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章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断块油田开发

第三章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断块油田开发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横跨中蒙两国,位于蒙古—大兴安岭裂谷盆地群的东部,北与布拉达林盆地相连,南与二连盆地相接,总面积79600平方千米。其中在中国境内的面积为44210平方千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西南部,属于复杂断陷沉积盆地,呈现三坳两隆的构造格局,具有构造破碎、断层发育、油藏类型多、储层相变快、岩性复杂多样、含油层系多且不集中等地质特征。油藏类型复杂,包括断鼻、断块油藏、裂缝性潜山型油藏和岩性油藏等。预测盆地总资源量13亿吨。2001~2005年,在中国境内的苏仁诺尔、呼和诺仁、苏德尔特和巴彦塔拉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6亿吨,含油面积88.89平方千米。


呼和诺仁油田地面系统平面图 图-20

  2001年起,苏仁诺尔、呼和诺仁、苏德尔特3个油田先后投入开发试验或正式开采。2001~2005年,在海拉尔地区钻井516口,基建油水井348口,建成产能52.93万吨。先后建成4个作业区、4座联合站及配套生产生活设施,架设供电线路220千米,修建油田公路282千米。2005年12月,日产油达到1380吨。
  截至2005年底,海拉尔地区动用含油面积32.64平方千米、地质储量6678.11万吨、可采储量1669.5万吨;年产油41万吨,累计产油90.8万吨,采油速度0.95%,采出程度2.11%;年注水47.5万立方米,累计注水86.7万立方米,年注采比0.79,累计注采比0.68;油田综合含水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