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重要文件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9年1月13日)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省政协准确把握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夯实了工作基础。一是坚持理论武装,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理解把握核心要义,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切实打牢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按照全国政协部署,组织全省政协系统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活动。二是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召开了全省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三是强化学习培训,进一步夯实能力基础。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和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把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建设,作为新一届政协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环节。全国“两会”结束后,我们集中开展了新任委员培训,有286名新任委员和近百名机关干部参加,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论述;邀请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和专家,就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和履职方法进行了辅导讲座,切实打牢理论根基,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履职能力。开展“政协工作创新奖”、履职优秀委员、优秀提案和“政协好新闻”等评选活动。2018年,十二届省政协常委会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聚焦全省中心任务协商议政。坚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省委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组织深入调研,开展有效协商。围绕省委中心工作,针对深化改革、脱贫攻坚、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提出意见建议;就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开展专题协商;就黑龙江省制定出台《落实十九大任务分工》《中央巡视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等开展讨论协商,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召开了省政协十二届二次常委会议。围绕助力脱贫攻坚,召开了省政协十二届三次常委会议。(二)助推龙江振兴发展建言献策。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就促进物流业发展、加强对俄经贸合作、发挥科技孵化器作用、建设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解决企业税费负担等开展协商座谈,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就黑土地保护开展对口协商。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就黑龙江省高校人才队伍稳定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就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及处理、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工矿企业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开展协商调研,为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献计出力。围绕文化事业发展,深入发掘黑龙江地域历史文化,就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哈尔滨犹太建筑群保护及申遗等提出建议。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征集编发《黑龙江省志·政协志》《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纪略》《资政文史》等资料。(三)着眼促进民生改善献计出力。围绕供热问题,就推进哈尔滨城市提前供热制度化常态化,提出了采取热态调试运行办法,将每年开始供热时间提前并固定为10月10日的建议。围绕农村人居环境,就推进“厕所革命”开展协商。围绕医疗卫生健康,为推动黑龙江省多学科联合建立预防与康复模式提供了思路。围绕养老产业发展,就推进医养结合,从产业发展市场化、专业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吸纳社会资本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四)突出团结民主广泛凝心聚力。积极为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职创造条件。扩大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密切与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沟通联系。加强同全国政协及各地政协的联系交流。(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坚持把提高自身能力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严格委员履职管理。修订委员履职考核办法。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围绕党的建设、履行职能、委员队伍和机关管理等方面,制定出台了24项规章制度。过去的一年,我们圆满完成了省委确定的年度政协协商工作计划。组织议政协商活动19次,报送专题调研报告24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89条,办理提案576件。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被相关部门采纳。去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在省政协报送的工作汇报上作出批示,“黑龙江省政协工作做得很扎实,请各副主席阅”。副主席兼秘书长夏宝龙同志批示,“庆伟同志对政协工作重视,黑龙江政协工作扎实”,并要求以简报形式印发全国各省市区政协。二、工作中的主要体会。(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政治原则。(二)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是人民政协广泛凝聚共识的首要任务。(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四)推进协商民主发展是人民政协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三、2019年主要工作任务及要求。(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三)切实紧扣中心任务。(四)推动广泛凝聚共识。(五)加强履职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