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生产操作人员培训

第三节 生产操作人员培训


  1986年,员工培训侧重于补习高中文化和中级技术。到1989年,全油田有1172人参加文化学习,有3915人参加中专技术学习,达标毕业人数累计达2021人,有187名员工晋升为技师。同年,举办大规模职工技术大赛,参赛职工达1.96万人,选出厂级技术能手5649人,授予65人局青年技术能手称号,其中部分人代表大庆参加全国石油系统青工技术大赛,有13人获得技术能手称号,5人取得工人技师合格证书。此后,按届举办技能竞赛,重点设钻井工、射孔工、采油工、作业工、测试工、输油工、电工、焊工、钳工等技术比赛项目,授予优胜者“技术能手”称号,并规定获技术比赛前三名的中、高级工可破格晋升为技师。
  1990年,技术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分级举办技术等级培训班1814期,培训职工8.16万人;举办专项培训班228期,培训职工1.02万人。经逐级考核推荐,评选首批高级技师21人,由中石油总公司授予其资格证书。同年,大庆油田被国家教委、劳动部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加大员工培训力度,鼓励全员创新

  1994年,劳动用工开始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与之相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实行“按需培训,协议招生”,招生纳入油田用工计划,毕业生达到五级工水平,则优先分配;其余学员纳入数据库,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淘汰下来的调整专业,重新补课。
  1995年,大庆油田成立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下设26个专业技能鉴定站,全面开展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1997年,员工强制性普及高中教育计划开始实施,新录用工人经培训,均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1999年,油田所属各职业技能鉴定站均取得国家级技能鉴定单位资质,承担全国石油系统电泵采油、生产测井、钻井、管道、泵站、电力电缆、供电、供水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根据技能鉴定需要,油田组织编写工种理论教材297套、工种技能项目教材291套,开发工种题库306个;选聘兼职考评员2500人,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年内完成技能鉴定10.5万人。从此,职业技能鉴定结果,成为确认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助理技师的主要依据,并同上岗资格与薪酬挂起钩来。开展常规性的技师评聘工作,对优秀的高级工先培训后考核,达标则破格聘为高级技师。同时,建立“考评和聘任分开,聘任和需求结合,需求和发挥作用统一”的技能人才管理体系,逐渐形成“评聘有目标,层层有责任,用人看业绩,待遇凭贡献”的激励约束机制。
  2000年以后,油田人力资源部以建设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员工队伍为目标,完善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员工培训开始分类分级组织实施,培训内容注重实用性,培训方式更趋个性化。组建公司、厂(分公司)两级培训师队伍,编写主体工种教学大纲,完善教材体系,培训生产操作人员,员工人均年培训时间约11天,年均全员培训率逾98%。
  2003年,员工培训以建设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员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为目标,完善管理体系,整合资源,构建由勘探、油藏等5个专业公司级38人、厂(分公司)级192人组成的培训师队伍,编写出5个主体工种教学大纲,完善教材体系,全年培训员工83968人次,其中生产操作人员52669人次,员工人均培训11天,全员培训率达98.2%。
  2004年,优选20名作业工,经过强化培训,参加全国石油石化行业技能竞赛,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优秀选手”称号,并获团体第二名。开展资格认证培训,培训司炉、火电焊等10个特殊工种员工7279人。
  2005年,进一步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实施个性化培训,组织123名矿(大队)负责人和123名小队级干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选拔优秀基层技术骨干,进行大专学历教育,全年培训生产操作人员51478人,全员培训率达78.9%。

1996~2005年技师、高级技师评聘情况统计表 表5-6

年度

高级技师

技师

资格人数

聘任人数

资格人数

聘任人数

1996

52

51

1550

1360

1997

71

70

1551

1352

1998

63

59

1265

1155

2000

20

18

401

290

2001

20

20

358

339

2002

54

47

545

485

2003

86

84

808

739

2004

94

79

845

723

2005

90

84

826

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