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信息技术

第三节 信息技术


  省人民检察院信息技术工作始于1989年底。在其后的五年中,省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协助办公室统计部门率先运用计算机承担检察统计工作。随后又与省人民检察院财务部门协作运用计算机进行机关财务的管理工作。接着,省人民检察院抽调人员到全省各分市人民检察院进行计算机点对点联网,传输检察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数据和报表的处理,以省人民检察院筹建的计算机室为中心,形成了省内检察机关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1994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建立全国检察机关计算机信息网络,以提高检察机关的统一协调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办案效率和工作效率,实现数据、通讯和办公自动化。省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此项战略工作任务,投资近百万元,在原有计算机室的基础上,开始筹建省人民检察院的信息中心。
  1995年初,省人民检察院正式发文,成立微机通信管理中心,由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管理。微机通信管理中心开始工作后,首先尝试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部分省、市人民检察院进行联网、运行,然后指导全省各分市人民检察院和有条件的基层人民检察院先行一步,建起自身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并实施与全省和全国检察机关联网。
  当年,在全国检察技术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工作由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具体管理的要求。黑龙江省各级人民检察院认真落实。
  1996年初,省人民检察院决定,原“微机通信管理中心”改称为“信息中心”,划归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处管理。当年,省人民检察院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与各分市人民检察院及部分基层人民检察院实现联网。软件的开发应用工作在原来开发应用的统计、财务、法规库等系列软件的基础上,又安装调试了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的控申举报工作软件和省人民检察院机关干部工作管理软件。通过信息中心技术人员的努力,及在实际工作中的探索、应用,提高了省人民检察院相关处室办案和办公效率。
  1997~1999年,黑龙江省各级人民检察院进一步强化检察信息微机化、网络化建设工作,加大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科技含量。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积极筹措资金,购置微机、网络设备,做好物资保障;积极选调人才,充实技术力量。省人民检察院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200余万元建成机关局域网。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相继建成计算机局域网,建立起各自的信息中心枢纽,连接到各个业务、综合工作部门,为办公、办文、办案、领导决策提供实用、成熟、较先进的检察信息指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初步实现办公现代化。在此期间,省人民检察院适时举办全省检察机关计算机技术人员培训班,受训人员达168人(次),进一步推动全省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
  2000年,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省人民检察院及4个分市人民检察院建成计算机局域网;帮助全省基层人民检察院中的多数院配备了计算机、复印机或传真机等。省内多数基层人民检察院之间,可进行计算机网络与网络间、网与点间的信息传输。当年,全省检察机关科技强检投资总金额1054万元,其中,省人民检察院投入230万元,分市人民检察院投入425万元,基层人民检察院投入399万元。有5个分市人民检察院和11个基层院建成计算机局域网,全省基层人民检察院中80%的院配备了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省内有133个院可进行计算机网络与网络间、网与点间的信息传输。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科技强检工作步伐的决定”下发后,省人民检察院立即向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转发该文件,成立了省人民检察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检察技术处。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处的处长、主管副处长和信息中心人员分别被确认为省人民检察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或为该办公室工作人员。全国检察机关科技强检工作会议召开后,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调整工作部署,明确要求各分市人民检察院、有条件的基层人民检察院明年上半年要建成本院的局域网,达到院内每个科室都有一台微机;每个分市人民检察院有一套多媒体示证系统;各级人民检察院配备的摄影机、照相机要数码化;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一、二级网专线建设目标要按时完成,等等。又以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省人民检察院各业务部门应担负的任务。省人民检察院下发《黑龙江省检察系统科技强检(三年)建设规划》,对全省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的项目、技术、人员配备要求、培训计划以及领导责任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省人民检察院机关再次投入250余万元,启动计算机网络二期工程。增加计算机布线点150个,达到院内每个办公室一个点以上;增加100余台终端设备;主机房增加pc服务器1台,达到信息设备双机备份。整个网络经调试、试运行后,在给全省检察政治工作会议做网上公文流转演示时大获成功,受到好评。同年还设计了大要案指挥系统框架结构,购置了部分设备。在省人民检察院的推动下,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强化科技强检工作。齐齐哈尔市人民检察院筹划资金90余万元,在省内率先建成计算机局域网。大庆市人民检察院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标准要求,加大投入,完善装备。省人民检察院及时总结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带动了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双鸭山、鸡西等分市人民检察院的科技强检工作。鹤岗市东山区人民检察院、佳木斯市东风区人民检察院等11个基层人民检察院的领导,认识高,行动快,走在省内信息化建设的前列。省人民检察院举办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应用软件培训班57期,培训450人(次)。各分市人民检察院也相继办班培训4100人。省人民检察院于12月召开全省检察机关科技强检工作会议,贯彻全国科技强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
  2001年,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强检会议精神,先后成立以本院检察长为组长,主管副检察长及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科技强检领导小组,把科技强检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根据《黑龙江省检察系统科技强检工作(三年)建设规划》的要求,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得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和认可,最大限度的筹措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各项资金。大庆、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等分市人民检察院积极争取和自筹,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上均在150万元以上。至此全省信息化建设上资金已达2205万元。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完成了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一级专线网(最高人民检察院至省级人民检察院)的开通、测试、调试工作。运行较好,成功地参加了两次全国检察机关政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制定了省人民检察院与各分市人民检察院的二级专线网的建设方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全省检察机关二级专线网加入政府网的建设,其建设进展将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规划实施。省人民检察院筹集二级专线网建设资金600余万元,各地市人民检察院也积极筹集二级专线网建设所需资金。加快了全省检察机关计算机局域网建设的步伐。据统计,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鸡西、双鸭山、哈铁、七台河、农垦9个分市人民检察院已建成局域网,佳木斯、黑河等市人民检察院正在建设中;有41个基层人民检察院建成了局域网,占基层人民检察院总数的22.4%,10个基层人民检察院正在建设中。全省检察机关局域网建设布点2185个,计算机2384台(不含“586”以下机种)。大庆市检察机关拥有计算机达340台,走在全省检察机关的前列。建立了检察机关的因特网站,开辟检务公开、检察宣传工作的新领域。全省检察机关中省人民检察院、大庆市人民检察院、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检察院、阿城市人民检察院、佳木斯市桦南县人民检察院、伊春市美溪区人民检察院等7个院开通自己的因特网站,公布检察工作动态、开展法制宣传、预防职务犯罪,接受社会监督,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应用了Lotus办公自动化软件,提高办公效率。省人民检察院及部分已建局域网的各分市人民检察院和基层人民检察院试运行Lotus应用软件,反响良好。省人民检察院利用Lotus软件开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局域网办公系统(Notes邮件)的加密信息(绝密除外)的传输项目,实现了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络上各单位、个人的加密邮件互通,并且可随时浏览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所登载的所有信息内容。省人民检察院还对机关各处室微机工作联络员(各处室指定人员)进行了培训。由他们再培训本处室人员,加快了推广使用软件的步伐。
  2002年,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213”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全省科技强检三年建设规划的总体部署,省人民检察院下发了《2002年黑龙江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实施意见》。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上述文件精神,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狠抓落实,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阶段性跨越式发展。各分市人民检察院(除鹤岗市人民检察院、省人民检察院林区分院正在建办公楼外)都建成了本院的计算机局域网;有76个基层人民检察院建成了局域网。有21个市县人民检察院开通了自己的因特网站。二级专线网建设在全省分市人民检察院全面铺开,建设进度随政府网平台搭建进度同步进行。全省有1100名干警参加9月份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854名干警取得一级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如期完成最高人民检察院“213”工程的要求。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总投入达到3500万元,其中二级专线网建设资金已到位750万元。省人民检察院机关对通讯机房进行了数字化改造,更换数字程控交换机,增加容量,配备网管系统,增加电话计费系统,实现宽带上网,满足一、二级专线网的需求,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办公室电话实现“一机三用”功能。省人民检察院机关电子阅览室面向全院干警开通。10月,信息中心又对院机关局域网上应用系统进行重新改版,使用新的信息发布系统,重新设计各处室主页,达到内容新颖,栏目清新、美观、大方又庄严的效果。在加大网络建设的同时又加快了视听侦查设备的投入,许多基层人民检察院都投入15万元以上,配备“三机”(功能监视机、非线性编辑机、手提复印机),为明年三级网(分市人民检察院至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都把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的能力作为现代化检察官的必备能力之一,纳入日常干警考核程序。9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有1100余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干警的微机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把上网办公作为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解除“文山会海”提高办公效率的重要手段。开展网上信息简报浏览、工作请示汇报、讨论案件、文件传输等。在建网的同时注重软件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全省已使用法律法规数据库(NT版)、办公自动化系统(OA)、案件管理系统、全文检索系统和举报电话受理系统。一些基层人民检察院开始试行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办公的整体效能。全省检察机关启动二级专线网和基层人民检察院局域网建设,出现了计算机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省人民检察院及时下发黑检政发[2002]76号文件,要求各分市人民检察院积极选配人员,每个院至少要有2~3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基层人民检察院至少也要有1名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传统的办案方法、手段不能适应检察工作发展的需求,必须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办案服务。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围绕这个重点,充分利用监控、多媒体示证、测谎等技术为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运用多媒体示证系统,提高出庭支持公诉水平。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技术部门与公诉检察部门密切配合,70%的分市人民检察院出庭公诉运用了多媒体示证系统。1月,七台河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的第一起涉外人员(韩国人)制造毒品案件中,在法庭上采用多媒体示证。该市人民检察院当时还没有多媒体示证系统,计算机技术人员经多方努力,在极短的时间里学习完成了多媒体示证系统的制作。在法庭示证时,有效地揭露犯罪,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运用测谎技术为侦查部门提供侦查方向。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把心理图谱测试仪(测谎器)用于办案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齐齐哈尔、佳木斯两市人民检察院是测谎技术应用较早的院。齐齐哈尔市人民检察院由于测谎工作取得突出业绩,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设为生理心理测谎测试研究实验室,在省内及国内司法系统具有一定知名度。全省年内共进行测谎办案16件30人,准确率达100%。特别是龙江县和梅里斯区公安分局在承办的2件杀人案时,在既无书证又无人证的情况下,该市人民检察院测谎人员仔细寻找切入点,科学编制测谎试题,从测前谈话入手,得到科学的数据和真实的结论,使2件杀人案件顺利告破。
  2003年,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第十一次全省检察工作会议精神,以信息网络化建设为重点,加强领导,科学筹划,全力推进,狠抓落实。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资金总投入近6000万元,有15个分市人民检察院开通二级专线网,实现专线电话、数据传输功能。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全部完成计算机局域网建设,省人民检察院推进基层人民检察院局域网建设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转发。网络应用工作得到加强,83%的基层人民检察院安装使用信息发布、法律法规查询和电子邮件三大软件应用系统。省人民检察院、各分市人民检察院和部分基层人民检察院实现网上办公。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黑龙江省召开全国检察机关10省市信息化建设工作座谈会,现场观摩了黑龙江省检察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竞赛;省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工作经验4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信息简报转发。为如期完成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信息化建设目标,加快全省检察机关专线网、局域网建设进度,4月,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推进基层人民检察院局域网建设大庆现场会。会上,省人民检察院与分市人民检察院签订局域网建设责任状,把基层人民检察院局域网建设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中。根据各分市人民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同阶段,省人民检察院下发了《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基层院局域网建设验收标准》等文件。通过6期信息化工作简报,通报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发展动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省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针对全省检察机关计算机专业人员短缺的实际状况,加大对基层人民检察院技术支持的力度。多次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建网、应用、培训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随叫随到,热心为基层服务。先后两次大规模的下基层,帮助安装信息发布、法律法规、电子邮件等主要网络应用软件,落实二级网建设所需建设资金。省人民检察院加大对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扶持力度,投入150万元补贴分市人民检察院二级网建设,投资100万元购置100台高档服务器装备基层人民检察院局域网。全省检察机关二级专线网建设资金筹措到位1052万元,各分市人民检察院局域网建设投资达1500余万元,基层人民检察院局域网建设累计投资达2300万元。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在狠抓局域网建设的同时,采取多渠道积极选调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努力,全省检察机关计算机专业人员由去年底的25人增加至75人。当年,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与公诉部门密切配合,在出庭公诉环节运用多媒体示证系统的技术日渐成熟。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人民检察院文检技术人员在检案中,还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文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初步开发出一套较适用文检工作的应用软件运用于鉴定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检案工作的科技含量。齐齐哈尔市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共进行测谎办案18件37人,准确率达98.7%。如协助黑龙江省公安厅侦破“119”盗窃“六·四”式手枪及24万元现金一案。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内部人作案或内外勾结作案的可能性大。确定6名重点嫌疑人和17名一般嫌疑人后,经过司法心理生理测谎测试,认定某派出所民警刘某某是本案的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对刘某某突击审讯,刘交代了犯罪事实。此案的成功告破,得到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公安部的肯定和赞扬。
  2004年,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以信息网络化建设为重点,在网络建设、应用、管理、培训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各分市人民检察院全部开通二级专线网,实现视频会议、文件数据传输功能;31个基层人民检察院开通三级网,实现网上信息数据传输;各分市人民检察院安全运行信息发布、法律法规查询和电子邮件三大软件应用系统,94%的基层人民检察院安装使用信息发布系统。76个基层人民检察院建立了电子阅览室,181个基层人民检察院均在“龙剑网”建立独立网页。全省检察机关微机数量由去年的4872台增至近7240台,人均0.83台。全省检察机关计算机专业人员由去年底的65人增加至98人。非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大幅度增长,全省检察机关信息技术人员已达221人。全省检察机关的网络建设与应用工作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充分肯定,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介绍,全省检察机关中有5个先进集体和5名先进个人在会上受到表彰。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把二、三级专线网建设作为检察机关重要建设项目,周密组织实施。在开通二级网数据传输功能的基础上,省人民检察院在视频会议和专线电话两个系统功能上重点进行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成功召开了全省检察机关检察技术、监所、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依据全省政务网平台搭建进度,制定下发了《关于启动黑龙江省检察系统三级网建设的通知》。年内,全省检察机关有31个基层人民检察院开通三级网,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累计投资3500万元。省人民检察院进一步强化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局域网应用和培训工作,制定了全省检察机关计算机专业技术骨干人员轮训方案,并科学、周密组织实施。首先对省人民检察院机关各处室内勤、全院干警、各处处长分层次培训,重点讲授信息发布系统软件的应用,力求在省人民检察院机关先行开展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应用,为全省检察机关作表率;强化分市人民检察院计算机专业骨干力量培训,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采取“跟班作业”培训的方式,每期不超过4人,一人一机、面对面授课、答疑,培训时间15天。共举办9期,培训34人。同时组织全省检察机关35名信息技术人员,分两期赴北京软件培训基地参加为期15天的高层次专业培训。是年,全省各分市人民检察院共举办48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培训班,受训人数达1086人(次);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否迅速应用起来,干警是根本,领导是关键。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为使领导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办公软件应用基础知识,信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分成四个组对参加培训的检察长实行“一对一辅导、面对面授课”,收到较好效果。当年,全省检察技术部门与公诉部门密切配合,出庭公诉中多媒体示证系统应用率在分市人民检察院达到90%。在办理全省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中普遍使用了多媒体示证系统。鹤岗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6.9”齐齐哈尔专案中,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此案,对如何收集、固定视听资料以及公诉人员在诉讼过程中如何运用多媒体示证给予同步技术支持和指导,将相关的资料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电子资料,存入电脑,以备诉讼的各个阶段使用,确保专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出庭支持公诉的效果。
  2005年,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仍把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全省检察技术信息工作的重点。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信息工作要点,结合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工作实际,确定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即重点推动“一网两库三类应用”建设,简称“123工程”。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狠抓落实,在专网建设方面:全省各分市人民检察院在开通二级专网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上,有15个分市人民检察院全部开通专线电话并进入较稳定运行阶段,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进入调试阶段。全省共有92个基层人民检察院建成并开通三级网,其中伊春、哈铁、牡丹江等3个分市人民检察院全部完成所辖基层院三级网建设,34个基层人民检察院开通三级网视频会议系统。在办公、办案软件应用方面:全省共有8个分市人民检察院87个基层人民检察院安装办公、办案软件,均在试用阶段。在基础建设方面:全省检察机关电子阅览室由去年的125个增至135个;微机数量由去年的7289台增至7399台,人均0.9台;全省检察机关计算机人员由去年底的221人增至281人。在网络培训方面: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在全面普及轮训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在网络办公、办案软件应用上加大培训力度,共举办培训班83期,培训干警800余人次。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局域网上应用的信息发布系统,经过三年多的应用,趋于成熟,一些基层人民检察院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收到较好效果。在4月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省电子政务会议上,全省检察系统信息发布软件获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应用优秀奖。8月,省人民检察院针对信息发布、办公自动化及检察业务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内容,对全省各分市人民检察院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重点对哈铁、大庆、牡丹江、鸡西、鹤岗、伊春6个分市人民检察院的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同上述单位所辖的58个基层人民检察院的办公室、有关业务科室及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座谈。通过调查,这些院的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已初步掌握该软件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的技术人员采取“蹲点跟班”的工作方式,按工作流程分别深入到各业务科室辅导应用,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操作规范,并提出许多针对软件的修改意见。鸡西市鸡东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带头网上办公、办案,在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克服任务重,技术难度大,人才短缺等诸多困难,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较好地完成省人民检察院下达的测试任务,该院的侦察监督与公诉部门三分之二的办案数据已录入计算机,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等办案部门的案件100%录入计算机。东宁县人民检察院率先使用“检委会案件讨论系统”“检务效能管理平台”和“绩效考核管理系统”,推动了检委会工作模式的更新,实现各部门工作绩效网上公示和在线评议。全省各分市人民检察院继续加大对干警的培训力度,制定考核办法,激励干警学习科技的自觉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鹤岗市人民检察院在办公软件培训上举办5期网络应用培训班,有155人参加培训,在办案软件应用上,共组织8个业务处室分期分批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达149人(次)。鸡西市人民检察院利用3周时间对所辖10个基层人民检察院的网管人员进行了3轮每期5天的办公、办案软件培训。齐齐哈尔、哈尔滨、绥化、七台河、林区、伊春、大庆等分市人民检察院分别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年内,全省各分市人民检察院共举办各类计算机培训班94期,培训干警达1342人(次)。按照省人民检察院对分市人民检察院、基层人民检察院2005年主要工作目标考评办法中对计算机专业人员配备的要求,伊春市人民检察院加大计算机专业人员选配力度,一次就为该院招录了3名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协助基层人民检察院一次招录了5名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使伊春市人民检察院计算机专业人员达5名,一些基层人民检察院达2名,大大提高本地区网络应用和管理水平。黑龙江人民检察院林区分院针对所辖基层人民检察院数量多、分布区域广的特点,强化对基层人民检察院网络应用和管理的指导,专门下发文件,把网络建设和人员配备纳入到检察工作目标考核中,切实提高网络应用实效性和管理水平。齐齐哈尔、伊春、林区和哈铁4个分市人民检察院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年内也都达到3人以上。当年,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运用科技装备,积极配合检察业务部门开展工作,在勘验检查、技术鉴定、文证审查和技术协助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年运用测谎技术协助办理案件2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