质浅井,均无果而终。1994年,在构造埋藏较浅地区钻探延4井,钻进中发现大量油气显示,经裸眼测试,在497~522.3米井段日产气11563立方米,延吉盆地首次发现工业气流。1995年,在延4井周边部署延401、402井,见到微弱油气显示。1997年,盆地东部清茶馆凹陷西断阶带兴安南断块构造上钻探延10井,在大砬子组见到含油砂岩7.39米,试油产0.232吨;经加温压裂后提捞试油,日产油1.11吨,延吉盆地首次获工业油流。随后陆续钻探延5、延6、延7、延12、延13、延14、延15井,均见良好油气显示。
2005年,通过对地震资料的重新处理解释,进一步深化对延吉盆地地质特征的认识,并重新调整其勘探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