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信息技术普及工作

第四节 信息技术普及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油田开始层层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班,使广大非信息专业人员学会操作微机,并应用于工作实践。1989年,信息技术普及步伐加快,全油田计算机总量增至1198台,专职计算机工作人员达1839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355人,占总数的73.7%;具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分别为112人、418人和873人;软件开发人员784人,硬件维护人员214人,操作人员509人,另外还有其他各类人员2500多人使用各类计算机。1990年,全油田有66人通过国家计算机水平考核获资格证书,占全省获资格证书人员总数的50%。1992年,落实中石油总公司“推广一批,开发一批,研究一批”的总体部署,完成软件开发1122项,完成计算机实时检测控制项目14项,在总公司1993年软件成果展览交流会上,石油管理局有8项成果获一等奖。
  1995年,石油管理局机关处室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实现人手一套微机,并实现全油田联网,在软硬件兼备的条件下,可全局性应用。1998年,油田举办首届计算机大赛,参赛选手逾7000人。2000年,举办企业网应用大赛,赛程历时8个月,共设置8个比赛项目,4600多名参赛选手共展示各类应用信息成果3200多项。
  2001年,油田开通100M互联网信道,使互联网访问速度进一步加快。通过办公、文秘系统的应用,实现各类文件网络签发传递;生产报表从单井数据到采油队、矿(大队)、厂(分公司)乃至油田总部逐级综合报表的生成与传输,全部网络化。到2002年,油田实现各类人、财、物数据网络传递,并可自动形成报表;各专业普遍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有关专业技术会议均借助多媒体技术,快速、直观、生动、逼真地进行技术成果展示和工作汇报。
  2005年,油田公司组织信息、勘探、开发系统的专业人员,在全面总结“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工程规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