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2018年,黑龙江省气温偏高、降水特多。年内,春季至初夏干旱,夏季台风、暴雨洪涝,秋季早霜,冬季暴雪、严寒等给全省农业、交通等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662.7毫米,比常年偏多26%。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6.1毫米,比常年多3%;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81.2毫米,比常年多2%;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42.2毫米,比常年偏多30%,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秋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26.3毫米,比常年偏多40%,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10位。全省年平均气温为3.5℃,比常年高0.5℃,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7位。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19.2℃,比常年偏低2.2℃,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8位;春季全省平均气温为5.7℃,比常年高0.9℃,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9位;夏季全省平均气温为20.9℃,比常年高0.4℃;秋季全省平均气温为5.2℃,比常年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3位。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463小时,比常年偏少54小时。全年共有3项气候记录出现极端情况,7月平均气温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夏季降水特多,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秋季气温特高,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3位。2018年主要气象灾害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暴雪、早霜、严寒。总体来看,2018年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及极端气候事件与最近几年相比较多,作物生长季光、温、水时空分布较好,阶段性干旱和9月上旬黑河、齐齐哈尔北部、富锦、宝清等农区出现早霜,对农业生产不利,其它大部农区初霜冻偏晚,对作物成熟和农业生产有利,总的气候条件属于较好年景。
(王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