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营商环境建设

营商环境建设


  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配套立法进程 加速推进《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黑龙江省政务数据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组织清理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一致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组织推进2019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例评选。组织制定《黑龙江省2020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关于支持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等,配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巡视巡查、法治督查等工作,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探索建立社会共建共管机制 坚持把企业和群众评判作为第一衡量标尺。在全国率先建立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和营商环境监测机制。全省聘请262名特邀监督员、设置644个监测站(点),对营商环境进行监督监测。2020年监测结果显示,对营商环境满意度为97.2%,有明显向好变化和有向好变化为96%,对比2019年分别提升9.4%和3%。发布全省首部《重塑投资营商新环境·2019》白皮书,连续两年发布全省营商环境监测报告,全面回应社会关切。
  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考评机制 建立常态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机制,开展2020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并向13个县(市)进行了延伸。各市(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员各方全员参与,主要领导坐阵督战,较好发挥了评价引领和督促作用。各市(地)对标对表国内一流,出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固化措施863条,缩小与全国先进水平差距,形成了对标评价指标、对标先进典型找差距、定目标、抓改革、促提升工作局面。
  持续打造“诚信龙江”品牌 印发《黑龙江省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将诚信教育纳入各级各部门公务员培训计划。信用信息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13个市(地)信用平台与省平台互通互联。全省“双公示”信息系统累计归集行政许可信息564.81万条,行政处罚信息26.11万条,全国评估排第2名。在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信用查询服务专区100个。创造性开展“共享即惩戒”,探索应用“码上诚信”。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认定8类红黑名单,信息总量64.5万条。“信易贷”平台入驻企业15500户,授信额度突破11.4亿元。开展“诚信龙江”五进、“诚信龙江市长谈”、宣传标语及微视频征集系列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