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

农业


  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64亿元(含北兴农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增加值21.52亿元,增长8.1%;林业增加值2.79亿元,增长3.4%;畜牧业增加值6.29亿元,下降2.5%;渔业增加值0.45亿元,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0.1%。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6万亩,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面积31.1万亩,粮经结构比为88:12。全市粮食产量17.055亿斤,比上年增长3.8%。其中,水稻产量2.51亿斤,玉米产量13.81亿斤,大豆产量0.68亿斤。特色经济作物面积30万亩,有白瓜籽、杂粮杂豆、高钙菜、棚室葡萄、小毛葱、万寿菊、甜叶菊、蓝靛果等品种,初具规模的特色基地有勃利蓝靛果、宏伟白瓜、三胜杂粮杂豆、长兴特色蔬菜、吉祥小毛葱、联友黑甜甜葡萄、东风木耳等。新建棚室405.1亩,总量4240.2亩。茄子河区和勃利县引进东农大豆252品种、水稻428和唯农301品种。勃利县与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合作,开展黑大“冠”系列油豆角种植实验示范工作,落实新品种豆角种植大棚7栋,种植面积总计2100余平方米,产量高于普通品种,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在金沙新区进行25亩近70种宿根性野菜基地化仿野生及驯化栽培试验示范,完成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山野菜种质资源圃建设,共计迁地定植各种野菜100余种,面积5亩,为全市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大力发展蓝靛果、红树莓、大榛子、核桃楸等林果(浆、坚果)生产,进一步扩大红松坚果林种植规模,全市红松坚果林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有机大榛子面积由上年的0.5万亩发展到1.51万亩;蓝靛果人工栽种面积不断扩大,累计达2.1万亩;沙棘、高钙菜等绿色有机果蔬2362亩;食用菌6662亩、7500万袋,木耳产量4811吨。
  全市全年肉类产量4.16万吨(含北兴农场,下同),禽蛋产量为0.86万吨。黄牛及肉牛存栏2.96万头,生猪存栏18.52万头,羊存栏9.06万只,家禽存栏228.18万只,奶牛存栏798只。生猪出栏30.19万头,牛出栏2.88万头,羊出栏13.37万只,家禽出栏571.24万只。全市专业养殖户(备案)246家,规模养殖场(农业部标准)142家。天兆牧业百万头生猪项目签约落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9个,五方种猪、大森林、大兴牧业、百胜奶牛、光大牧业5家为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建成饲料加工企业6家,生产能力5万吨,屠宰加工厂9家。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升。推进建设1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试验示范基地,尚品菽有机酱油、春力豆制品、三胜杂粮等绿特色食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市绿色食品标志达62个,有机食品标识36个,地理标志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42个。绿色食品认证面积90亩,元公害食品认证全覆盖。有机绿色食品企业32家,年设计加工能力70万吨。重点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及蔬菜、食用菌、粮食作物、水产品等普通农产品,以种子、农药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加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企业及合作社共128个。利健蓝靛果花青素提取、乐宝红豆皂苷饮品、康草堂北药深加工等项目投产运营。兴粮3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中瑯生物5万吨衣康酸10万吨葡萄糖酸钠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7个、家庭农场338个(4个省级家庭农场)、种植大户720户、养殖大户92户、农民合作社992家,其中47家列入市级规范社,9家农民合作社被评为省级规范社,3家合作社评为国家级示范社。成功举办鲁吉黑调味品年会,大米网七台河馆入驻企业42家。
  观光休闲农业快速发展。龙谷农业科技园、田园音乐葡萄小镇、禹森薰衣草庄园等田园综合体项目进展良好,农业科技支撑效果明显。全省农业大数据示范点落户七台河市,金沙农场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青山乡田园音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
  全市养鱼水面积达8.7万亩,比上年增长2.35%。其中,水库面积77230亩,池塘面积9770亩。水产品产量达522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