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信息化建设自1986年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6年到1990年,此阶段为起步阶段,黑龙江省税务局配备了GF20/11A计算机,应用GCRS报表软件处理会统报表。第二阶段为1990年到1994年,此阶段为推广阶段,黑龙江省税务局开始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逐渐实现计算机与税收业务结合。主要用于财务、人事、报表等工作。第三阶段为1994年至今,此阶段为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成立以后,全省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10年来,逐步建成全省上连国家税务总局,下连各市(地)、县(区)、所的国税系统集数据、语音、视频于一体的高速广域网络和各级税务机关局域网络,并在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全面使用金税工程、征收管理、办公室自动化等应用系统,积极开展多元化申报、征收系统的应用。截至2003年,全省共有广域联通节点数294个,投入运行的局域网230个,中小型机41台、服务器496台、PC机10543台、建成计算机机房196个,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小型机群为基础,骨干广域网为依托,大型数据库为支撑的税收信息化格局。
1983~1994年黑龙江省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三个阶段技术发展情况表 表2-8
时间 | 1983~1990.4 | 1990.4~1993.12 | 1994.1~ | 应用内容 | 以会、统、票为主 | 大征管(征管、会统) | 征管、OA、综合 | 应用方式 | 单机 | 局域网(大楼) | 局部广域网 | 硬件平台 | PC机 | 以太网,NOVELL网 | 客户服务器 | 软件操作系统 | DOS | WINDOWSNT NETWARE | WINDOWSNT UNIX | 软件数据库 | DBASE | FOXBASE | SYBASE ORACLE SQLServ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