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因地制宜优玉米、扩水稻、增大豆,中草药、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面积发展到46万亩,粮食总产实现19亿斤。宏福、润琦等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高效发展作用日益凸显。多元牧业发展强劲,利用涉农整合资金9051.7万元,支持牧场新增澳牛5475头,全县奶牛存栏突破6万头,在奶源市场动荡环境下,奶牛日均单产由年初的28公斤增长到29.2公斤,日交售鲜奶710吨,全年交售商品奶25万吨,奶业立县基础地位更加稳固,获评省级“现代奶业产业园”。牧原年出栏20万头的生猪养殖1场建成投产,年出栏30万头的2个新建养殖场近期将建成投产。肉兔普养政策效应发挥明显,新改扩建肉兔养殖场15处,肉兔存出栏规模达93.5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达51.3%。积极应对内涝灾害,投入1845.5万元启动以南部涝区为重点的治涝工程,实施渠系清淤,打通排水“毛细血管”174.8千米;投入853.5万元启动苇帘编织救灾增收项目,组织受灾群众多渠道增收。以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投入1.29亿元启动实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35千伏电力配套等基础设施工程,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正式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管辖区面积全省最大,累计签约入驻企业24家,产值24亿元、税收8000万元。深入推进“三百行动”计划,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海纳有机肥、博能环保等项目15个,总投资48.35亿元,其中总投资23亿元的大庆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项目列入省重点百大项目。全面落实项目领办代办包保责任,招商项目开工建设13个,实际到位资金18.8亿元;稼禾、长垣等5个临规企业成功晋规。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县域税收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温泉旅游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涉旅游客301万人次,实现收入16亿元,其中,接待温泉游客190万人次,收入3.7亿元;接待俄罗斯游客2.1万人次,收入6535万元。电商产业方兴未艾,产业园入驻企业16家,实现交易额5800万元。整合物流资源,年运输总量达10万吨,打通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