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
省教育厅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核心,深入推进“双论证”“双特”“四新”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一流本科。遴选确定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10个、专业集群6个;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即卓越工程师、医生、农林人才、教师、法治人才、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推荐申报国家级新工科研究项目10个,新农科项目10个;推荐申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8个、国家级223个。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一流本科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115门。认定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14个、共享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16个。黑龙江省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1项、银奖6项、铜奖25项。指导全省本科高校编制和发布《2019—2020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指导和督促高校做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监测数据填报工作,充分发挥质量监测数据服务政府宏观管理与决策,服务高校内部质量改进的作用。
“双特”建设 打造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2.0版。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强化服务,推进高校围绕黑龙江省主导产业和市(地)政府需求,以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为引领,发布《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全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和示范专业集群首批建设单位(含培育)名单的通知》,遴选确定10个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6个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集群。组织“双特”高校的教学副校长和教务处长研讨班,赴广东深入6所应用型大学调研学习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经验,部分高校与广东高校开展合作意向对接。
“四新”建设 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遴选推荐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0项,认定省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0项,推荐申报国家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0项,推动高校改造传统工科、农科专业,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推进普通高校“双论证”工作,印发《关于开展地方属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工作的通知》,组织全省本科高校召开“双论证”专题会议,引导高校科学规划人才培养工作,全面优化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推动全省高校形成各安其位、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充分尊重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严把新专业设置准入关,规范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管理,完成省属高校按需实施大类招生备案工作,新增哈尔滨商业大学等4所高校的9个专业类招生备案。完成44所高校65个新设专业办学质量核查工作,强化核查结果运用,将其作为该专业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和2020年是否列入招生计划主要依据。落实国务院强化稳就业举措,完成13所省属高校93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备案工作。开展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31所高校申请备案专业69个、5所高校申请审批专业5个、1所高校申请设置第二学士学位专业9个、5所高校申请撤销专业8个。鼓励高校参加本科专业认证和工程认证。启动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学院等5所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23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136个专业申请2021年进校考察。优化全省本科专业结构和布局,推动建立健全本科专业优化调整长效机制。
课程建设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组织召开“黑龙江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会暨黑龙江省高校优质课程联盟年会”,表彰年度在线开放课程最佳果实奖、最佳新人奖、最佳互动奖等奖项获奖教师,激励广大教师加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认定省级精品在线开放263门,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115门,同上年增加89门,支持医学、农林和创新创业相关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黑龙江学分银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通过验收,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构建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提供有力支撑。
教材建设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统一使用,重点教材覆盖率为61.49%。加强创新创业教材建设,富有黑龙江特色的省编示范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修订三版,发行超40万册。俄文版教材编写完成,为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中国方案和龙江经验。推进高校教材管理办法落实,对本科高校所使用的全部教材教辅开展专项自查。完成39所本科高校对1856门次本科课程、16408种教材和教辅开展专项排查,对于发现与排查要点要求不符、或者存在争议的教材,立即停止使用。加强教材建设奖励。组织专家遴选认定首届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130本,拟推荐申报首届国家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54本、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3个。
教学能力建设 做好教师岗前培训。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采取线上学习的方式组织全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来自全省80所高校的4000余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按规定完成80学时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学习。开展教师培训,实施高校战略后备人才支持计划。在线举办龙江高教大讲堂6期,提升全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观看人数2888人。资助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一流大学访学,首批由省教育厅全额资助、高校推荐的6位老师赴清华大学开展为期一年访学研修。成立黑龙江省教师教学发展联盟;组织开展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完成2020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立项与结题验收工作,发挥高校在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开展情况设立一批在线教改专项,营造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政策与制度环境,调动广大一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支持高校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完成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遴选推荐工作,合计推荐178项,包括特等奖6项、一等奖60项、二等奖112项。发挥优秀教学成果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正确评价导向,引导高校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加强对教师育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强化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
创新创业教育 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的投入力度,共立项9017项,参与学生人数18152人,财政支持经费4048.31万元,学校配套经费3708.13万元,引导高校加大校级项目的投入力度,扩大了学生参与面和受益面,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体现新时代要求、开放共享的专业类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各类高校孵化园区面积达54.1万平方米,入驻团队3199个,高校90%以上的教研资源和实验设备向创业学生免费开放,哈尔滨工程大学等5所高校被评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开展23个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组织举办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进一步加强对竞赛的指导和管理,加强与行业企业对接,扩大学生参与机会,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