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农村病区水源工程

第一节 农村病区水源工程


  一、农村病区机电井

  (一)机电井工程设备


XQZ泵系反循环钻井机

  20世纪70年代,全省农村病区和缺水地区把打机电井提取深层地下水,作为改水与解决饮水困难的主要措施。机电井工程包括水源井、抽水机泵、输配电线路、供水压力罐、井房等工程设备。农村改水与饮水水源井的井深,是根据井位地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确定的。1980~1989年,省内因为缺少钢材,井壁管的结构多为素混凝土管。1990~1999年,井壁管多采用钢筋混土管或铸铁管。2000年,井壁管全部采用5毫米厚的钢板卷管。2001~2005年,各地井房建设有了统一标准。全省规定井房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一律砖混结构。机电井抽水设备、输配电线路及水处理设备等,则根据各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二)改水与饮水井工程建设
  1986年,全省农村改水与饮水工程建设投资612万元,新打机电井863眼,由于先期打井工艺水平较低、井管材质差、损坏严重等问题,当年报废井2221眼,报废大于新增。全省机电井眼数下降到10423眼。其中,改水井3247眼、饮水井7176眼。1987年后,随着投资和原有机电井报废的变化,每年全省农村改水与饮水机电井眼数随之增减。1991~1992年,全省每年农村改水与饮水机电井眼数都上升到1.20万眼以上。1995年,全省改水与饮水机电井眼数下降到1.05万眼。1998年,全省农村改水与饮水工程建设资金增加到2512.9万元,机电井增加到1.17万眼,2000年达到1.25万眼。2001年,全省农村改水与饮水工程列入国家农村饮水解困投资计划,投入资金1.65亿元,机电井眼数猛增到1.29万眼。到2005年,国家共投资11.55亿元,扣除报废井后,农村改水与饮水机电井净增加6853眼。其中,改水井1247眼、饮水井5606眼。2005年,全省农村改水与饮水机电井达到1.93万眼。其中,改水井5675眼、饮水井1.36万眼。

2005年黑龙江省农村改水与饮水井建设情况表 表6-14

单位:眼

市(地)

 

其中

市(地)

合计

其中

合计

改水井

饮水井

改水井

饮水井

合计

19303

5675

13628

 

 

 

 

哈尔滨市

3712

620

3092

鸡西市

864

237

627

齐齐哈尔市

3921

1004

2917

双鸭山市

371

67

304

牡丹江市

1392

324

1068

伊春市

269

82

187

佳木斯市

818

238

580

七台河市

330

85

245

绥化市

3379

963

2416

鹤岗市

181

16

165

黑河市

701

255

446

省农垦总局

1401

219

1182

大庆市

1680

1463

217

省监狱局

112

25

87

大兴安岭地区

172

77

95

 

 

 

 



  二、引泉池

  1966年,为解决农村地方病区改水饮水问题,延寿县柳河公社因地制宜地创建了引泉池工程。即利用承压地下水形成的山泉和有利地形,采用修建截水墙、蓄水池等方法,把山泉水集中拦蓄起来,通过输配水管道由高向低和用水户自流连接。其优点是工程简单、投资少、工期短,既方便又经济,深受山区人民欢迎。1986年全省在一些有条件的山区广泛推广建造引泉池56处,1990年为92处,1995年132处,2000年154处。2005年,全省达到160处。牡丹江市所属各县(市)达到118处,农村饮用水人口为6.69万人。其中穆棱市55处,受益人口为2.9万人,宁安市28处、饮用水人口为1.89万人,东宁县22处、饮用水人口1.12万人。

  三、大口井

  20世纪70年代,全省一些农村地下水埋藏深、成井难度大、又靠近江河的村屯,在江河岸边用人工打大口井,做饮水改水水源。1986年,全省农村有大口井44处,规模都较小。大口井的构造一般由井口、井筒与进水部分组成,井口径1~3米、井深一般为5~10米。井管壁为砖石结构,普遍采用沉井法开凿。有的在井位附近地势较高处修建蓄水池,用水泵抽水,通过输水管路送到蓄水池内,再通过配水管道送到用户。1987年后,各地利用国家贴息贷款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乡村连片、统一供水的大口井,即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带上几个村屯的供水工程。1988年,黑河地区德都县诺谟尔乡,把农村改水工程列入县水利建设计划,利用国家投资、银行贷款、群众自筹资金建设全乡改水与饮水工程。该乡首先建成直径4米、井深10米、井管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口井,在地势较高处修建蓄水量400立方米的调节水池,并组织群众开挖自来水管道沟槽及铺设自来水干支线管路,引水入户。1990年,大口井及供水到户工程竣工,全乡6个企事业单位、16个自然屯、1.8万人吃上改良后的自来水。2000年,全省农村大口井增至96处。2005年,全省农村大口井达到122处。其中,牡丹江市44处、黑河市28处、哈尔滨市18处、齐齐哈尔市8处、其他市(地)2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