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固井设备
第七节 固井设备
一、水泥车
油田早期使用的水泥车,主要是280型沃尔沃、SNC-300黄河水泥车等车型。车上配有双缸双作用卧式活塞泵,最大泵压可达28~30兆帕。另有AC-400型水泥车,配备三缸柱塞泵,最大泵压40兆帕。1985年,引进国际一流的美制PSM-138型大功率固井水泥车28台,其耐压性能达50兆帕。另购黄河水泥车21台,全油田水泥车总数达135台。这些水泥车通过按规程使用、保养,一直保持良好状态,车上易损件也已实现国产化。1995年,引进更先进的美制CPT-Y4型大功率固井水泥车17台。该水泥车双机双泵,耐压77兆帕,还随机配有施工参数(泵压、排量、水泥浆密度)自动监测仪。1998年,与北京计算机三厂合作,研制出固井施工参数自动监测仪。后经改进,其性能达到哈利伯顿设备水平。2002年,该监测仪开始装配在国产车组使用。同年,购置国产GJC40-17型大功率固井水泥车16台,逐步取代美制PSM-138型固井水泥车。2005年,引进美制CPT-Y4型固井水泥车2台,该车配有水泥浆密度自动调控系统,可使水泥浆达到设计密度要求,尤其适合深井双密度和多密度固井需要。同年,推广使用可视化固井施工监测与指挥系统,施工指挥员可借此在现场任何位置及时掌握动态参数变化,向各岗位发出指令;购置国产GJC100-30型双机双泵大功率固井水泥车4台,油田固井装备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下灰罐
早期固井施工靠人工破袋下水泥,劳动强度大,污染重,质量差。1966年,研发出气动下灰装置,用解放车拖行,容量8吨,取代人工下灰。1979年,始用容量达10吨的国产长征下灰罐。1983年,引进T-148下灰罐和奔驰下灰罐,以取代解放车拖行的老式下灰罐。1985年,引进美制下灰罐车6台,选用国产下灰罐车26台,全油田拥有下灰罐车50多台。1995年,研制出气动立式下灰车,罐装水泥30~35立方米,下灰速度稳定,水泥浆密度均匀可控,与先进的大型固井水泥车配套使用,工作效率显著提高。2001年,根据环保需要,将罐体由立式改为卧式,容量由14吨增至15吨,密闭性能与工作效率均有所提高。截至2005年,全油田拥有工业下灰罐车123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