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第三节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也波及到黑龙江省。面对这场严峻的考验,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全国工商联的指导下,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和暴乱。省工商联及时学习并转发了全国工商联关于制止动乱的《通知》《声明》《告全体会员书》。省和各市、县工商联及时组织工商联机关干部和全体会员认真学习《人民日报》4月26日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告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书》。组织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两本书,及时传达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各级工商联抓住时机,进行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形势任务教育。省工商联先后两次召开部分企业会员座谈会,组织大家学习讨论,提高认识。克山县工商联先后三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进行学习讨论。有的市、县工商联还把全国工商联《以实际行动维护安定团结反对动乱的通知》《关于坚决拥护平息首都反革命暴乱的声明》,以及《告全体会员书》等文件印发到全体会员。大家联系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的损失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进一步认清了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反党反社会主义性质,表示坚决拥护中央为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所采取的措施;不听、不信、不传谣言;并积极做自己亲友的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省委保持一致,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社会秩序一度混乱,交通阻塞的困难情况下,全省各级工商联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积极工作,广大会员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参加生产和工作。在整个制止动乱,平息暴乱的斗争中,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没有发表任何支持、声援学潮的声明、表态,没有一人参加游行、示威、静坐之类的活动。工商联组织普遍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好评。
1994年9月16日,省工商联下发《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宣传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实际操作性。《纲要》必将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发挥巨大作用。
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工商联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制定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广大会员,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深入学习《纲要》、贯彻《纲要》、执行《纲要》。把学习贯彻《纲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日程,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认真抓紧、抓好。各市地工商联按照《通知》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学习贯彻《纲要》的方案和措施,组织会员深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00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全会和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的讲话中都提出,当前很有必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在发展较快地区的干部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
3月17日,全国工商联发出《关于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桥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要把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真正把贯彻“两会”精神落到实处,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工商联工作。
3月24日,省工商联向全省十三个市地工商联及重点联系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转发了全国工商联的通知。各级工商联组织不失时机地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开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全省各级工商联在会员中开展的教育活动主要采取了谈心会、研讨会、报告会,组织参观考察、调研访问、公益活动等形式,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在省工商联组织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企业家们回顾总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综合国力、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新台阶。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先富起来了。饮水思源,“源”就是邓小平理论、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各项政策;思进,“进”就要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国家法律法规规范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不断开拓,既要加快自身发展,又要先富帮后富。通过教育引导,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树立致富不忘国家,尽力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他们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将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做实的同时,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参与国企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抗洪抢险、扶危济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树立了民营企业家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黑河德都县工商联组织会员开展了“国家有困难,企业怎么办?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
大兴安岭地区工商联与统战部、地委机关工委联合举办260多人参加的“双思”报告会,有6名会员结合自身发展,讲述了“富从何处来,富后何处去”的切身体会。企业家们从心里感到不仅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而且要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齐齐哈尔市工商联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会,会上,民营企业家代表向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开拓进取,强我鹤城”的倡议书。倡议书中指出:“我们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无不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得益于全社会的良好环境,得益于各级政府和各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关心和支持,饮水思源,我们是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我们要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断开拓,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要主动带头帮助周围的人共同富裕,为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0年5月,牡丹江市工商联与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市工商局四家联合制定了《关于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公益活动、知识答卷、文艺汇演和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组织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全市各县区和外市县巡回演讲,共做报告14场,受教育人数达8700人,收到良好效果。
2000年6月,哈尔滨市工商联召开“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座谈会。30多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哈尔滨市委书记、市长王宗璋到会并讲话。会上,会员代表向全市发出了“致富思源不忘党,富而思进促发展”的倡议。使教育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伊春市工商联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中,开展了“过去发展靠什么,现在发展还需要什么”的大讨论,使企业家认识到,是党的富民政策使他们先富起来,成为富民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表示要积极回馈社会,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
2003年春季,中国“非典”疫情爆发后,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出通知,要求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中开展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的“三增强,四热爱”教育活动。据此,全国工商联提出在全国工商联系统开展“三增强,四热爱”教育活动的意见。意见指出,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充分实践,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得到极大增强,这既是我们战胜“非典”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抗击“非典”的斗争,既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供了无私奉献、报效国家、回馈社会的机会,也是一个生动的课堂,是对广大工商联干部和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三增强,四热爱”教育的一个有利时机。各级工商联组织要充分认识这次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紧紧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切实加强教育引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更加深厚的思想基础,提供更加强大的力量支持。
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思想集中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指示精神上来。并向全省会员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出了《倡议书》,指出,一方面毫不松懈地做好防治“非典”工作;另一方面共同研究如何克服“非典”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省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在保持内部稳定的基础上,坚持生产经营,维护市场秩序,并慷慨捐款捐物,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哈尔滨圣泰药业捐赠1425万元药品,哈尔滨市工商联的6家会员企业共捐赠304万元药品,哈尔滨翔鹰集团捐款50万元并捐赠价值97万元的呼吸机,大庆市德坤瑶医特色医院捐赠药品及食品23.6万元,哈尔滨曼哈顿多元集团捐款20万元,牡丹江市东北虎集团有限公司捐款10万元,黑龙江省黑宝药业捐赠10万元药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工商联系统为此次抗击“非典”共捐款113万元、捐赠物品价值1902万元,共捐款捐物达2015万元。工商联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宣传和表彰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涌现出来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人物和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崭新风貌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优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