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油气田开发 大庆油气区的地质构造分属松辽盆地北部和海拉尔盆地,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面积26万平方千米,沉积地层厚度5000~6000米。大庆油田的主体———大庆长垣,为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大型二级背斜构造带,自北向南依次分布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7个三级背斜构造油田,含油面积1777.8平方千米,地质储量45.6017亿吨。大庆长垣外围和海拉尔盆地也已探明油藏性质复杂的中低渗透油气田49个,含油面积4741.35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18.94亿吨;天然气(气藏气)地质储量2823.32亿立方米。大庆长垣及其外围和海拉尔盆地这些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统称为大庆油气区。
大庆油田储集层属白垩系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沉积,埋藏深度800~1900米,自上而下分为黑帝庙、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其中,黑帝庙油层分布在杏树岗、葡萄花油田和长垣以西,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主要分布在杏树岗、长垣以南及外围油田。萨尔图、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是大庆油田的主要含油层,属早白垩世中期松辽湖盆北部的大型叶状三角洲及部分下游河流沉积,总厚度约500米,由130多个砂岩层与泥质岩交互组成,渗透率20~2000毫达西。其中,萨尔图油层分为3个油层组、10个砂岩组、10~29个小层;葡萄花油层分为2个油层组、7个砂岩组、10~23个小层;高台子油层分为4个油层组、26个砂岩组、63~92个小层。由于这套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层间、平面和层内差异较大,使大庆油田成为典型的特大型陆相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田。
 |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观察岩芯,分析地质情况 |
大庆长垣北部的油层厚度与层数、储量与产量以及原油比重大于长垣南部,油水过渡带也高于长垣南部。以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三个陆相沉积岩储集层为主力油层的大庆油田,以油层层系多、差异大、非均质严重、分布广,所产原油含蜡量、凝固点、黏度“三高”为其特色。
1960年,大庆油田投入试验开发,1976年上产5000万吨。截至1985年底,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葡萄花、太平屯、高台子、龙虎泡7个油田投入开发,动用面积1442.7平方千米,投产油井8438口、注水井3342口,累计建成产能5342.8万吨,当年产油5528万吨,实现持续10年5000万吨/年稳产。
1986年以后,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全面投入开发,开始为油田持续稳产提供接替资源。长垣油田在进行开发调整的同时,实施稳油控水系统工程,通过分区分层进行注水、产液和储采结构调整,为5000万吨持续稳产提供了保证,并有效控制了含水和总产液量上升速度,提高了高含水后期总体开发效益,增强了油田稳产后劲;实施旨在改善薄差油层和表外油层动用状况的井网加密调整,每平方千米井网密度由一次加密后的18.4口上升到30.4口,累计增油7095.3万吨,提高喇、萨、杏油田水驱采收率3.21个百分点。1996年起,油田实施驱替方式调整,推广应用聚合物驱油开采技术,喇、萨、杏油田形成水驱与聚驱并驾齐驱的开发新格局。1999年,油田战略性下调原油产量,踏上“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至2002年,大庆油田连续27年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累计产油17.26亿吨,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这期间,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勇闯禁区,挑战极限,研发细分开采理论与方法,使低渗透、薄差层增加储量近10亿吨;研发加密调整技术,使老区增加可采储量5亿吨;研发表外储层开发技术,增加后备储量7.4亿吨、可采储量1亿多吨。
 |
大庆油田开发布局图 图-10 |
2003~2005年,油田启动实施开发“11599”工程
*,展开多学科科研攻关,着手开发徐深气田,并组织开展海拉尔盆地石油会战。到2005年底,“11599”工程如期完成,增加可采储量1.08亿吨,综合含水率少上升1.2个百分点,外围油田(包括海拉尔油田)年产量达510万吨,聚驱年产油988万吨,老区自然递减率控制在9%;徐深气田开发展现良好前景,海拉尔石油会战取得预期的成果。
截至2005年底,大庆油田共探明各类油田36个、气田油环3个、气田18个,含油面积5148.99平方千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8.838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包括溶解气)3996.95亿立方米,投入开发油田34个、气田油环1个,开发动用含油面积2424.77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49.1853亿吨、可采储量23.346亿吨;投入开发气田13个,动用天然气(气藏气)地质储量134.06亿立方米。拥有各类井66389口,其中油井40157口,注入井26232口,采气井147口,年产原油4495.1万吨,累计产油18.6579亿吨,采出地质储量37.94%,采出可采储量79.13%,采油速度0.91%,全油田综合含水89.78%;年注水量达51215.77万立方米,年注采比1.11,累计注采比1.09,累计注水102.72亿立方米;年产气25.5亿立方米,累计产气893.63亿立方米。其中,长垣外围投入开发24个油气田,累计动用地质储量4.2亿吨,投产油水井10659口,累计产油4415.2万吨;投产气井146口,累计产气21.36亿立方米。
大庆油田开发系统从事油气生产、储运销售的单位有15个,员工7.26万人;从事科技研发、规划设计、技术服务的单位有5个,员工1.6万人。
大庆油田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单位一览表 表4-1
单位名称 | 成立时间(年.月) | 专业分工与技术服务项目 | 兼设机构 | 员工数 (人) | 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 1964.4 | 油气勘探、开发规划编制及其方案设计与综合研究 | | 1576 | 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 | 1960.4 | 油田建设勘察设计与综合研究 | 国家原油大流量计量站,中石油计量测试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油田油气评价中心和流量计量仪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黑龙江省工程质量第三检测中心第三监测站 | 1664 | 采油工程研究院 | 1962.3 | 采油工程技术工艺研究及其相关产品质量检验 | 中石油采油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油气田射孔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752 | 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 2000.12 | 套管井测井、测试仪器制造、技术研发与测试服务 | | 2646 | 井下作业分公司 | 1965.4 | 油气井钻井、压裂、酸化、大修、封窜、堵水 | | 7848 |
*所谓油田开发“11599”工程,计划2003~2005年依托多学科联合攻关,增加可采储量1亿吨(实增1.08亿吨),综合含水率少上升1个百分
点(实际少升1.2个百分点),外围油田产量达到500万吨(实产510万吨),聚驱产油900万吨(实产988万吨,老区自然递减率控制在9%以内)。
|
开发系统主要生产单位一览表 表4-2
单位名称 | 成立时间(年.月) | 所辖油气田 | 面积(平方千米) | 油水井数(口) | 地质储量(万吨) | 员工数(人) | 第一采油厂 | 1960.10 | 萨尔图油田中部 | 161.25 | 10619 | 122750 | 13911 | 第二采油厂 | 1964.11 | 萨尔图油田南部 | 182.85 | 8666 | 72898 | 10033 | 第三 | 1966.5 | 萨尔图油田北部 | 118.8 | 5179 | 61290 | 6691 | 第四 | 1966.10 | 杏树岗油田北部 | 197.9 | 7748 | 53460 | 8286 | 第五 | 1972.5 | 杏树岗油田南部、太北、高台子 | 317.5 | 6036 | 32949 | 6034 | 第六 | 1973.6 | 喇嘛甸 | 100 | 4701 | 油:81471 气:99亿立方米 | 6934 | 第七 | 1978.7 | 葡萄花、敖包塔、太南、永乐 | 397.57 | 3753 | 19301 | 4130 | 第八 | 1984.9 | 宋芳屯、升平、徐家围子、永乐、肇州、卫11区块 | 396.24 | 3915 | 14100 | 3749 | 第九 | 1986.10 | 龙虎泡、杏西、齐家、金腾、敖古拉、新店、新站、龙南、新肇、葡西、他拉哈、敖南、齐家北、古龙、阿拉新、二站、白音诺勒 | 油田:246.65 气田:74.9 | 油水井:2838 气井:16 | 油:17194 气:62.38 亿立方米 | 2797 | 第十 | 1988.10 | 朝阳沟、肇源、临江、三站、四站、五站、太平庄、涝洲 | 油田:239.62 气田:183.92 | 油水井:4392 气井:53 | 油:17297 气:96.1亿立方米 | 3777 | 呼伦贝尔公分司 | 2001.7 | 海拉尔———塔木察格 | 88.89 | 615 | 10568 | 227 | 储运销售分公司 | 1999.11 | 主管原油集输、储存、计量、外输、销售 | 管理原油库5座、成品油库2座、总外输计量站2座、加油站41座 | 2005年,销售原油4560万吨,接转俄罗斯原油274.4万吨,向哈石化输油200多万吨,成品油内销35万吨。 | | 2771 | 采气分公司 | 2005.5 | 汪家屯、宋站、羊草、徐深气田的升平、兴城、昌德、汪家屯、卫深5、肇州西区块 | 289.97 | 63(气井) | 天然气1331.43 亿立方米 | 592 | 头台公司 | 1993.12 | 头台、永乐 | 76.38 | 939 | 3515 | 939 | 榆树林公司 | 1998.9 | 榆树林、卫星及升22、肇25区块 | 105.44 | 1389 | 6907 | 17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