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运行 全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899.1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065.3亿元,政府债券增加933.5亿元,同比增长27.4%,两项分别占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56.1%和49.2%,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共计减少334.5亿元,其中,信托贷款在监管政策要求下大幅压降是主要原因。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量萎缩,市场利率呈上行态势。全年黑龙江省累计进行信用拆借交易884笔,同比下降58.77%;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金额1340.51亿元,同比下降80.34%。其中,拆入金额441.16亿元,同比下降41.89%;拆出金额899.35亿元,同比下降85.16%;拆借利率3.08%,同比增长9.22%。债券市场成交量整体下降,债券融资发展速度放缓。全年黑龙江省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成交金额12.9万亿元,同比下降10.34%。其中,融入资金金额4.9万亿元,同比下降7.0%;融出资金金额7.9万亿元,同比下降12.3%。债券回购交易和现券交易量皆同比大幅下降。全省新发行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124.6亿元;龙江银行新发行二级资本债券12亿元,资本充足率得到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31家企业累计发行1619亿元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法人金融机构补充二级资本累计发行金融债券129亿元。汇票承兑业务缓慢增长,票据贴现利率震荡波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不足,全省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累计发生额同比下降66.9%。票据贴现业务快速增长,累计发生额和余额分别同比增长56.5%和12.9%。票据贴现利率全年各季度受市场利率及供需情况影响呈较大幅度震荡波动。其中,年末票据贴现利率和回购式转贴现利率高于一季度利率水平;年末买断式转贴现利率略低于一季度利率水平。截至2020年底,全省不良贷款余额644.4亿元,较上年增加6.5亿元;不良贷款率2.7%,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从地域分布看,全省13个市(地)中,7个市(地)实现不良贷款“双降”。新增不良贷款仍多集中于经济核心地区及农业地区。佳木斯市、哈尔滨市、绥化市不良贷款余额增量位列前三位,分别为5.7亿元、3.7亿元和3.1亿元,三市不良贷款增量是全省不良贷款增量的近2倍。从机构分布看,地方中小法人机构仍是新增不良贷款的重灾区。从处置情况看,全年各家机构积极提高拨备计提水平,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277.2亿元。
(吴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