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咨询服务
第三节 咨询服务
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统计部门还通过多条渠道开发信息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信息咨询活动。
一、市场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准确的市场信息,对企业施行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绝大多数产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能否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信息市场需求的形势下,统计信息咨询机构在开发利用统计部门内部信息的同时,在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的组织协调下,与有关方面共同协作,联合开发统计部门系统以外的市场信息,进行了40多项市场调查,满足了生产经营单位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的统一组织下进行了电视收视率调查之后,于1990年4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家用电器调查。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家电市场忽热忽冷,已成为生产厂家、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在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的组织策划下,本省抽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4个城市的430个住户(全国抽选97个城市、1.08万个住户),对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4种家用电器的拥有和需求状况以及购买意向进行了调查,基本上弄清了这“四大件”产品的拥有量和需求量,掌握了各种产品分牌号、型号的产品质量、性能、价格、颜色以及售后服务等用户反应,分析论证了国内外家电市场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行业发展的建议,此举受到生产厂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重视,取得了圆满效果。为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工作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1992年初,由省统计局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牵头举办一次科技成果项目洽谈会,全国企业界、科技界的代表共36人,携带155项成果参加项目交流活动,其中技术转让项目88项,经济技术协作项目53项,市场营销项目9项;发布了黑龙江省对东欧出口商品供需信息,起到很好的“牵线搭桥”作用。
市场调查的领域不断扩展。在1995年完成个人洗涤用品销售网点调查之后,又于1996年开展了职工生活进步调查。这项调查由国家统计局、劳动部、全国总工会、民政部、卫生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共同组织,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具体操作。调查目的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职工生活的变化,以及各类职工,特别是低收入职工的生活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调查内容包括职工基本情况和素质、职工家庭状况、职工家庭消费水平、家庭财产及投资意向、家庭负债、生活困难状况、职工家庭社会保障、职工个人生活状况等8个方面130项指标,调查范围是全国72个城市、1.56万户职工家庭。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海林作为县级市分别入选,分别调查了300户和50户。调查方法是随机抽样,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工作于7月上旬开始,12月上旬结束。在1999年以前,还先后进行了以下市场调查:城市居民生活观调查、城市居民购房意向调查、上星电视台收视状况调查、香港凤凰卫视收视情况调查、零售商业网点调查、家用电冰箱销售网点调查、手机零售商店调查、照相机消费市场查,洗涤用品、羽绒服、香烟、啤酒消费习惯调查,以及大豆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等。
2000年,进行了中国城市日用消费品零售网点分销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为香皂、沐浴露、洗发水、洗衣粉、护肤霜、牙膏等若干指定品牌的存货量和条形码。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鸡西、伊春、黑河7个城市,抽选了535个大型百货商店、超市、自选商店、食杂店和售货亭进行了调查。
2001年,省统计局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与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签订协议,承担该公司委托的多项市场调查,有卫星电视频道收视状况调查(第一次样本量250个,第二次样本量320个)、城市非公共电视网基本情况调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全国广播电台国内收听情况调查(哈尔滨、佳木斯共360个样本)、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样本量355个)等。同年还接受广州方舟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委托,进行三次卷烟市场调查。一次是373种卷烟价格调查。调查对象是70个零售商店,调查方法是每3天记录一次,共调查4次。再一次是香烟销售网点调查。调查内容:销售点类型、经营业态(连锁店、独立、非独立门市部)、所在区域(繁华商业区、居民小区、城郊结合部等)、经济类型(国营、集体、个体等)、营业面积、经营商品种类(列18种)、销售香烟种类(进口烟、当地烟、省外烟、雪茄、其它烟)、主销香烟品牌(列5种)、平均每月销售量、是否有烟草专卖证、是否经营烟草批发业务等,每3个月调查一次,共调查4次。第三次是居民吸烟状况入户调查。调查内容:烟龄多长,主抽哪一个牌子,喜欢软壳包装还是硬壳包装,主抽的牌子抽了多长时间、占多大比重,换牌子的主要原因(烟味、价格、质量、能否经常买到等),假如现在市场上买不到你主抽的牌子,打算用什么牌子取代,最近一个月曾在哪些地方买过烟,你主抽的牌子最近遇到哪些质量问题,通常每次买多少、多少钱一包,假如价格上涨多少还继续买主抽牌子,或选购其他牌子,你的日常习惯、个人资料(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等。调查户数:哈尔滨300户,牡丹江150户。每2个月调查一次,全年调查6次。2001年还与北京几家信息咨询机构合作,在哈尔滨、大庆两市进行了家用轿车市场入户调查(样本量436个);在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对李宁体育用品专卖店进行现场测评,共测评了20个商店;在哈尔滨市进行了旁氏护肤品派发调查,派发数量16万份,调查对象是18—35岁女性。
2002年共进行了5项市场调查,有高档轻型客车、卡车、厢式货车市场调查(问卷90份);接受中国电信黑龙江分公司的委托进行三项调查:固定电话用户满意度调查(样本量2万个);电信大客户(集体单位)满意度问卷调查;在建、待建住宅小区和商住楼调查(哈尔滨市区)。还接受天津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的委托,在哈尔滨市进行市场调研,调查样本2000个,访问对象50个,召开三次座谈会,对在哈开办连锁店的可行性作出判断。
从2003年到2005年,接受中国电信黑龙江分公司的委托,在哈尔滨市的66个党政机关、87个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问卷调查。以省招标公司为中介,为齐齐哈尔、佳木斯两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城市防洪系统”,提供了有关数据。对齐齐哈尔4区、1县(富裕)、8个乡镇、31个街道办事处;佳木斯5区、1县(汤原)、1个农场(莲江口)、9个乡镇、16个街道办事处进行了调查。接受国家信息中心的委托,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4个市、84个党政机关(省、市、区、县、乡各级),进行了机关车辆调查。调查内容:编制人数和实有人数,在编车辆和实用车辆,保有车辆结构、分车型、分品牌,近三年购买和淘汰车辆分品牌,不同品牌、车型车辆的使用情况,各种不同用途车辆的使用年限,对各种品牌车辆的评价,对公务用车的特定需求和改进建议,公车制度改革情况,购买车辆的决策情况,旧车处理情况等。还承接了国家统计局、全国老龄委、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的老年人口调查,调查内容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收入来源、生活水准等,样本量1000多个。此外还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等地对46类家电产品、1.2万个品牌的进货、销售、库存情况进行常年跟踪调查;进行了海尔系统的行规调查,以及手机市场调查,家电销售监测等。
二、统计认证
先后进行了建筑施工企业100强、十强县、百强乡、社会发展水平、工业企业500强、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实力50强、工业企业行业排名20强、乡镇企业200强、零售商业100强、餐饮业10强、旅馆业50强等综合评价和统计认证工作,分别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公布、内部通报、出版书刊等不同形式予以发表。
1993年,为加强建设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准确地评估建设企业的经济实力,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省统计局和省建委联合成立了黑龙江省建设企业评价中心,利用1992年统计年报,进行了建筑施工企业100强的评价工作,对房地产业、市政公用和勘察设计单位的规模和效益进行了排序,并根据中国建设企业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建设企业数据库,较好地发挥了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
1993年还进行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百强乡的评价工作。为弄清县、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差异,为各级领导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实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统计局、省农委根据省领导的指示,利用1992年统计年报,对全省69个县(市)和1158个乡(镇)的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县(市)的评价指标有10项:社会总产值、非农产业占社会总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财政上解、人均财政收入、人均乡镇企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消费水平。各项指标乘以权重进行无量纲处理,加总后求得综合评价值,然后按综合评价值排序,名列前10名的即为十强县(市),依次是:海林、阿城、绥化、肇东、尚志、宁安、虎林、穆棱、富锦、东宁。乡(镇)的评价指标有11项:农村社会总产值、每一劳动力创造社会总产值、农村纯收入、非农产业占农村纯收入比重、农业收入中出售产品收入所占比重、百元费用提供农村总收入、人均乡镇企业产值、每一劳动力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每亩耕地施用化肥、粮食每亩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按综合评价值排序,百强乡(镇)的前10名是:牡丹江市北安乡,哈尔滨市团结乡,佳木斯市长吉乡,牡丹江市沿江乡、兴隆镇,佳木斯市松江乡,肇东市宋站镇,哈尔滨市新发乡、王岗镇、跃进乡。十强县、百强乡在县域经济中举足轻重,十强县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省26%,财政上解占全省县级财政收入的40%。百强乡(镇)人口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0%,农村纯收入占全省的16%,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50%。为宣传十强县、百强乡的先进事迹,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以省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百强乡新闻发布会,并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了表彰奖励,新闻媒体作了广泛宣传。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强地区和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和信息交流,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地区和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省编制委员会于1995年4月16日下发通知,决定成立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委员会,成员如下:主任马国良(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副主任张成义(省长助理)、曹亚范(省政府副秘书长)、贺全宾(省统计局局长);成员于宗义(省农委副主任)、梁仲(省建委总规划师)、陈兴(省财政厅副厅长)、黄志杰(省工商局副局长)、关心(省乡企局副局长)、沈根荣(省技术监督局局长)、熊映梧(黑龙江大学教授)、鼓瑞玲(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韩志刚(黑龙江大学教授)。评委会的主要职责是:(1)指导和协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工作;(2)审查和认定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方案;(3)审查和认定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结果。评委会的日常工作由省统计局负责。在评委会的组织指导下,依据1994年统计年报,采用国际通用的单一指标排序方法,评出全省工业企业500强(按销售收入排序)、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00强(按利税总额排序)、全省乡镇企业200强(按销售收入排序)、全省零售贸易企业100强(按零售额排序)、全省批发贸易企业50强(按销售额排序)、全省餐饮企业10强(按营业额排序)。省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委员会和省统计局于1995年12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发布了这一评价结果,新闻媒体作了宣传报道。
1996年,在省经社会评价委员会的组织指导下,利用1994年统计年报进行了第二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百强乡的评价工作。评价指标作了局部调整,县(市)的评价指标有12项: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地方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财政上解(为表决指标,指标值为零的不能评为十强县)、人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每亩耕地物质投入、每亩耕地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消费水平。按综合评价值排序,十强县(市)依次为:海林、阿城、绥化、肇东、尚志、穆棱、双城、讷河、鸡东、富锦。与首次评选结果比较,宁安、虎林、东宁没有入围,双城、讷河、鸡东进入十强。乡(镇)的评价指标也作了局部调整,有12项:农村社会总产值、每一劳动力创造社会总产值、农村纯收入、非农产业收入比重、出售产品收入比重、人均财政收入、人均乡镇企业收入、每亩耕地产值、百元费用纯收入、每一劳动力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每亩耕地施用化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表决指标,指标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不能评为百强乡),按综合评价值排序,百强乡(镇)的前10名是:哈尔滨市团结乡,牡丹江市北安乡、兴隆镇、沿江乡,肇东市宋站镇,尚志市尚志镇,佳木斯市松江乡,哈尔滨市跃进乡,阿城市玉泉镇,宁安市宁安镇。与首次评选结果比较,尚志镇、玉泉镇、宁安镇最新入围,长吉乡、新发镇、王岗镇分别由第3、8、9位降到第24、28、51位。评选结束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进行了表彰奖励,并将十强县(市)、百强乡(镇)的先进事迹编纂成书,取名为《黑土地之星》,由省委副书记马国良题写书名,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孙魁文为本书作序,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印5000册,进行了广泛宣传。
1998年,省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作了适当调整,主任王宗璋(省委常委、副省长)、副主任石忠信(省长助理)、李惠群(省经贸委副主任)、贺全宾,成员于宗义、梁仲(省建委总规划师)、王常俊(省财政厅副厅长)、姚钟凯(省统计局副局长)、黄志杰、关心、王晓明(省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彭瑞玲、韩志刚。在评委会的指导下,根据1997年各地市上报的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统计年报,采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首次对全省各地市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全省总指数为131.5,其中环境11.8,人口14,经济基础10.8,生活质量22.3,劳动就业12.8,社会保障15.1,卫生保健12.9,科技教育14.6,文化体育6.8,社会治安9.5;按存量、质量、结构、变动度4个方面划分,分别为45.7、56.8、22.2、6.8。按总指数高低排序,各地市依次为:大庆179.6,哈尔滨156.9,牡丹江156.3,大兴安岭155,佳木斯143.1,鹤岗141.9,黑河135.4,伊春128.1,双鸭山123.9,七台河120.2,绥化119.6,齐齐哈尔115.5,鸡西109.7。由于评价方法正在探索之中,加上有些数据还需进一步核实,评价结果仅向各地市统计局作了反馈,未向社会公布。
2000年前后,分别进行了工业企业分行业20强和建筑施工企业500强的评价工作,并进行了通报;还进行了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实力50强、旅馆业综合实力50强的评价和市场畅销产品品牌的排序活动,并进行了通报。
2002~2004年,继续进行十强县(市)、百强乡(镇)评价活动。每年编印一本《黑龙江县(市)农村经济社会统计概要》,印发各地市、县进行信息交流。县(市)的评价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城镇化率、转移农村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粮食产量、畜禽存栏、人均用电量、每万人在校中学生数、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3l项指标,按县(市)进行排序;乡(镇)按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财政收入、居民储蓄存款4项指标排出100强。
信用环境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更有利于吸引外资,更有利于形成区域性竞争优势。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中央文明办、全国整规办、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工商联共同组建的“中国诚信建设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于2005年10月底在北京隆重举办“中国地区信用环境及投资合作项目推介展览”。在省统计局和有关方面的组织推动下,全省共有19个企业、400余件产品参加了展览,为本地打造了一个“信用招商”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