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信息平台

第二节 信息平台


  统计部门在运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搞好信息服务的同时,不断增进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搭建网络信息平台,为宏观决策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黑龙江统计信息网于2000年正式开通,先后两次改版,增设栏目,加载信息,丰富内容,美化版面,利用VPN技术实现了全省县以上政府统计信息系统网络的链接,成为向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省统计局乃至全省统计系统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为搞好网站建设,制定了《黑龙江省统计系统政务信息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统计系统政务信息工作考核评比实施细则》,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人员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信息采编能力和工作认真负责的信息员队伍,进行了专业培训。制定了信息采编操作规范,使信息的采集,栏目的编排和信息的发布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同时建立了工作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网页制作水平,适时更新网页、加载信息,增强了网站的服务功能。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作部署,省委、省政府提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方案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种植业与畜牧业主辅换位的思路之后,统计部门闻风而动,紧紧围绕这两项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发挥统计部门信息资源丰富、信息渠道畅通、专业人才密集、技术手段先进的优势,重新整合统计信息资源,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迅速搭建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农业主辅换位”两个信息平台,在2003年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之前及时开通,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成义,副省长申立国、刘海生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平台开通仪式,给以很高评价。张成义还召集省统计局有关人员,专门研究了信息平台的进一步完善问题。两个信息平台作为专业性政府网站,自2003年10月正式开通后,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到2005年底,来访者已达到32.2万人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信息平台还参加了第5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接待了大量的来访者,其中包括很多企业界、金融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国外有关人士。统计部门通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找准统计服务的“支点”,把信息平台作为一项“拳头产品”来抓,做到积极参与,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宏观决策、招商引资、项目洽谈、市场运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黑龙江统计信息网

  本网站是在利用网络技术为“两会”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1998年,省统计局在web服务器上建立了统计信息站点,将其链接在“中国统计信息网”上,在全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和统计系统计算机建库联网研讨会上首次亮相。1999年成立了黑龙江统计信息网领导小组及编辑部,制定了《黑龙江省统计信息网管理办法》,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局内各处室作了分工,陆续完成网页制作、信息采集、编辑和加载工作。当年牡丹江统计信息网投入运行。绥芬河建立的web站点与市领导和新闻媒体联网。2000年改版后的“黑龙江统计信息网”正式开通,设有省情简介、企业之窗、年报专栏、新闻公报、分析报告、进度信息、年报信息、普查数据等16个栏目,分内网(http://10.23.9.15/)和外网(http://www.hlj.stats.gov.cn),内网多了省局文件、工作动态以及各处室业务活动方面的内容,各处室(中心、队、所、站)都设有页面新颖、内容充实、独具专业特色的网站。各地市统计局也都纷纷建网。2001年,在网络应用方面有所突破,首次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纳入网络管理,扩大了网上信息交流和经验传播,提高了工作效率。2002年抓住电子政务信息网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省政府政务信息网络平台,使绝大部分地市统计信息网络与省局纵向链接,实现了提速扩容。2003年解决了网络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13个地市全部实现了省与地市之间统计信息网络的互连互通,做到两级政府电子政务网与统计信息网信息共享。为了配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决策的实施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开发利用统计信息资源,搭建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农业主辅换位两个信息平台,收到了良好的服务效果。2004年省统计局内部网再一次改版。为更好地提供网络技术服务,计算中心网站进行了改版,网站更名为“统计信息化工程”。新建了“黑龙江经济普查网”,设置技术论坛、答疑解惑、经验交流、数据处理等栏目,有效地对经济普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2005年为提高网站速度,对省统计局外网和老工业基地、农业主辅换位两个信息平台进行了技术改造,专门安装了10兆光纤线路,将访问速率由1M带宽提高到10M带宽,并在前端设置了防火墙,访问速度和安全性有了显著提高。
  黑龙江统计信息网除有统计工作业务指导方面的功能外,更多的是统计信息服务功能,设有统计公报、普查公报、月度数据、年度数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财经信息、统计标准、指标解释、统计法规等栏目,并与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信息网、黑龙江省农业主辅换位统计信息网、黑龙江调查总队信息网以及各地市统计信息网站相链接,内容广泛,查阅方便。其特点:一是内容丰富。网上不仅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国情国力普查资料,而且有经济运行情况和热点问题的统计分析,以及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调查制度等。通过与国家统计局信息网和各省、区、市统计局信息网链接,还可以查到全国和各省、区、市的统计信息。二是更新及时。网上按月发布工业、投资、市场、物价、财政、金融、进出口、经济效益等宏观统计信息,将国民经济运行的最新动态,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提供给广大用户。三是信息可靠。网上的主要统计数据均来自全省统计系统(包括各级政府统计局和调查队)上报的统计报表,属于法定数字,具有权威性。

  二、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信息网

  本网站(http://gy.hlj.stats.gov.cn)由省统计局、省发改委、省经委、省中小企业局联合主办,省统计局负责日常维护工作。设有龙江概况、规划措施、数据发布、数据专报、专题报导、洽谈平台、企业之窗、新闻频道、全国信息、景气动态、外省信息、地市快报、高层视角、专家观察、媒体聚焦、国外经验、统计标准、统计指标等十多个栏目,汇集了省内外、国内外数千条相关信息和大量统计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直报网站链接,可获取全国分地区、分月10多项指标值和40个行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值;还可以同“中国小企业海外服务中心”“华通数据中心”“数据中华”“中国招标在线”等网站链接,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满足多层次、多视角观察和研究有关问题、拍板决策、操盘运作的需要。比如,通过“规划措施”栏目,可以了解到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实施方案、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以及大项目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民营经济等工作方案,可作为决策的依据。在“国外经验”栏里,可以了解到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国有企业改革、私有化改造、二元经济转型、建设工业园区、城市化进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扶持中小企业、石油安全、发展绿色电力、装备工业自主创新、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等方面的经验,可供参考。进行项目洽谈,“洽谈平台”里介绍了包括装备制造、石化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接续产业、基础设施在内的120多个技术改造项目和160个产权改革招商项目。想要了解某些统计指标的涵义,查看“统计标准”和“统计指标”即可得到准确的回答。称得上“一网在线,信息尽显”。由于信息平台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赢得了大量的来访者,在网站开通以来的两年零3个月,共有22万人次来访,平均每天有270人次上网。

  三、黑龙江省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辅换位信息网

  本网站(http://ny.hlj.stats.gov.cn)由省统计局、省农委、省畜牧局联合主办,省统计局负责日常维护。设有政策法规、数据发布、各地动态、分析预测、畜牧信息、畜牧概况、绿色食品、技术服务、统计标准等十来个栏目,存有省内外、国内外5000多条相关信息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政策法规”栏目载有《草原法》《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牛奶质量安全推进计划》《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20几项法律法规。“数据发布”栏目除有各月畜禽存栏、畜产品产量,各季分地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增加值外,还有全国及各省年度农业统计数据,本省农村基本情况、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畜禽产品存栏、畜产品产量、主要农产品产量、绿色食品种植业、养殖业情况,以及奶牛、肉牛、猪、羊、肉类、肉鸡、肉鹅、禽蛋生产大县的主要数据。“各地动态”“分析预测”“畜牧信息”栏目存有省内外、国内外信息4300多条。“畜牧概况”介绍了全省和各地、市、县畜牧业发展概况。在“绿色食品”栏目中,种植业有绿色水稻、玉米、大豆种植大县及各地区的种植面积(分AA级、A级、有机、无公害);养殖业有绿色奶牛、肉牛、生猪、羊、鹅饲养大县的饲养量;绿色食品加工方面,有大米、面粉、大豆、啤酒、白酒、糖、马铃薯、肉制品、蔬菜、山野菜、食用菌、矿泉水、饮料等加工企业的生产概况。要想了解某项指标的涵义和统计范围,如绿色食品种植业、养殖业的统计范围、认证类型等,可从“统计标准”栏目查到。网站还为用户提供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栏目载有900多条技术信息可供用户选用。如在种植业方面,可查到土壤振动深松技术要点、水稻大中棚培育摆栽超稀植技术要点、无公害防治蔬菜病虫害方法等;在养殖业方面,可查到北方奶牛的繁殖管理技术、国外奶牛增产新招、牛奶长期保鲜新法、工厂化养猪场猪存栏数量计算及排列方式、蛋鸡产蛋高峰期过后的饲养管理等。本网站开通以来,到2005年末,来访者共有10.2万人次,平均每天有130人次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