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统计提要和统计月报
第二节 统计提要和统计月报
统计提要和统计月报是以简捷、明快的手法向党政领导和有关方面提供统计信息的载体。统计提要为年刊,主要是提供年度统计数据;统计月报为月刊,主要是提供月份统计数据。这两种数据资料汇编只提供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使用,不公开出版发行。
一、统计提要
统计提要是向党政领导提供年度统计信息的一种服务形式,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于每年统计年报汇总上报之后,选取主要指标汇集成册,一般在5—6月份印发,比统计年鉴早2—3个月。早期的统计提要为64开本,1990年改为32开本,1994年改为大32开本。版数最多时超过300页,一般在150—220页之间,内容涉及综合、人口和就业、固定资产投资、能源、财政、金融、物价、人民生活、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国内贸易、外贸及旅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10几个方面。近期附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东北三省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对比资料。
二、统计月报
统计月报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资料,按月向党政领导和有关方面提供统计信息的重要手段。首创于20世纪80年代,于每月10日前后印发。早期的《黑龙江统计月报》为卡片式单页折叠,共8版,主要指标有当月和累计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销售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亏损企业数、亏损额、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额、财政收支、金融机构存贷款、金融机构现金收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等20几项,其中工业总产值按地市分组,并附有各省、区、市工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从2000年开始,统计月报由卡片式改为书本式,由64开本改为48开本,共16版,增加了指标,加细了分组,设有工业生产与销售、工业经济效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进出口及利用外资、物价指数、地方财政收支、金融机构现金收支、金融机构存贷款,以及分地市的工业增加值、工业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14张表;附有各省、区、市工业增加值。除数字资料外,配有6幅统计图表,可观察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支、物价指数等项指标12个月来的增长变动趋势。2004年、2005年的统计月报,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改观,设有国民济主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加到28个品种)、工业经济效益、交通运输邮电、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城镇居民家庭收支、价格指数、地方财政收支、金融机构存贷款、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等16张表和分地市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值6张表,以及各省、区、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两张表,共22张表。还配有近3年来各季度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近12个月各月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各月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4幅统计图表。版式考究,印刷精美。每期印300—350份。2004年增加到400份,2005年又减为350份。发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有关领导,省直有关委、办、厅、局,各地市主要领导和统计局,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