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城市专项调查
第四节 城市专项调查
黑龙江省城调队在完成国家调查任务的同时,适应地方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需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承担与国际机构合作的调查项目,评议政府及职能部门工作状况调查,民情民意调查,市场消费调查,以及突发性社会问题等多种专项调查。
一、城镇居民烟草消费调查
为了解烟草消费需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烟草消费调查。全省抽选24个市和县、3500户城乡居民家庭、10742人、800个卷烟零售商、150个宾馆、酒店和洗浴中心进行了现场调查。其中:城市调查2000户居民家庭、5809人,500个经销商,150个酒店、宾馆和洗浴中心。调查对象为全省抽中市、县住户家庭成员及卷烟零售人员。调查住户基本情况,了解家庭类型、规模,吸烟人数、卷烟消费、馈赠等方面的信息;人口特征,家庭成员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情况;调查烟草消费心态,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戒烟宣传、选择卷烟的动机等信息的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吸烟状况,调查家庭成员是否吸烟,初次吸烟的年龄,经常吸烟的种类、香型、数量、品牌,获得卷烟的渠道以及戒烟方面的信息,了解卷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特点。零售商及酒店、宾馆调查内容包括:经营状况,包括进货渠道、数量档次、品牌畅(滞)销情况和效益等;意见或建议反馈,对烟草经营管理部门、烟草生产企业及供应站工作评价、意见和建议。
二、寻呼市场调查
1996年寻呼市场发展如火如荼,哈尔滨市寻呼业从业公司达到64家,为评价哈尔滨市各寻呼公司为客户服务的质量,黑龙江省城调队、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在哈尔滨市开展了《寻呼市场服务质量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共抽选了6400个调查对象,自1996年3月1日至15日,历时15天,采取电话采访的方式,评出龙声台等6家最受客户信得过的寻呼台,总体满意率在85%~98%之间。调查结果在《哈尔滨日报》《生活报》《新晚报》上公布,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到了2001年,由于受移动电话的冲击,寻呼客户逐渐萎缩,已从鼎盛的64家下降到不足20家。2001年3月,黑龙江省城调队与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又联合对哈尔滨的寻呼业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抽选500个调查对象,调查方式与1996年相同。调查结果表明,哈尔滨移动通信市场出现了重大变化,一是寻呼业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与整合缩减到不足20家,寻呼公司实力更强;二是客户人群向学生、农民等低收入人群扩散;三是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评出的最受客户满意的6家寻呼台满意率平均在90%以上,龙声台仍名列第一。
三、中小学生教育状况调查
为了了解中小学生教育状况,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依据,1998年10月省城调队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大庆三个城市共抽选了3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57名,女生193名,90.3%的学生是独生子女。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间、身体素质、自理能力、课外活动、消费倾向等。这次调查受到国家城调总队的好评。
四、黑龙江广播收听情况调查
为了解黑龙江省听众广播收听情况,受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委托,在全省11个市、县进行了广播收听情况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广播收听率、听众对具体栏目及主持人的喜欢度、听众对电台的评价及期望。调查样本量为5400人。主要调查结果是:广播收听率为36.8%,早间新闻收听率为70.7%。
五、哈尔滨市居民居住情况调查
为了解居民购房意向,为房屋开发建设提供依据,省城调队对哈尔滨市居民开展了居住情况调查。调查范围为哈尔滨市区。按人口比例等距抽样随机抽取300户居民。调查现居住条件及对现居住条件的满意程度;购买房屋的意向,如购买房屋对地点、格局、价位、时间的选择;购买指定地点房屋的原因等。主要调查结果是:现住二居室住房的居民占66.8%,户均居住面积36.6平方米,有换房意向的居民占21.1%。
六、黑龙江省公民素质调查
为配合省委关于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全面了解黑龙江省公民思想素质现状,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省委宣传部、黑龙江日报、省城调队联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规模大、范围广、层面多、内容丰富的《黑龙江省公民素质问卷调查》。通过素质和形象的自我评价,鼓舞和调动黑龙江人建设家乡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提供决策依据。这次调查从五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公民素质进行评价:一是对黑龙江人性格特征的评价;二是对黑龙江人思想观念的评价;三是对黑龙江人精神风貌的评价;四是对黑龙江人文化品味的评价;五是对黑龙江人生活方式的评价。
调查样本的来源有三部分:一是由《黑龙江日报》《生活报》《黑龙江农村报》《老年日报》分别刊登80万份《黑龙江省公民素质状况调查问卷》撒向社会,回收问卷10406份,其中有效问卷6838份;二是利用城调队调查网络,在全省14个市、县城镇中抽选2400户居民进行直接入户调查;三是随机抽选300名省外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538份,被调查者包括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军人、离退休人员、学生、农民、个体户等20多类各行各业人员。调查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公民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民的自身形象并没有随着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认为黑龙江人综合素质好和比较好的仅占32.6%,认为一般的占51.8%,认为比较差和差的分别占11.4%和2.2%。在调查的过程中,许多被调查者为提高黑龙江人的素质,振兴黑龙江诚恳地提出了许多问题和建议。这次调查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对调查的结果给予充分肯定和好评。
七、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环境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环境,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为完善和改进经济发展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省城调队受省委委托,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大庆、伊春、七台河、双鸭山、鸡西10城市和讷河、宁安、富锦、尚志4个县级市开展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环境状况》问卷调查,这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共抽选了2000名调查对象,被调查者公务员占12.7%,企事业单位职工占35.2%,企业管理人员占21.8%,个体和私营业者占10.5%,离退休人员占2.4%,待业失业人员占5.1%。调查自2001年12月5日至12月31日,历时26天。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环境总体状况偏好,认为满意的明显高于不满意的比例。调查内容有六个方面:一是公民对经济发展政策环境的评价,认为比1998年以前明显改善的占31%,基本改善的占31%,说得过去的占20.2%;二是公民对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评价,21.8%的人认为有所改善,27.8%人认为基本有所改善,28.3%的人认为有改善但效果一般;三是公民对经济发展服务环境的评价,22.8%的被调查者很满意,30.8%的被调查者基本满意,认为还可以的为26.6%;四是公民对服务窗口单位文明程度评价,其中对铁路部门满意的占27%,基本满意的占37%,对宾馆、饭店满意的占21.6%,基本满意的占34.7%,对医疗服务感觉满意的占16.3%、基本满意的占28%,对市场满意的占30.6%、基本满意的占35.9%,对银行满意的占29.3%、基本满意的占36.2%,对工商部门满意的占18%、基本满意的占29.3%,对税务部门满意的占16.2%、基本满意的占28.5%,对邮政、电信部门满意的占28.8%、基本满意的占34.9%;五是公民对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的评价,24.2%的人感觉满意,30.2%的人感觉基本满意;六是公民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的评价,感觉满意的占32.7%,基本满意的占33%。
八、邮政货物流通调查
2002年2月省城调队与省邮政管理局合作,在省内10个城市开展了物流市场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公路运输量较大的生产企业(包括医药、乳品、糖酒、食品、化工等)和公路运输专营企业(调查本市最大的非邮政运输企业)。调查采取两套问卷:对100个物流企业开展了物流服务市场需求调查;对6个主要物流企业开展了货物流通营运状况调查。调查内容为全省城市货物流通需求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邮政货运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货物自运量占总货运量的33%,邮政运输量占总货运量的5%,个体运营占总货运量的45%,委托其他运营部门占总货运量的17%。
九、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职工队伍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掌握职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实现情况,以及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国家统计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02年在全国开展了职工队伍状况调查。黑龙江省在7个省辖城市、4个县级市开展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城市市区和县城关镇区内常规调查户中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上的所有从业人员、下岗、失业、内退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中随机抽选。共有1700户居民中1650人接受调查。调查内容为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员、就业、收入、支出、住房等)、个人基本情况、个人劳动就业情况、个人收入分配情况、个人社会保障情况、个人劳动安全卫生状况、个人职业技能培训情况、个人民主权利状况、个人劳动关系、个人思想状况及社会态度等。调查结果直接上报全国总工会和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
十、省直机关责任制落实情况评议调查
省城调队受黑龙江省目标考核办公室的委托,本着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70个省直部门完成2003年度责任目标进行了民意测评。测评范围为省直党政机关干部、服务对象单位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等,调查样本总量5640个。2004年度扩大了测评范围,增加了市、县和企业对省直74个部门的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民意测评,调查样本总量7190个。测评结果提供省目标考核办公室,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一项依据。
十一、国内旅游调查
为深入分析研究全省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受黑龙江省旅游局的委托,在全省13个地、市开展了全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调查工作自2004年8月起至2005年3月,历时8个月。这次调查采取了分类、分层、多阶段和随机等距的抽样方法,有效地保证了调查样本的代表性。调查问卷分A、B两种,A卷调查住宿游客,样本量7031份;B卷调查景点游客,样本量2986份。调查分四个时段进行,2004年8月完成问卷3071份、10月完成问卷2055份、12月完成问卷1993份、2005年2月完成问卷2898份。通过调查,基本搞清了各地、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和游客消费等情况,为更好地开拓全省旅游市场,提供了权威、客观、翔实、可靠的信息资料和决策依据。
除上述调查外,还组织完成了:1987年城镇居民住房改革意向调查;1993年酒水市场调查;1997年农民旅游消费调查;1998年小食品调查、女士用品调查;1999年房屋基本情况调查和居民地板使用情况调查;2000年食品上柜率调查;2001年啤酒市场调查;2002年事业单位人员改革心态调查;2003年城镇失业及再就业人员状况调查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民意调查;2004年教育乱收费调查、禽流感疫情专项调查、企业办学退休教师待遇等专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