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非公经济及中小企业

非公经济及中小企业


  2020年,黑龙江省推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263.0万户,同比增长6.7%。
  政策体系完善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黑龙江省及时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企业精准稳妥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两个“14条”政策,省工信厅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3月,设立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稳企稳岗基金,截至2020年底为2.5万户企业提供贷款支持1817.6亿元。10月,制定出台《黑龙江省保市场主体稳经济促就业行动方案》,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黑龙江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同时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在全面落实“免、减、缓、返、补”政策上下功夫,帮助企业克服困难继续经营。
  民营(中小)企业壮大 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北京建龙集团整合重组北满特钢、西林钢铁、阿城钢铁3家企业,牵头实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打造千亿级钢铁产业。50户重点培育的百亿级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50%;150户重点培育的十亿级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0%。对接国家重点领域100个重点工业项目中,民营企业投资建设项目87个,投资占80%。资源精深加工领域100个重点项目中,民营企业投资建设项目89个,投资占81%。引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新遴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户,黑龙江省13户企业入选工信部公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企业“上云”取得新进展,仅华为软件云、龙哈工业云平台开展业务的企业就达3000户以上。
  议事协调机构发挥作用 2020年,黑龙江省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扩大到29家,召开两次领导小组会议,对全省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政策落实落地、帮助中小企业纾难解困作出全面部署。建立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明确成员分工,制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建立成员单位和市(地)政策落实情况通报机制,全年印发相关成员单位及市(地)贯彻落实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支持中小企业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大庆市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举措等6期通报。
  公共服务体系完备 民营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超过200个,占比达到70%以上。鑫达集团等5户企业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森鹰窗业、珍宝岛药业等4户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省工信部门为471户企业提供周转业务617笔,周转金额81.11亿元。省工信厅会同省金融监管局累计为961户工业企业落实贷款966.8亿元。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联合举办2020年“创客中国”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共征集大赛项目1217个,入围“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200强项目5个、全国24强项目1个,项目数量和成绩均创历史新高。省工信厅起草《省级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认定实施方案》《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志愿服务专家认定实施方案》《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手册》等相关规定,完善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截至2020年底,设立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总站1个,13市(地)推荐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50个;招募专家志愿服务者220余人,开展公益对接培训活动5场。

(丛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