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文明创建
召开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座谈会、全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经验交流会。制定《创建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积厚培实乡村文化的实施意见》。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化惠民乐民、公共服务优化等四大工程。开展“德礼满龙江”道德实践活动,评选“龙江好人”310人,2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龙江森工集团文明森工、美丽森工、诚信森工、和谐森工、德善森工建设获实效,旅游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举办“新时代龙江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动员全省80余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保持全国前列,依托“邻里守望暖心龙江”“爱心6+1”等品牌活动开展志愿服务47万余次,年服务超1亿小时。“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经验在全国交流。启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贯穿融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注重融入结合,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工程,组织开展以“德礼满龙江”为主题的“遵德守礼”网络微信道德礼仪、文明建设知识竞答活动,开展首届“龙江好母亲”评选,推出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女性代表。七台河市打造“红色抗联小镇”,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鹤岗市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进”宣讲活动;省交通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教育月”活动;哈尔滨铁路局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870余处。注重典型选树,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开辟“龙江好人”专栏,集中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举办寻找诚信人活动,王静贤、姜庆珍等分别获得重信守诺奖励资金5000元。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310人荣获“龙江好人”称号、2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举办“新时代、新作为、新风采”演讲大赛100余场次,2万余人参加。开展礼遇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活动,为生活困难全国道德模范争取中央帮扶资金25万元,为12名生活困难的省级道德模范提供帮扶资金10万元,捐赠电视机等物资价值5万元。齐齐哈尔市开展“德礼满鹤城”宣传活动和“鹤城道德楷模”评选活动;佳木斯市开展“学习道德模范争做身边好人”微电影巡演活动;绥化市组织开展“德润都城地”首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注重补齐短板,精神文明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新业绩。中央文明办《精神文明简报》刊登黑龙江省《补齐精神短板助力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省委书记张庆伟给予批示肯定。黑龙江省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等10余条信息被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采用并刊发。组织开展中省直机关面向贫困地区“送温暖献爱心”闲置物资捐赠活动,有138中省直单位捐赠物资42000余件。组织实施全省“100个爱心屋”扶贫示范项目,已建成36个,计划三年内全部建完。2018年9月21日,张庆伟深入拜泉县团结乡上升村调研考察时,对“爱心屋”项目做出重要评价,指示这项工作要做实、作准,成为架起党和老百姓的桥梁纽带。全省各地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情暖乡村”志愿服务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型演出和培训辅导。鸡西市组织开展“扶贫扶志”、乡风文明“六个百”文化惠农行动;七台河市在各乡(镇)村屯建立“三公开栏”,开展惠农政策、农村低保、新农保、扶贫政策等宣传;团省委开展“弘扬时代新风助力脱贫攻坚”新时代好青年寻访活动;省妇联投入510万元扶持145个巾帼精准扶贫基地,为684名建档立卡贫困患病妇女每人发放1万元救助金;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317个贫困村文化广场建设,对20个国贫县314个行政村安装文化器材。注重文化传承,“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取得新成效。开展“文明过节·美在龙江”微信传递活动,参与群众1522914人次,浏览量240余万次;与省民政厅共同开展“绿色祭奠·文明缅怀”主题活动,全省各地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最美七夕·幸福乡村·爱满龙江”和“守望乡愁·共度中秋”主题系列活动。团省委开展“清明祭英烈”网络活动,引导群众文明祭祀;哈尔滨市开展“百年老街端午情印象中华巴洛克”“守望乡愁”暨“魅力哈尔滨”中秋文化节主题晚会等节庆活动;牡丹江市组织2000余人参加“德礼尚俭·文明七夕”大型公益集体婚礼。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中直媒体播发黑龙江省端午节活动消息。
志愿服务建设 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召开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传达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推进会精神。对“全省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进行调整和充实,建立并完善省、市(地)、县(市、区)三级志愿服务协调小组网络化工作格局。组织2018年度全省志愿服务工作测评考核,其中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鸡西市名列市(地)前三名,税务、文艺、巾帼志愿服务总队名列专项组织前三名,哈尔滨市南岗区、鸡东县、哈尔滨市平房区名列县(市、区)前三名,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名列高校前三名。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来黑龙江省专项调研志愿服务时,对黑龙江省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指出“黑龙江省发展志愿服务站位准确、不忘初心、切中要害,坚持理念创新、组织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多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黑河市制定下发《黑河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工作安排》。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组织各地集中开展了以“友爱互助·暖心龙江”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协调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录制播出《身边的雷锋》专题片。深入开展“邻里守望暖心龙江”“爱心6+1”“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等省级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全省13个市(地)同步开展“文化志愿情暖乡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团省委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输送西部支教志愿者219名;省森工总局重点打造“小绿叶”森工志愿服务品牌;省农垦总局开展“友爱互助·暖心垦区”志愿服务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黑土情·龙江志愿者广东行、四川行”等系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化。开展全省“最美交通人靓丽风景线”交通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宣传活动。开展全省“志愿者之歌——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原创主题歌曲征集推广活动”,哈尔滨市推荐的《意气风发的志愿者》获一等奖,将获奖歌曲向中央文明办推荐。编辑出版《爱心涌动——龙江志愿之歌》,宣传推广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先进事迹。齐齐哈尔市集中开展“万名志愿者当先锋文明城乡建设我先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团省委打造“情暖童心”“暖冬行动”“阳光行动”“助力夕阳红”等全省性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省总工会开展“金秋助学”“就业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信息化。召开全省志愿服务培训座谈会,全省各市(地)、系统、有关部门及各试点县(市、区)具体负责人参加培训。“黑龙江志愿服务平台”注册志愿者总数376万人,志愿服务注册率达35.08%,年志愿服务时长12662小时,年人均服务时间33.68小时,专项志愿服务团队62095个,地区志愿服务团队27027个,全省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76098项,年服务总时间超过1亿小时。开发志愿服务移动端的活动发布、管理、签到和服务对接等功能,将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平台和“龙江志愿”微信服务号双轨运行。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希望工程,创新工作方式,开辟工作载体,促进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清明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的通知》,开展以“清明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优秀童谣征集传唱活动,收到报送的原创童谣287首,向中央文明办推荐70首。举办“新时代龙江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全省80余万名中小学生参与评选,评选出“新时代龙江好少年60名”。组织开展明德守礼“六个一”读书征文活动,收到各地推荐上报的征文作品283篇。鸡西市组织开展“追梦新时代童心向党”歌咏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鹤岗市开展“六个一”微电影、微视频、校园情景剧等创作、评比和展示活动;黑河市开展第23次中俄少儿“六一”互访活动,480名中俄少年携手欢庆节日,累计互访21110人;大兴安岭地区组织“六个一”微视频创作和网上展示活动。进一步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将中央文明办分配黑龙江省的28个项目指标拿出15个分配给国家级贫困县乡镇中心小学校,占比达53.6%。截至2018年底,中央项目与省级项目总数已覆盖82.6%的国家级贫困县乡镇。2018年10月上旬,在鹤岗市组织2018年度新建项目校长培训,为实现黑龙江省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奠定基础。组织各级文明办对2016年以后建设项目的档案资料进行重新录入,为260所省级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官争取年度运转补助资金,保障省级项目学校少年宫持续正常运转。哈尔滨市举行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鸡西市开展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示展演活动。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修改完善《黑龙江省高校文明校园评价细则》和《黑龙江省中小学校(中职)文明校园评价细则》,开发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系统软件。开展全省“文明校园巡礼”集中宣传工作,对黑龙江省8所获得“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的学校进行集中宣传,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刊发宣传报道稿件300余条。黑龙江省《坚持“五个注重”,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水平》在全国中小学校文明校园创建调研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大庆市《传承铁人精神,创建文明校园》经验在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简报》刊发。
网络文明传播建设 运用“文明龙江”微信平台开展《聚文明力量促乡村振兴》《志愿者之歌》等主题宣传活动,全年推送稿件1300余篇,关注粉丝32.2万人。开设《文明旅游在龙江》《传承红色基因·我和国旗合个影》等多个专题专栏,月发稿180余篇,成为各地学习宣传交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牡丹江市开辟“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专栏,常态播报文明动态;大庆市开展“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活动,曝光不文明行为100余例;绥化市依托绥化网信微信公众号,开展“点赞道德模范·携手共筑文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