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业项目

产业项目


  全市开复工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42个,竣工投产58个,同比分别增加11个和17个。其中,28个省百大项目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96.2%,3个单体项目竣工2个。64个市级百大项目开工率92.2%,投资完成率73.6%。全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户,23户规上企业实现扭亏增盈,9户企业纳入省百亿级企业培育计划。着力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壮大“五大产业链条”,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努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煤头电尾”实现重大突破,全省首个千万吨露天煤矿——1100万吨神华国能宝清朝阳露天煤矿竣工投产,2×60万千瓦电厂一期并网发电,腐植酸褐煤蜡项目完成中试。“农头工尾”取得实质性进展。宝清万里润达30万吨玉米燃料乙醇和20万吨赖氨酸项目竣工投产,玉米深加工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石墨及新材料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组建石墨发展服务中心和专家顾问团队,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和石墨产业园建设,岭东中双石墨采选项目开始试生产。深度开发全域全季旅游,加快编制《双鸭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双鸭山市全域自驾游体系规划》,“中国·黑土湿地旅游带”和“乌苏里江·界江风情旅游带”特色旅游影响力、知名度实现新的提升。饶河小南河和四排赫哲族村被评为“国家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食用菌、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宝清县、集贤县、饶河县、尖山区食用菌种植逐渐形成规模,友谊县、岭东区棚室果蔬种植技术有了新进步,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明显。组织开展“我为招商引资做贡献大讨论”活动,形成“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共识,抓招商自觉性显著提高。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通过创新精准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方法,形成一批产业对接度高、合作可行性大的招商储备项目。汉麻种植及加工项目在短期内见到积极成果,洽谈引进中健国际汉麻深加工、中青邦元汉麻种植加工、北京北美医药大麻种植及加工项目。进一步健全招商机制,完善“双指标”考核体系,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强化激励督促,压实招商责任。全市共组织招商活动160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42项,利用省外资金69.1亿元。更加注重园区载体建设,抢抓国家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债券资金,启动污水处理厂、标准厂房及道路等一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经开区、四县工业园区全部实现“七通一平”,要素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为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市经开区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连续两年晋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用好科技创新“七个抓手”,深化地企、市校对接合作,强化产学研用一体联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新建省级和市级研发机构8家,新增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49家,推广应用科技成果50项,实施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研发项目30个,转型发展的科技支撑更加坚实有力。推进电商产业“模式升级、发展加速、产业壮大”,全市建成电商创业基地10个,电商企业683家,快递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增长9.7%和12.6%。“众农联”平台型总部经济发展迅速,累计注册会员企业1127家,撮合线上交易额突破18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6%,金融机构存贷比100.4%,居全省前列。深入研究谋划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释放“六项政策”红利。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740户,非公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实行市级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和企业转贷周转金,协调信贷资金92亿元,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围绕“六个聚焦”,突出比较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壮大主导产业,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落实省委“一窗四区”部署,发挥饶河口岸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果蔬、蜂蜜和木材等货物进出口取得新进展。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35.1%。“双佛合作”不断呈现新成果,常态化、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态势进一步巩固,一批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项目落地12个,为两地进一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奠定了基础。北大荒米高农业8万吨钾肥项目竣工投产,百冠科技不锈钢管材、三江不锈钢交易中心、深粮集团粮食仓储等产业项目全面开工。与中国科技开发院佛山分院共同打造的科技创新孵化器正式挂牌运营。城市科技馆、四方台南环路、连接路和紫云岭公益性公园等民生项目已经竣工或加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