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


  打好原生态保卫战,将生态红线作为保护双鸭山绿水青山的绿色底线,初步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4938平方千米,占市域面积的22.39%。坚决守好宝贵生态资源,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持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完成造林2.7万亩,大力实施绿卫2019、森林督查等专项行动,全面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推动林地、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饶河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建成区燃煤设施淘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工业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等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建龙钢铁公司异味扰民问题。突出抓好秸秆“五化”利用,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0%。全面启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打好“净土”保卫战,耕地轮作休耕面积达到43.3万亩,完成岭东区煤矿污染土壤治理和宝清县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修复治理试点。转变除雪方式,实行“绿色清雪”。全力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深入贯彻省总河湖长1、2号令,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全面完成307个“四乱”问题治理,彻底根除了河道非法采砂、鱼亮子等河湖“顽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在全省率先推行“民间河湖长”,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河湖管护新机制。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建立区域协调联动制度,形成全流域共抓共管共治合力。把工程治理作为根本之策,突出抓好雨污分流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建雨污分流管线10.3千米,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10个,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全面完成城区、乡镇、行政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城区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实现100%。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在全省率先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10家禁养区规划养殖场全部完成关闭或搬迁,沿岸耕地全部纳入农业“三减”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