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计算机及软件

第一节 计算机及软件


  一、硬件购置

  自1995年起通过上级拨入和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自行购买计算机6037台,服务器185台,打印机2450台。总投资达4787万元,计算机已遍布全省国税系统,为广大业户服务。

  二、软件开发及应用

  (一)通用报表系统(GCRS)

  主要用于全国各地上报给财政部及税务总局的会统报表。数据格式统一,易于各表的汇总。

  (二)报表系统(CRPG)

  用于国家税务总局上报各种报表。其特点是数据格式统一、便于汇总统计,应用在税收计划管理工作方面。

  (三)税收征收管理会计核算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功能有税务登记、纳税鉴定、申报交税、税务检查、减免税管理、票证管理、促产增收、报表处理、征管质量、计划管理、会计核算、档案管理,由12个子系统组成。

  (四)基层网络信息系统(GTNS)

  《基层税收网络系统》该系统由征收管理和会统核算两部分组成。征收管理包括税务登记、文书受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查询统计、质量考核和传会统数9个功能模块。会统核算功能包括各种缴款书、完税证回执联的录入工作和根据各种口径生成会统报表。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于1995年5月引进该软件,对系统功能和用户界面做了较大的调整,1996年7月在全省推广应用。至此,除哈尔滨市外,省内其他地市均采用此税收征收管理软件。
  2003年7月,按着总局实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流程的要求,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组织技术人员,采用vf6.0开发工具,在保留后台数据库的基础上对该软件进行了局部修改,将申报征收子系统由DOS平台移植到WINDOWS平台下,实现了金税工程各应用系统运行平台统一和数据共享,满足了“一窗式”管理所要求的在同一纳税申报窗口全面受理纳税人IC卡报税、发票认证和纳税申报,同时进行“票表稽核”。2003年11月,“一窗式”正式运行。

  (五)税收征管系统

  该软件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税务局独立开发,采用当时流行CS(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系统包括管理服务、申报征收、税务稽查、会统核算、保全强制等五大部分共130多个模块,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税收业务。这套软件于1996年相继应用于哈尔滨市22个分局、海口市国家税务局、牡丹江市国家税务局。这套征管模式完全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征管改革的总体要求并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因此在1996年全国税收软件评测中获得第一名,并由总局发文作为CTAIS尚未研制成功时的暂用软件向全国推广。

  (六)出口退税审核软件

  该软件由总局组织开发,管理模式是单机独立运行,计算机之间利用软盘来传递数据;管理的内容是出口退税的申报、审核、审批及打印报表等。按照总局的要求,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进出口处于1996年1月1日,外贸企业报送出口货物的退税全部纳入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管理,1998年3月,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进出口处建立处内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局域网,实现审核数据共享。2003年12月,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到地、市、县(区)的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网络版开始运行,出口退(免)的税收业务管理范围由单一的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税扩大到外贸和生产企业的出口货物退(免)税。

  (七)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

  该系统是由总局组织开发,通过计算机广域网络,把征税机关开具的征税机关电子信息传递给退税机关,退税机关据此与出口企业申报的专用税票核对,达到对企业申报的专用税票进行认证的目的。黑龙江省地市级国家税务局负责计算机录入、采集专用税票,形成本地专用税票的上报数据,通过国税广域网络传输至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汇总后上传至国家税务总局。该系统于1996年4月1日正式运行。2000年11月实现将征管系统专用税票数据直接倒入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取消手工录入。

  (八)丢失被盗税专用发票报警系统

  该软件由总局组织开发。主要功能为:建立全国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数据库系统,供基层国税机关审核企业报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时使用。各区、县国家税务局接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报告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丢失被盗信息后,按月层层上报至总局,总局将接收的信息装入全国丢失被盗发票数据库系统中,并层层下传至各基层税务机关。

  (九)计算机信息采编系统

  该软件由国家税务总局组织开发,利用全国税务系统通讯主干网传递信息。主要功能是编辑、报送本局信息;提取总局下发的信息。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作为全国十个试点税务局之一,于1997年1月率先投入使用。

  (十)办公室自动化《公文处理系统》软件

  1996年由国家税务总局与中软公司合作开发《公文处理系统》2.5版,1998年开始在全国税务系统范围内推广应用。
  办公自动化《公文处理系统》(缩写ODPS),其作用就是借助计算机,将单位内部的各类文件管理起来,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件传递、办理、保存及检索手段,以达到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2000年,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建立了《公文处理系统》2.5版运行环境并实现了与总局之间的远程收发。2001年7月1日,《公文处理系统》在局机关内正式运行,实现无纸化办公。同年年末,采用档案管理软件对文件进行归档管理,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公文处理系统》一市、一县的试点工作。2003年初,根据总局要求,将部分正式文件(不包括涉密、人事任免、监察处分)纳入《公文处理系统》远程传递。2003年6月30日在全省、市(地)、县(区)三级平台上正式运行,全部实现办公自动化。
  2003年6月30日,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与市(地)国家税务局、市(地)国家税务局与所属县(市)区国家税务局之间的公文远程封发系统正式运行。

  (十一)出口货物报关单数据传输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各地海关形成的出口货物报关单结关数据,实时上传中国口岸电子数据中心,国家税务总局一点接入中国《口岸电子执法系统》每日从《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中直接取得出口退税所需电子信息,通过总局MQ通讯服务器,按报关单数据清分规自动清分到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信息中心,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信息中心自动清分到地市局信息中心。地市级税务机关退税管理部门依据此数据进行出口退税电子审核,并将对账、反馈信息逐级传回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实现中国电子口岸各部委数据共享。

  (十二)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

  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CTAIS)是以基层税收征管为核心、以国税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为依托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具体包括:县区级:税务登记、发票管理、待批文书、证件管理、资料管理、档案管理、信息采集、申报征收、稽核评税、税收计划(含重点税源分析)、税收会计、税收统计、票证管理、稽查管理(含计算机选案)、税收法制、税务执行、行政复议、应诉、行政赔偿等。市局级:日常业务、统计查询、分析监控、质量考核、报表管理等。
  国家税务总局从2000年4月开始推广使用CTAIS。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首批试点的8个城市之一。2000年4月,牡丹江开始推广实施工作,2000年7月,正式使用CTAIS软件。为了便于管理和维护,2001年3月,CTAIS软件的应用模式由分布加集中改成全市大集中,将原来各分局数据合并到市局的数据库里,由市局统一管理。2003年3月,将原来的数据库由SYBASE转换为ORACLE。
  2002年9月,哈尔滨市国家税务局被总局确定为“一省一市”征管改革试点单位开始推行CTAIS。2003年4月1日,哈尔滨市CTAIS正式使用。2003年9月,总局惠普Superdome设备到位后,实现了双机热备。
  2002年11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哈尔滨市国家税务局为黑龙江省2002年税收征管改革和推行CTAIS试点单位。
  2003年4月1日,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软件)在哈尔滨市国家税务局成功上线运行,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吕淑华参加开通仪式并发表讲话。

  (十三)电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系统

  2003年,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投入资金527000元为电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电子申报系统)建立了运行平台。此系统由企业申报端和税务接收查询端组成。全省同时使用三种电子申报系统软件。
  1.哈尔滨市电子申报系统采用SybaseSQLAnywhere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报表模块、数据接口模块、系统维护模块、统计查询模块等组成。支持多用户同时查询、实现了将企业申报数据导入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具体申报方法是:申报企业使用企业申报端软件,生成申报文件。然后,连接互联网,登录纳税申报网站,上传申报文件。税务接收查询端从纳税申报网站接收企业申报文件,导入数据库,最后通过接口程序导入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完成电子申报。
  2.牡丹江市电子申报系统使用VC++语言编写,后台数据库为ORACLE8.1和SQLSERVER200。企业端可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12366”热线远程申报缴税或使用INTERNET登录电子申报网站进行网上申报。通过接口程序,实现了税银联网及电子报税和征管软件之间的数据传递。
  3.除上述两城市外,黑龙江省其他地市电子申报系统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开发,该系统企业端和客户端软件采用VB6.0,并以VC6.0及DELPHI作为辅助开发工具。税务端接受软件采用dreamweaver,EDIT+的JSP网页;JBUILDER9处理监控平台及文件流转平台;WEBLOGICPLATFORM应用,服务器;ORACLE8.1数据库服务器。申报方式支持多元申报、营业大厅介质申报、网上申报、电话申报等。网上申报的具体方法是:用户登录电子申报网站(省级),向网站提交申报加密数据,加密数据在网站进行解密,解密以后的数据通过物理隔离数据交换接口传送至内网(拆分服务器),然后分发给各地市,由各地市处理平台完成申报业务处理并写入金税数据库,同时向区县级接收工作站发送指定格式的申报文件,向征管系统提交数据。地市级处理平台负责向网站发送反馈文件供用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