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链条延伸
中药材产业链条延伸
加强种苗繁育、规范基地、产地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加快由分散生产向规模化生产转变。中药材种植主体面积在200亩以上的有647个、500亩以上的239个、5000亩以上的有21个、10000亩以上的有18个。专业合作社新增145个,同比增长20.8%。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道地药材生产,推行股份合作、订单生产,发展“定制药园”,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全省龙头企业建设种植(养殖)基地170个,面积191万亩,同比增长40%;订单种植面积162.77万亩,同比增长3倍;加工企业达到189家,新建冷藏库、烘干室、晒场211个,产地初加工能力12.46万吨,同比增长16.4%。大力发展特色休闲农旅,促进中药材产业与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勃利大四站、宝清小城子、大同八井子、依安红星和东宁绥阳等中药材特色小镇5个,培育平贝、五味子、庭院种植、休闲农旅等专业村1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