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管理

第五节 管理


  爱辉区图书馆隶属于爱辉区文体局,正股级建制,编制由区人事部门核准。图书馆领导班子成员由爱辉区文体局任命,爱辉区委组织部、宣传部考核备案。

爱辉区图书馆历任馆领导简表 表13-4

姓名

性别

职务

任职时间

叶德耀

馆长

1956.6~1960.4

李洪吉

馆长

1960.4~1965.5

盖长云

馆长

1965.5~1965.12

卢凤英

馆长

1965.12~1968.11

陶玉清

负责人

1968.11~1972.9

戴天安

馆长

1972.9~1974.5

王化云

馆长

1974.5~1975.11

凌人才

馆长

1975.11~1978.5

郑志杰

副馆长、馆长

1977.4~1978.6、1978.6~1981.12

王春复

副馆长、馆长

1978.7~1981.12、1981.12~1985.1

郑 英

副馆长

1983.4~1993.11

王桂兰

馆长

1985.1~1986.1

郭卫华

馆长

1986.1~1988.6

高玉江

馆长、党支部书记

1988.6~1996.6、1989.2~1996.6

杨春元

副馆长

1989.2~1993.11

张竹云

副馆长、馆长

1989.3~1996.6、1996.6~

郭振玲

党支部书记

1996.6~

孟艳华

副馆长

1999.11~



  爱辉区图书馆建馆之初只设城镇借阅、农村辅导两部。1986~2005年的内设机构有采编部、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辅导部、财务室、办公室、信息服务部、参考咨询部、自助外借处、社科外借处、儿童外借处、地方文献室、资料室和电子部。
  爱辉区图书馆共制订规章制度19项,其中业务规章制度13项、人事管理制度2项、行政管理制度2项、财务管理制度2项,主要业务规章制度有《图书采编制度》《读者目录组织与管理制度》《文献保护制度》《图书典藏与剔除制度》《外借制度》《阅览制度》《儿童借阅制度》《图书损坏赔偿规定》《图书馆资料室参考咨询制度》《地方文献阅览制度》《图书馆档案管理制度》《书库管理规则》。
  1986年,在编22人,其中干部8人、工人14人,大专文化1人、中专及高中文化6人、初中文化15人。2005年编制为20人,实际在岗工作人员24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2人。
  图书馆注重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1986~2005年,先后有20人次参加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河市委党校、黑河学院不同专业学习,其中1人获本科学历,其余人员均获大专学历。此外,还多次参加省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图书馆学专业培训。
  爱辉区图书馆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由黑河市爱辉区财政局拨付。馆长负责财务管理工作,下设财务室,有会计和出纳,制订并严格执行《会计人员工作制度》《出纳人员工作职责》。
  1986年,爱辉区图书馆馆舍为635平方米的二层楼房,位于文化街154号,是1979年由省文管会拨款10万元、县财政拨款14万元建成的。设成人阅览室75平方米、科技阅览室60平方米、儿童阅览室75平方米、资料室80平方米、书库80平方米、采编室20平方米、两个办公室39平方米。配备阅览桌21个、读者座椅160把、书架118个、报刊架9个、目录柜7个。
  1997年4月筹备扩建馆舍,阅览室照常开放,其他人员清点书库、打包图书,存放到市交通局车库。1998年6月,省计委拨款20万元资金到位,工程启动,但因中房公司要求动迁图书馆停工。1999年5月,图书馆搬迁到临时馆舍,面积100平方米,仅能维持阅览服务。
  1999年,爱辉区政府出资55万元,图书馆自筹资金17万元,购买了黑河市王肃街204号蓝星宾馆进行全面改造。2001年9月迁入新馆舍,使用面积1420平方米,内设14个部门,其中有10个对外服务窗口,全面恢复开馆。
  2004年,黑河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黑河中心图书馆,将爱辉区图书馆馆舍与黑河市口岸委办公楼置换,维修改造后图书馆面积达到3514平方米。2005年7月,爱辉区图书馆迁入位于黑龙江畔带状公园西端的图书馆大楼。
  图书馆设备由财务室负责登记在固定资产管理登记簿上,2005年主要设备有书架138个、期刊架30个,阅览桌30个、读者座椅180把,复印机2台,传真机1部,电脑25台,电脑桌10个,办公桌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