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信系统资产总额5684亿元,同比增加513亿元,增幅10%,其中,各项贷款2647亿元,同比增加495亿元,增幅23%,增量占全省银行业的48%;负债总额5321亿元,同比增加496亿元,增幅10.3%;各项存款4273亿元,同比增加354亿元,增幅9%;拨备覆盖率119.2%,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3.7%,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实现拨备前利润47亿元,净利润25亿元,缴纳税费16.3亿元。
  服务三农 建立完善“两权”抵押、土地流转按揭、土地经营权抵押、动产质押、粮食预期收益质押等多渠道深层次融资获贷通道,加强对农业产、供、销等全链条的金融支持,重点保障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重点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对专业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重点支持30万吨及以上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种子公司、畜牧业企业、农机合作社和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信系统涉农贷款余额1371亿元,同比增加279亿元,增幅26%。扶贫小额贷款余额13亿元,占全省银行同业的99%。使用支农支小再贷款73亿元,占全省银行同业的68%。为62.3万户农户投放备春耕贷款593亿元,占全省银行业投放总量的60%,投放规模连续五年超过500亿元。
  服务地方经济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45亿元,同比增加229亿元,增幅2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4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38亿元,增量同业排名第一。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为出发点,持续让利于民、惠利于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由两年前的9.34%降至6.44%,2020年累计为农户和中小微企业让利超过1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137.3亿元。主动对接省级百大项目、重点培育“倍增”企业、百亿级企业。牵头支持大庆龙油“550”、建龙西钢等省重点项目,助力省供销社、北大荒集团、七大产业投资集团等省重点企业发展。
  产权改革 按照第五次和第十三次省委深改委会议要求,持续推进改制化险高质量发展工作。累计压降不良贷款121.1亿元,实现“双降”目标,不良率首次控制在5%以内。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年内7家机构获得批筹,全省已改制农商行62家,改制率达到80%,6家已批筹非高风险机构正在全力争取地方政府变现资金支持,16家未改制机构已全部完成政府资产置换。推进省联社改革,在全国农信系统率先完成深化农信社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呈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开展案件风险隐患排查,有序开展案件防控、依法治社、治理金融乱象活动,案件及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按照现代金融企业法人治理要求,加强“三会一层”建设,不断优化农商行股权结构,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管理整治,农信系统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经营管理 存款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在全省银行业中率先突破4000亿元。营销拓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账户成效显著,累计开立账户6462个,账户覆盖率66.1%。启动实施降本增效工程,全年经营费用压降2.6亿元。坚持科技兴社发展战略,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手机银行客户占比达45%,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个人网银、企业网银、手机银行等线上类渠道交易近6400亿元,同比增加近30个百分点。线上办贷快速增长,在授信额度、授信方式、还款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发放“智慧乡村”线上贷款688.7亿元,覆盖面超过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
  支持抗疫保供 开通农信抗疫“绿色通道”,推出抗疫专属金融产品,拓宽“互联网+农业”线上服务渠道。百分百对接省政府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和民生保障企业2752户,授信500亿元,发放贷款433亿元,占全省银行同业的27%,列全省银行同业首位。发放全省首笔“双稳基金担保”贷款500万元,共对接157批次,4.6万户企业,占黑龙江省政府稳企稳岗企业名单总数的89%,累计授信935亿元,发放贷款482亿元,占全省银行同业的26.5%,列全省银行同业首位。推出“接力贷”“助力贷”“纾困贷”等疫情期间专属产品,为农户和中小微企业解难纾困。推出个人定期存款到期自动延期服务,惠及20万客户,合计让利于民2540万元。开展“直播带货”公益活动,主动为龙江品牌农产品、扶贫农产品站台带货,15场直播累计在线人数超220万人次,直播间点赞量超2600万,累计为87家企业销售农副商品超47万份,产品销往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销售总额2178万元,助力龙江经济发展企稳向好。

(杨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