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章 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第一章 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共两党激烈争夺的焦点,进而形成了三国四方——美国、苏联、国民党、共产党——的激烈斗争。国民党凭借着美国的支持,从陆海空加紧运兵东北,挑起内战,阴谋独霸东北。中共中央针对国民党的反革命策略,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作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迅即派遣2万名干部和10万大军挺进东北,取得了先机之利。1945年9月15日,在沈阳成立了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11月16日,在哈尔滨成立了中共中央东北局北满分局,陈云任书记。当时,东北处于苏联红军的控制之下。苏联在东北的政策,一方面是为履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将大城市和铁路干线交给国民党接收;一方面是援助中共力量的发展。这使中共开辟东北工作处于有利的战略地位。11月30日,北满分局正确分析了当时东北的基本形势,给东北局拍发了《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电报,并请东北局转报中共中央。电报指出:“由于北满处于南满的后方,抓紧北满根据地的建设更为重要。”“北满工作中心应该放在广大的乡村、中小城市及铁路支线的几个根据地的建立。”这份电报得到中共中央的完全赞同。12月28日,中共中央给东北局发出了由毛泽东主席起草的《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明确提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黑龙江地区各省贯彻中央的指示,领导人民开展剿匪斗争,实行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生产,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解放全东北奠定了基础。各省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以最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解放战争,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