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统计科普活动 省统计学会始终把统计科普工作列为学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坚持以普及为主、应用为主的原则,举办了多次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和短期培训班,编辑出版了大量的统计科普读物,在普及统计科学知识,宣传统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统计工作经验,推动统计改革和指导统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举办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 (一)学术报告会
多次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就中国统计改革目标模式、统计发展战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以宏观经济问题等,举办多次学术报告会。
1987年7月,国际统计学会副主席、中国统计学会会长李成瑞和副会长王一夫分别向省统计局、哈尔滨市统计局和松花江行署统计局全体干部作了《中国统计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关于加强统计监督》的学术报告。
1989年2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教授邓三瑞向省统计局全体干部作了系统工程问题的学术报告。
1989年8月,国家统计局局长张塞向省统计局全体干部作了《中国统计发展战略问题》的学术报告,系统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制定统计发展战略;制定统计发展战略的依据;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管理体制;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统计法制建设;统计科学研究等问题。
1991年11月,在全省第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期间,省统计学会会长、省统计局副局长朱昌延作了《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问题》的学术报告;省统计学会副会长、黑龙江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韩志刚作了《一类简单的具有引导变量的统计预报模型》的学术报告。
1996年7月,在全省第六次统计科学讨论会期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社会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罗建国作了《中国小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学术报告;省统计学会名誉会长朱昌延作了《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回顾与前瞻》的学术报告。
1998年5月,在全省第八次统计科学讨论会上,中央党校客座教授、省林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陈永昌作了《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改革走向的研究》的学术报告。
2002年11月,在全省第九次统计科学讨论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林贤郁作了《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加快建立现代统计体制》的学术报告。他提出从“五个提高”入手,提升我国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1)提高统计标准的国际可比性;(2)提高统计方法的透明度;(3)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4)提高统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5)提高统计服务的社会化水平。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蒋立东作了黑龙江省宏观经济问题的学术报告。
2003年2月,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许宪春博士向省统计局全体干部作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学术报告。
(二)专题讲座
1988年,为提高广大统计人员的统计分析写作水平,省统计学会主办的基本《黑龙江统计》杂志开辟《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知识讲座》专栏,系统地讲述了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基本知识:(1)统计分析的意义、作用及特点(刘春声);(2)怎样选题和拟定分析提纲(李志范);(3)统计资料的搜集和加工整理(王森);(4)统计资料的综合分析(李志范);(5)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刘春声)。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于1992年以《统计分析报告写作基础》的书名,印发单行本1万册。
1990年,为适应开展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黑龙江统计》杂志开辟《新国民经济核算知识讲座》专栏,分五讲系统地讲授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知识:(1)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手段(徐永泰);(2)社会总供需核算与分析(徐永泰);(3)投入产出表的阅读及应用(卜一民);(4)增加值的核算及应用(陈凯东);(5)资金流量的核算及应用(楼德昌)。
1990年7月,省统计学会与中国统计学会在哈尔滨联合举办统计分析与写作知识讲座,有来自北京、上海、福建、贵州、山西、河北、吉林等14个省市的300多名学员参加学习。
1996年11月,省新闻出版系统举办统计分析知识讲座,省统计学会副秘书长曲志深讲授统计分析方法及写作知识。
1997年12月,省统计局局长贺全宾应邀为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作了《统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专题讲座。
(三)统计知识培训班
1986年6月,省统计学会与省广播电视厅联合举办了为期20天的统计知识培训班,向广播电视系统的统计人员系统地讲授统计理论和统计法规。
1988年6月,省统计学会与解放军空军后勤部联合举办统计干部学习班,讲授统计理论和统计改革问题。
1988年8月,为使各级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省统计学会在哈尔滨举办了为期10天的国民经济核算与宏观经济分析讲习班,本省及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省市共120名学员参加培训。请厦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钱伯海教授担任主讲,他侧重从理论上讲了7个问题:(1)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手段;(2)两个核算体系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3)社会总供给核算;(4)社会总需求核算;(5)社会总供需的平衡;(6)国民经济综合分析;(7)国民经济核算与宏观调控。省统计局副局长、省统计学会副会长、高级统计师朱昌延侧重从实践的角度讲了3个问题:(1)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及形成;(2)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内容和原则;(3)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为适应广大统计人员提高统计科研和写作能力,省统计学会从1990年4月到1991年12月,举办了为期1年零8个月的统计科学论文写作函授班。在学习统计科学论文写作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采取学员自学、指导教师答疑的方法,写出统计科学论文或统计分析报告,提高不同层次统计人员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有200多人参加学习。
1990年10月,黑龙江省统计学会与北京市统计学会在北京举办了为期10天的统计分析写作培训班,聘请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罗建国等讲课,有300多人参加学习。
1991年1月,省统计学会在哈尔滨举办了为期10天的统计分析写作培训班。请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所长马安、副所长莫日达讲课,有80多人参加学习。
1991年9、10两月,省统计学会在北京举办两期统计分析写作培训班,每期10天。请国家统计局刘晓超等富有统计分析经验的同志讲课,每期培训100多人。
1992年3月,省统计学会在湖南湘潭举办了为期10天的统计分析写作学习班,有30多人参加学习。
1992年5月,省统计学会在北京举办统计分析培训班,有70多人参加学习。
1992年8月,省统计学会在大连举办为期10天的统计新知识培训班,请东北财经大学的教师授课,培训150人。
1992年8月,省统计学会在北京举办为期10天的能源统计培训班,请国家统计局工交司的同志讲授能源统计方法,有30余人参加学习。
1992年10月,黑龙江省统计学会与上海市统计学会在上海举办为期10天的统计新知识与统计分析写作培训班,有40余人参加学习。
二、出版统计科普读物 省统计学会一直把统计书刊的编辑出版作为普及统计科学知识、交流统计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传播统计信息和工作动态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坚持办好统计期刊的同时,还编辑出版了一批论文集、工具书等统计科普读物,在推动统计改革、弘扬统计文化、繁荣统计事业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统计期刊
省统计学会主办的统计专业期刊——《黑龙江统计》,从1985年12月创刊
①,1994年更名《统计与咨询》,到2005年12月共出版127期,累计发表文稿4090多篇,875万字。除1993年改为月刊外,其余各年均为双月刊,累计发行125万份,发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本刊创刊以来,一直受到省政府、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学会的关怀和支持,省长侯捷、副省长刘仲黎为创刊号题词;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副局长岳巍、郑家亨,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王一夫多次为本刊撰稿或题词。多年来,既有杨坚白、王健真、崔世爽、冯杞靖、张塞、龚鉴尧、钱伯海、黄海、刘宗鹤、熊映梧等老一代统计专家、经济专家多次在本刊发表力作;也有以邱东、梁俊海、许宪春、石良平为代表的年轻学者多次为本刊撰稿,包括本省统计系统和大专院校,经常为本刊撰稿、荐稿的多达百余人。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使得本刊发表的一些文章,在全国同类刊物中带有一定的超前性,在统计舆论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广大统计人员汲取统计科学知识、启发统计改革思路、交流统计工作经验、掌握统计工作动向的重要阵地,对统计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办刊宗旨。本刊最初的办刊宗旨是: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紧密配合统计工作改革,积极推进统计科学研究,广泛交流统计工作经验,促进全省统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注重实际应用,面向广大基层”为基本出发点。在编辑内容上,力求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以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1993年加进了反映统计战线上的新人新事,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1994年更换《统计与咨询》的刊名后,拓展了刊物的服务领域,对办刊宗旨进行了适当补充,使其在宣传统计工作方针政策,促进统计信息社会化、产业化、商品化、国际化方面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和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多视角地向社会各界提供信息咨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2.栏目设置。为将办刊宗旨具体地、感性化地展现给广大读者,先后设置了70余个栏目,不断丰富了刊物内容。
(1)把推进统计改革作为主旋律。早期设置“统计改革”“改革论坛”等栏目,1986年详细报道了以海林为代表的农村统计改革经验;1987年重点刊载了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文章;1988年主要探讨了统计制度方法改革问题;1991年侧重于城乡统计信息网络建设的报道;1992年配合地方统计法规的出台,发表了一批统计法制建设方面的文章。1994年改刊后,开辟了“改革新论”“经济红绿灯”等栏目,开展了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可持续发展统计方法、统计发展战略、建立现代统计体系等方面问题的探讨。先后发表了一批国内知名学者的文章,如李成瑞的《中国统计改革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统计学的构想》,刘宗鹤的《统计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张塞的《中国统计发展战略问题》,龚鉴尧的《统计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冯杞靖的《关于建立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统计调查体系的研究》,熊映梧的《高速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内外债务》等。
(2)普及统计科学知识,展现统计科研成果。先后举办了“统计预测方法”“统计分析写作”“国民经济核算知识”等专题讲座,开辟了“工业普查”“人口普查”“普查园地”“年报工作”“计算机应用”“国外统计简介”等普及统计知识,指导实际工作的栏目,同时配合统计普法宣传,刊登了一批统计法律知识方面的一些文章。为推动统计科研活动的开展和展现统计科研成果,先后开辟了“理论探讨”“问题研究”“学术争鸣”“论点选粹”“专家论坛”“WTO与统计”栏目,有许多专家为本刊撰稿。为有意识地引导科研方向,对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还开辟了“统计数字质量大家谈”“小康标准研究”等栏目。
(3)传播各类信息,交流工作经验。在传播信息方面,设置“会议专栏”“专题报道”等栏目,及时报道全国、全省统计工作会议情况,传达统计工作的方针政策。1995年国际统计学会第五十届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本刊发表了《最是橙黄橘绿时》的采访侧记,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到会议盛况。每年发表一次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设置“经济视点”“社会经纬”“调查分析”“省情专栏”等栏目,除发表经济述评外,还对经济热点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剖析;“数据库”栏目连续9年发表黑龙江省经济活动前10名县(市)的主要指标;“环球经济”“嘹望角”等栏目全方位、多视角地集录国内外市场经济信息。为配合统计职称改革和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开辟了“职改之声”“培训园地”栏目,及时发布统计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岗位专业知识培训等方面的信息。在经验交流方面,通过“农村统计园地”“企业统计园地”等栏目,广泛交流基层统计工作经验;“经验交流”“县市专栏”等栏目则侧重各专业、各部门、各地区统计工作经验的交流。本刊记者采写的《风景这边独好》这一反映苇河林业局制订和实施《统计工作规程》的经验报道,被《中国统计》杂志转载。本刊记者采写的《展翅欲高飞》的专题报道,全面介绍了牡丹江市统计法律建设的工作经验,为全省树立了统计法制工作的榜样。
(4)弘扬精神文明,褒奖新人新事。1986年,以较大篇幅介绍了全国统计战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奉化县统计局巡视员邬兆定的先进事迹。1987年开辟“人物述林”栏目,先后采写了数十篇专访,介绍了统计战线的先进人物,有严谨治学、造诣精深的老专家、老领导戴世光、李成瑞、王一夫、张维华、刘宗鹤、冯杞靖等;有艰苦创业、身先士卒的县统计局长曲文刚、勾田富、刘恩学、张士才、朱富生和县农调队长赵国光、周国新等;有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基层统计工作者苗祥、赵雨君、吴国忱、王振兴、孙洪儒等;也有求真务实、大力支持统计事业的县委书记、县长和运用统计搞好企业经营的厂长等。1994年改刊后开辟了“统计名人录”,连续20期介绍了20多位国内知名统计专家。还通过“专题报道”栏目,报道了一系列统计战线上的新人新事,如大兴安岭火灾中漠河县统计局全体职工投入灭火战斗的感人事迹;七台河市统计局全体职工参加抗洪救灾的动人经历。2000年在“特别报道”栏目中,以《巍巍兴安统计魂》为题,以7版的大量篇幅,刊登了本刊记者采写的全省十佳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先进统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统计局局长张彦生的先进事迹。国家统计局和省统计局分别作出《关于开展向张彦生同志学习的决定》。
(5)增强趣味性、可读性。通过“统计文苑”“出访见闻”“龙江览胜”“TI茶座”等栏目,刊登了反映统计人员工作、学习、生活的小说、诗歌、散文等轻松活泼、风格各异的作品,刊登了统计题材的电视剧《草青草黄》的故事梗概。1997年开辟“龙江统计史话”专栏,连续刊载黑龙江地区自秦汉以来一千多年的统计发展史。1992年,配合政府统计机构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了统计知识竞赛,广大统计工作者踊跃参加,收回试卷1000多份,有100多人获奖。
3.版式装帧。本刊非常重视刊物的封面设计,使其既具有龙江特色,又能显示出专业特点,力求简洁、明快、新颖,每年都以全新的面目与读者见面。刊名题字,最初采集鲁迅墨迹,一度改为印刷体后又请省内著名书法家题写。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努力,使刊物的外在形式既保持了自身的一贯风格,又体现出锐意创新的意识,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在版式设计上,本着“美观、大方、新颖、活泼”的创意,在分栏、字形、字号处理上,力求使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以完美的形式来烘托良好的阅读气氛。在标题制作上,力求突出文章的主题,巧妙地运用刊头、线条、尾花,使版面既活泼、又美观。1994年改刊后,四封一律彩印,在保留原来版式风格的基础上,首先结合文章内容,配以适当的图片。其次在字形运用上,在保持刊物整体风格一致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再次在标题处理上,使之新颖、独特,能从直观上吸引读者。2004年扩大了版面,改为大16开本。
4.通讯发行。办刊初期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招聘10名特邀记者和42名通讯员。1987年各地市和省农垦总局分别成立通讯发行组,共有125人参加。以后各年均保持在130人上下,通联网络遍及全省各市县。每年召开一次通联发行工作会议,总结一年来的通联发行工作,研究下一步办刊设想,征集基层单位读者对本刊的意见和建议,表彰先进。为提高通联队伍的素质,1995年举办一期培训班,请知名专家讲授新闻写作及相关知识。由于有这样一支通联队伍,在撰稿、荐稿、沟通编辑部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征订发行工作方面的大力支持,为办好本刊创造了有利条件。
5.编委会、编辑部
(1)历届编委会组成人员
《黑龙江统计》杂志编辑委员会于1985年12月成立后,经历了四次变动。
第一届编委会(1985.12~1988.9) 顾 问 张维华 冯杞靖
主 任 姜荣萱
副主任 邢振海 朱昌延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森 刘春声 李介民 李志范 杨荫洲 杨靖春 欧阳超 董秀翰
1987年1月,本届编委会作了局部调整,副主任为贺全宾、朱昌延;李介民、杨靖春、欧阳超不再担任委员;增补王洪韬、刘玉生、夏永祥为委员。
第二届编委会(1988.9~1994.7) 主 任 王德祜
副主任 朱昌延 刘春声
委 员 王 森 王洪韬 刘玉生 李玉涛 李志范 郑永发
第三届编委会(1994.7~1997.9) 主 任 贺全宾
副主任 李志范
委 员 王 森 王 炜 朱昌延 刘春声 曲志深 何玉彬 陆 荣 赵 仁
第四届编委会(1997.9~ ) 主 任 姚钟凯
委 员 卜一民 王 森 王仲光 王怀生 古毅明 刘卫国 刘春声 刘霁虹
许 航 曲志深 朱昌延 李 杰 李树彬 李彦彬 张玉平 张树维
金 刚 赵 仁 矫永魁 葛 新
(2)历届编辑部组成人员
1985~2005年编辑组成人员 表5-11
主编 | 副主编 | 责任编辑 | 姓 名 | 任职时间 | 姓 名 | 任职时间 | 姓 名 | 任职时间 | 刘春声 | 1985.12~1988.9 | 李介民 | 1985.12~1987.1 | 董秀翰 | 1985.12~1986.8 | 李志范 | 1988.9~1997.9 | 李志范 | 1985.12~1988.9 | 杨靖春 | 1985.12~1986.8 | 姚钟凯 | 1997.9~2000.12 | 王 森 | 1988.9~1994.8 | 王 森 | 1985.12~1988.9 | 曲志深 | 2000.12~2004.1 | 葛 新 | 1990.1~1990.8 | 张玉妹 | 1986.8~1989.6 | 赵武君 | 2004.1~2004.4 | 曲志深 | 1994.8~2000.12 | 张景鸣 | 1986.8~2001.4 | 王怀声 | 2004.4~ | 韩 鹏 | 2000.12~ | 徐玉婵 | 1987.1~1988.9 | | | | | 林 利 | 1988.9~1989.6 | | | | | 葛 新 | 1989.6~1990.1 | | | | | 曲志深 | 1990.1~1994.8 | | | | | 孟冷梅 | 1990.8~1995.1 | | | | | 李大航 | 1990.8~ | | | | | 檀雪寒 | 1994.8~1997.12 | | | | | 李 博 | 1997.12~ | | | | | 赵京源 | 1998.8~ | | | | | 王艳娟 | 2005.10~ |
|
(二)统计书籍
1986~2005年,省统计局和省统计学会编纂、出版的统计科学知识方面的书籍共有43种,10117万字,发行14.7万册,其中统计科研成果文集11种,349.5万字;统计知识手册15种,192.6万字;统计分析研究文集9种,202.1万字;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论丛4种,65.4万字;志书4种,202万字。详见下表:
1986~2005年统计书籍出版情况表 表5-12
书名 | 作(编)者 | 字数(万字) | 印数(册) | 出版 年月 | 出版单位 | 生命在千万数据中闪光 | 《吉林统计》编辑部、《黑龙江统计》编辑部合编 | 15.6 | 10000 | 1988.8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黑龙江省第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 28.0 | 500 | 1980.12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省第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 40.0 | 500 | 1985.6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省第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 40.0 | 500 | 1988.1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省第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 52.0 | 500 | 1989.10 | 内部印发 | 东北三省统计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 18.0 | 1200 | 1988.3 | 内部印发 | 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统计理论问题 | 中国统计学会秘书处、黑龙江省统计学会秘书处合编 | 42.0 | 2000 | 1988.6 | 内部印发 | 国民经济核算与微观核算的衔接 | 朱昌延主编 | 23.3 | 1000 | 1989.4 | 内部发行 |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知识手册 | 朱昌延主编 | 8.0 | 1000 | 1993.7 | 内部发行 | 新国民经济核算宣传提纲 | 朱昌延主编 | 3.0 | 1000 | 1993.2 | 内部发行 | 黑龙江省统计研究优秀成果选集(1989~1995)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 32.5 | 500 | 1996.7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省统计研究优秀成果选集(1996~2000)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 32.0 | 500 | 2001.11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省统计科研项目课题报告专集(2002) | 省统计科学研究所 | 18.0 | 500 | 2003.6 | 内部印发 | 统计改革发展探索(上) | 李志范 曲志深 李华菊 | 24.0 | 1000 | 1997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统计改革发展探索(下) | 李志范 曲志深 李华菊 | 23.0 | 1000 | 1998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标准研讨会论文集 | 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 | 5.0 | 200 | 1987.5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省物价统计理论方法研讨会论文集 | 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 | 12.0 | 300 | 1988.3 | 内部印发 | 实用农产品成本调查 | 省农调队 王洪涛主编 | 17.4 | 3000 | 1989.9 | 北京科技出版社 | 农村统计改革经验交流材料选编 | 省统计局农村处 | 8.0 | 200 | 1987.11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省志人口志 | 本志编纂委员会 李树萱主编 | 78.0 | 3000 | 1996.1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黑龙江统计志 | 本志编纂委员会 刘春声主编 | 101.0 | 1500 | 1999.8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黑龙江省统计学会志(1980.5~1990.5)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曹宗显主编 | 11.0 | 200 | 1990.6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省统计学会志(1990.6~2000.10)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张景鸣主编 | 12.0 | 200 | 2000.8 | 内部印发 | 数学方法在经济统计实践中的应用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 22.0 | 1000 | 1985.8 | 内部印发 | 统计员岗位专业知识问题解答 | 《黑龙江统计》编辑部 | 25.0 | 1000 | 1991.12 | 《黑龙江统计》编辑部 |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基础 | 刘春声 李志范 王森 曲志深 | 7.5 | 10000 | 1992.7 | 《黑龙江统计》编辑部 | 实用统计分析方法 | 省统计学会秘书处 王森等 | 14.0 | 2000 | 1992.6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统计法制手册(1992年版) | 省统计局法规处 王延昌主编 | 11.0 | 2000 | 1992.1 | 内部印发 | 统计法制手册(1996年版) | 省统计局法规处 李彦斌主编 | 16.0 | 1000 | 1996.10 | 内部印发 | 统计法律法规新编 | 省统计局法规处 李彦斌主编 | 14.1 | 3500 | 2000.10 | 内部印发 | 统计法律法规主要知识讲座 | 省统计局法规处 李彦斌主编 | 2.2 | 3500 | 2000.10 | 内部印发 | 统计法规宣讲材料 | 省统计局法规处 李彦斌主编 | 3.5 | 10500 | 2002.10 | 内部印发 | 统计执法检查基本业务知识 | 省统计局法规处 李彦斌主编 | 3.0 | 3000 | 2003.2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统计法治20年 | 省统计局法规处 李彦斌主编 | 3.0 | 1000 | 2003.12 | 内部印发 | 统计标准与统计指标解释 | 省统计局设计处 潘晓江 何 飚等 | 42.8 | 2000 | 2000.9 | 内部印发 | 统计指标·标准·术语 | 李志范 潘晓江 何飚等 | 9.2 | 2000 | 2003.5 | 内部印发 | 统计解读 | 葛 新 陈 君 付庆武 王绍山 | 3.7 | 500 | 2005.5 | 内部印发 | 科技进步对黑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 | 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 许 航等 | 4.8 | 500 | 1991.11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老年人口 | 宋 杰 刘少为 郝守忠 | 25.0 | 2000 | 1990.9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黑龙江卷 | 本书编委会 刘卫国主编 | 35.0 | 1300 | 1994.8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黑龙江卷 | 本书编委会 张树维主编 | 34.0 | 1000 | 2005.8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北方经济探索 | 李志范 平全生 曲志深 | 30.0 | 1000 | 1996.4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算与分析 | 省统计局核算处 卜一民等 | 35.0 | 800 | 1998.10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省第一次农业普查研讨文选 | 省农业普查办公室 | 38.0 | 500 | 1999.11 | 内部印发 | 黑龙江省第一次农业普查专题报告 | 省农业普查办公室 | 5.5 | 500 | 1999.8 | 内部印发 | 富民强省谋略——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科研成果 | 省农业普查办公室 李玉涛主编 | 32.8 | 1000 | 1999.9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获奖统计分析选编(2000~2001) | 李志范 杜国喜 陈 君 | 26.0 | 500 | 2002.3 | 内部印发 | ① 《黑龙江统计》(月刊)曾于1955年4月创刊,每期内部发行3500份。1956年底由于经费原因停刊,共出版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