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


  2020年,黑龙江省全面部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全省国企改革,制定《黑龙江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等方案、台账,经省委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各市(地)和省国资委监管的13家企业均制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进重点企业改革,龙煤集团强化经营、深化改革,实施《龙煤集团改革脱困实施方案》,全面完成15项重点改革任务,实现职工家属区供电职能移交,涉及用户50.3万户。森工集团林业局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内设机构、人员缩减50%左右。建投集团全面开展三年改革攻坚、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盘活资产70亿元,合同订单近800亿元,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省国资委印发《省国资委出资企业党委决策和审议重大事项清单(试行)》,联合省委组织部印发《国有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示范文本)》,指导推动478户企业制定完善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实现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公司制改革,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完成率达98.8%。加快市场化选聘,完成龙煤集团总经理和外贸集团、交易集团、招标公司总经理及4名副总经理市场化选聘。省国资委出资企业52.9%的经理层成员由市场化选聘方式产生。在2户企业集团层面开展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试点。加强董事会建设,召开省国资委成立以来首次董事会建设工作会议,形成18项目标任务,为下步工作指明方向。省国资委外部董事库扩容到112人,12户出资企业引入外部董事35人,9户企业外部董事占多数。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2020年全省共计完成混改30余户。其中,省国资委完成19户权属企业混改,引入社会资本近4亿元。省国资委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以二、三级子企业为重点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建投集团及权属企业机关和人员编制整体压缩近40%。督促指导“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企业改革,指导3户“双百企业”和2户“科改企业”制定改革方案和台账,突出发挥改革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稳妥推进事转企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改制要求,省国资委审定7家事转企改革方案、2家撤销方案、1家稳妥退出方案。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类推进“僵尸企业”处置,省国资委列入名单195户,完成处置194户。淘汰落后产能,龙煤集团鹤岗南山矿正式关闭,退出产能270万吨。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制定出资企业2020—2022“压减”工作台账,2020年减少法人户数73户。强化“两金”压控,制定《2020年出资企业“两金”压控工作方案》,提高了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和质量。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省国资委与省财政厅、人社厅等单位共同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体工作任务,退休人员165.98万人如期移交。服务驻省央企厂办大集体改革,驻省央企638家厂办大集体企业,有614家完成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累计分离移交供水90.06万户、供电105.43万户、供热80.13万户、供气17.91万户,物业管理82.73万户,争取中央财政维修改造资金8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