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辽代生女真和五国部
第四章 辽、金、元、明时期的黑龙江
第一节 辽代生女真和五国部
一、生女真各部的分布
在女真各部中以生女真最为强盛,“地方千里,户口十余万”,分成许多部落,“小者千户,大者数千户”。生女真主要部落及其居地如下:完颜部,是生女真重要部落之一,主要分布在按出虎水,即今哈尔滨东郊阿什河流域。它统属12部,都以部为氏,大体可划归3支。一支为金始祖函普系,初居牡丹江之涯。至四世献祖绥可时迁居海枯(今阿城大小海沟河),以后又扩展到按出虎水畔;一支为函普弟保活里,世居耶懒河;一支为函普兄阿古乃,世居曷苏馆。此外尚有泰神忒保水完颜部、耶懒路完颜部、神隐水(牡丹江支流)完颜部、雅达澜水完颜部、马纪岭赫们村完颜部等。温都部,居住在今拉林河以南、蜚克图河以北地区。蒲察部,世居按出虎水。还有斡泯蒲察部,居住在今伊通河流域。斡勒部,居住在按出虎水之北。徒单部、活刺浑水徒单部,还有忒里辟刺徒单部居住在今通河县境内。婆卢木部,分布在今木兰县布雅密河(又名白杨木河)流域。泥庞古部,在帅水,帅水又作率水,即硕罗河,在“呼兰府巴彦境”。术甲部,居琶里郭水,亦称拔卢古水,今木兰县佛特库河,俗呼黄泥河。加古部,居于拉林河支流活龙河流域。术虎部,又作乌虎部,居于活龙河流域。乌萨扎部,居于今拉林河流域。裴满部,居于今五常县境内。乌林答部,居于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流域。唐括部,居于今巴彦五岳河流域。达鲁古部,居于今吉林省前郭县之他虎城。纥石烈部,该部女真分布甚广,主要有星显水(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纥石列部,陶温水(今汤旺河)、徒笼古水(今汤旺河北多陇乌河)纥石烈部,活刺浑水(今付拉荤河)纥石烈部,阿里民忒石水纥石烈部,以及辽籍女真纥石烈部等。纳喝部,即叶赫,也叫叶赫站,古叶赫国。温迪痕部,居于今图们江、活龙河、饮马河。乌古伦部、奥屯部、乌塔部,其居地邻近。陀满部,在图们江附近。乌延部,居于蝉春水、星显水。斡准部、职德部,居于绥芬河流域。含国部,居于乌苏里江上游一带。兀勒部,居于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合流处之东兀勒河流域。主偎部,居于扎伊芬河(今嘉荫河)流域。秃答部(都尔河即金史所谓秃答)。秃答部居于都尔河流域。鳖古部,又作鳖古德、鼻骨德部,居于布库河及松、黑二江汇流处之东北一带。婆离八部,又称颇里八部,居于伯力一带。
辽朝设生女真部族节度使管辖生女真各部。
二、生女真五国部
辽代的五国部即剖阿里国、盆奴里国、奥里米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
五国部的地理位置,大体在黑龙江地区的东北境。剖阿里在今俄罗斯伯力境,盆奴里在今汤原县境内汤旺河侧固木纳城,奥里米在松花江与黑龙江合流处附近的奥里米古城,越里笃在桦川县境的瓦里霍通古城,越里吉在今依兰境。
辽朝统辖五国部,五国部是辽朝境内的民族区域政权,后期转为节度使级的政区单位。辽圣宗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四月,奥里米、越里吉等部向辽进贡。二十二年(1004年)秋七月丁亥,“兀惹、蒲奴里、剖阿里、越里笃、奥里米等都来贡”。辽朝“命居本土,以镇东北境,属黄龙府都部署司”。“北枢密院言越棘部民苦其酋帅坤长不法,多流亡,诏罢越棘等五国酋帅,以契丹节度使一员镇之”,“属东京道,以管辖之”。十八年(1049年)五月,五国节度使耶律仙童,因平定乌古叛乱有功,授予左监门卫上将军。咸雍五年(1069年)冬十一月,五国剖阿里部叛辽,辽廷派萧素飒平定叛乱;十二月,五国部投降。十年(1074年)五国部蒲聂部节度使拔乙门叛辽,完颜部长乌古乃把他擒获献给辽朝,辽朝于是赐乌古乃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大安元年(1085年)正月,五国酋帅向辽朝进贡良马。辽朝不但接受五国部贡赋,而且还肆行掠夺五国部特产名鹰海东青。“契丹欲得此鹰,恒驱女真人为先锋,以与五国部之土人战。土人战败,则于土人之手攫得此鹰。故每每引起骚乱,为女真人所不堪”。
三、汉人定居黑龙江
《辽史·地理志》有“渤海、女真、汉人流配之家七百余户分居”黑龙江地方的记载。泰来县塔子城出土的辽代大安七年(1091年)刻石,是汉人定居黑龙江地方的实物证据。大安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年号。泰来在辽时为泰州。刻石上有“泰州河堤”字样和47个当地居民的姓氏,有崔、王、田、张、杨、刘、周、高、那、苑、马等。这些姓氏都属汉姓和渤海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