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税收计划管理 一、税收计划编制的原则、种类、管理内容 税收计划是掌握经济税源,分析税收的重要依据发展变化趋势,编制分配计划,检查考核计划执行情况。税收计划作为整个税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1.重要性。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2.特殊性。税收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社会生产协调发展的重要工具,税收计划所规定和指导的是国家预算的重要来源。3.严肃性。税收计划一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确定,就具有法律意义,对于各级税务机关都属于指令性计划。税收计划编制的原则,应当是遵循从经济到财政的原则,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基础,结合市场经济的变化情况,认真研究调查测算,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编制计划既要积极可靠,又要适当留有余地,起到指导、推动、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作用。
计划编制的种类主要分为年度和季度执行计划,年度计划分税种、项目和重点产品编制;采取一上一下的编制程序。首先由下而上提出计划建议数,再由上而下核定,下达执行。季度计划分种类、分月份编制,是完成年度计划的保证。
税收计划管理内容包括计划的编制、分配落实、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和考核、税收预测和经济税源调查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1)编制税收计划是税收计划管理的第一环节。
(2)分配落实税收计划是保证税收计划圆满完成的关键。
(3)检查分析税收计划的执行情况。为保证计划的贯彻执行,分析检查工作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4)税收预测。它是提高税收预见性,准确编制税收计划的基础。
(5)经济税源监控与调查。经济税源监控与调查研究贯彻于税收计划管理全过程,为税收计划的编制、分配落实、检查分析、预测等各项工作服务。
二、经济税源的调查、重点税源管理 经济税源调查的内容主要有:
反映重大经济、税收政策变化对税收的影响;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变化对税收的影响;反映征收管理工作和组织税收收入措施对税收的影响;反映重点税源的发展变化对税收的影响;反映潜在税源的发展变化对税收的影响;反映突发性事件对税源的影响。
重点税源是税收计划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重点税源的管理工作,其意义在于:第一,掌握重点税源情况,有利于编制和分配税收计划;第二,在进行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时,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发现和解决组织税收收入中的主要问题;第三,有利于随时掌握经济税源的发展变化动态,为科学、准确地进行税收预测提供依据。
三、税收计划编制程序 税收计划的编制程序是指税收计划的编制过程及其工作程序,一般要经过准备阶段,即整理基础资料,专题调查研究,编报税收计划建议数;编制计划草案阶段;计划草案的审核与确定。
计划编制完成后,应附计划编制说明,其内容主要是:
1.简要说明报告期税收收入实际(预计)完成情况,基数是如何确定的,基数与实际(预计)收入是否一致,为什么不一致,怎样处理二者的不一致;
2.计划期内经济指标的安排情况,经济税源的发展变化情况;
3.计划期内税收收入指标计算依据和资料的来源及编制方法;
4.计划期的税收政策、措施有哪些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序;
5.为保证完成税收计划准备采取哪些措施;
6.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四、税收计划的落实和考核 税收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就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的指令性任务,必须认真做好落实工作,做到指标、思想和措施“三落实”。
各级税务机关在分配落实税收计划后,都要向上级税务机关上报税收计划落实情况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1.上级税务机关下达的税收计划情况;
2.本地区的计划落实情况,包括计划落实工作的指导思想,时间、方式和指标落实结果,有无差额,以及分税种、分级次计划落实情况,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和结果;
3.本地区落实数与上级税务机关下任务达数不一致的原因;
4.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组织税收收入的措施;
5.对全年收入的预测,其中主要税种的预测情况;
6.分税种、分收入级次、分征收单位的分配情况表。
税收计划落实后,为了确保税收计划执行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对税收计划进行考核,考核的重要内容是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看是否完成税收计划,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指标。二是考核GDP税收负担率,通过这个指标来弥补由于税收计划不科学、不均衡所造成大偏差。三是检查是否做到了应收尽收,以检查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努力程序。四是看税收计划管理的质量高低,这是保证税收计划考核质量、效果和正常进行的基础。
税收计划考核的内容包括:
1.对年度税收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
2.对税收负担率考核;
3.对组织税收收入工作考核。
包括对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欠税增减率、申报准确率、立案率、结案率和处罚率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