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深化全省共青团改革

深化全省共青团改革


  优化领导机构运行机制 推动团的各级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调整人员构成比例,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团省委机关干部担任团省委常委由过去5名减至2名,将其余名额调整到市(地)、高校和企业,较好调动各方积极性。选任团省委机关挂职干部10名、兼职干部8名,团省委书记班子和机关干部的挂职、兼职干部比例分别达到33.3%、32.7%。对全省市县两级共青团改革推进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察,省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听取贯彻落实《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改革方案》督察情况汇报。
  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 全省13个市(地)全部出台共青团改革方案,76%的团市(地)委完成改革方案中要求的团的代表大会、委员会中基层和一线代表的结构比例,69%的团市(地)委完成机关内设工作部门整合调整,市(地)团委全部配备挂兼职干部。全面启动以解决基层“四缺”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县级共青团改革。
  统筹青联、学联、少先队改革向纵深推进 召开省青联十二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省青联改革工作,省青联先后制定出台《黑龙江省青联委员履职规范(试行)》《黑龙江省青联委员年度考核办法》《全国青联委员推选办法》《黑龙江省青联委员遴选办法》等制度,委员履职能力不断提高。联合省委教育工委开展全省高校共青团改革推进落实情况专项调研,对全省高校学生会现状、学生社团情况进行调研和排查,进一步指导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少先队改革,召开了省少工委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完成省少工委委员增选工作,基层委员占比超过50%,对市(地)少工委换届和委员增选作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