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阿城区

概况


  阿城区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东南方向,辖区面积2448平方千米。总人口23.12万户、54.45万人。辖4个镇、15个街道办事处。
  2018年,阿城区地区生产总值3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一产业增加值1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3.0亿元。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改革,办理权证管理业务1250笔,流转土地2.45万公顷,抵押贷款累计5.2亿元,确权登记颁证通过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验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110个村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分配股权35万份,成立经济合作社109个、股份经济合作社2个,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划定6.45万公顷粮食生产功能区、1.91万公顷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化调整种植结构1.1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64万吨。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有新型经营主体1920个、家庭农场116个和农业龙头企业40家。承办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现场观摩活动,4个大类10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抽样合格率100%,4个镇(街)被确定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山东秋强米业有限公司一期、哈尔滨信诚玉泉山养殖有限公司建成达产,北大荒农产品配送中心复工建设。落实全天候秸秆禁烧要求,建成秸秆压块站33个,秸秆综合利用率75%。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清河行动,整治黑臭水体,投入3199万元实施马家沟3.1千米护坡升级和堤岸硬化绿化,综合治理城南沟、马家沟和阿什河“两沟一河”整体环境。惩处侵占水域岸线、擅自排污和私挖乱采等生态违法行为,建设截流管线14.7千米,疏浚河道220千米,关闭拆除违法排污口7处。
  发展钢铁冶金、水泥建材、绿色食品和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总量6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2%,增加值增长72.3%。新签约项目29个,签约总额224.1亿元。22个超1亿元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复)工,实现投资16亿元。黑龙江建龙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40万吨热轧特殊钢项目建成投产,冀东水泥黑龙江有限公司日产7200吨熟料、哈尔滨宏伟玻璃制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生产线和哈尔滨同创伟业商贸有限公司青岛啤酒物流园等项目投产达效,省建设集团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黑龙江省中信路桥材料有限公司市政材料、哈尔滨国金供销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循环产业基地、哈尔滨中兆迪康电梯制造有限公司等项目取得进展,青岛啤酒(哈尔滨)有限公司、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食品企业产值提高,盘活哈尔滨金禹环保表面工业园科技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元硕碳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闲置资产。
  接待游客53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旅游营业收入29.7亿元,增长18%。建设现代服务业项目,完成美丽岛温泉水世界二期主体工程,盛邦基业集团松峰山景区开发、中青旅文旅小镇项目完成签约,海方集团玉树林园、中超古今情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大金都体育欢乐谷、东方国际汽车运动中心建设,中康集团金灵寺、温泉康养区项目完成规划设计。推进金上京遗址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修缮阿城区清真寺、么统领(也作幺统领)故居遗址,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二级馆。加强重点景区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金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十一”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量超过往年。
  加强城乡绿化、卫生保洁和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新建站前广场、金泉路、金福路和金源世家北路,完成中都大街、牌路大街南段、体南路、四中东路和会宁路南段等道路改造,哈牡客专阿城北站广场及连接道路完工,优化城区路网格局。维修主次街路、巷路158条12.5万平方米,硬化村屯道路47.9千米,改造危桥9座。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19个。改造供热管网19.5千米,分户改造21.7万平方米。
  财政民生支出1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6%。落实帮扶计划749项、扶贫措施3010个,实现整体脱贫。改造危房141户,新建饮水安全工程50处,152名贫困学生零费用就学,免费体检1246人,发放小额贷款1450万元,帮扶302名贫困群众就业;投入319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城镇新增就业603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7%。发放城乡低保、城市低困和残疾救助等保障性资金6182万元。红星中心校、金源小学、少年宫剧场投入使用,加固维修教学楼10栋,撤并教学点20个,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事业发展得到国务院督导组肯定。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群众就医费用下降3.2%。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社会保险并轨运行,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成立阿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9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推进以“强区放权”“互联网+政务服务”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落实省、市下放事权173项,实现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647项,开通网上办理事项642项,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633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