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设计管理
第三节 设计管理
油田投入大规模开发建设以后,每年待建项目达数百项,最多可达上千项,无法全部立项开工。需要计划部门把握投资方向,确保油气勘探与新区产建设、老区产能改造工程的前提下,按照轻重缓急梳理排序加以落实。上级批准立项的油田建设项目,则由计划部门牵头,报请主管领导进行设计审查,并经油田总设计师审签执行。
1989年10月,油田规划处始设设计管理科,行使设计管理职能。项目进入初步设计程序,设计单位和设计审查单位进行现场调研,本着既满足生产需要,又合理节约投资,确保设计方案实用性的原则,对选址选线、平面布置、地类地貌、场地标高、动迁工作量等问题,逐一落实。项目进入设计程序,进一步精打细算,如老区改造工程,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充分发挥其剩余能力,力求油气集输、水电调配系统等满负荷运行;新区待建项目设计,尽量依托临近已开发区电力、站库、道路等系统,节省的资金部分用来改善生态环境(如造林、恢复植被)。同时,贯彻“三保三压缩”方针,保生产项目,压缩非生产性项目;保效益好的项目,压缩效益差的项目;保事关油田长远发展的项目,压缩无关紧要的楼堂馆所建设项目,优化投资结构。
1990年代,油田出台《地面工程建设设计规定》《联合站自控技术要求》《油田道路工程要求》《工业配套及房屋维修项目建设设计标准》《非金属管道等配套设计规定》《地面建设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采油工程总体方案设计管理条例》等23个规范性文件,为优化设计、节省投资,降低成本提供了依据。
1999年,油田设计管理贯彻ISO9001标准,规范设计审查工作,开始将咨询与审查、审查与协调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油田设计主管部门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进行审查,搞好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的现场协调,将建设单位的意见与设计任务书的批复意见、规划方案的审查意见三者结合起来,依据设计规范、标准进行审查。2000年,油田加强设计审查“文本化”管理,改进工作流程,确立“建设方预审查—咨询部门专家审查—建设方、设计方、管理部门三结合审查—设计调整—油田公司终审—油田总设计师审批”的设计审查程序。
2003年,修订完善《地面工程建设设计规定》,出台《联合站自控技术要求》、《油田道路工程技术要求》等23个设计规定,为优化设计、节省投资、降低成本提供制度保证。
2004年,油田开通设计门户网站,初步完成大庆长垣地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GPS控制网建设,实现地面工程数据资料共享。创办《石油经济信息简报》,为专业人员了解并交流信息提供新的平台。
2005年,油田公司出台建设项目设计审批管理实施细则》《建设工程设计技术审查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油田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单、设计联络单的通知》等设计管理文件,进一步规范设计审查程序,加大基建项目设计审查力度,设计审查工作基本覆盖油田自筹资金建设的所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